標題: 印度大選落幕 盤點浩大聲勢背後的「世界之最」
新聞來源: https://is.gd/kIFIHW
印度大選落幕,現任總理莫迪所在印度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或議會下院多數席位,
將開始他的第二個5年任期。
印度每5年舉行一次大選,選舉議會下院(人民院),被稱為世界上最浩大的民主選舉,
「民主盛典」,無論選民人數、持續時間還是耗費資金都屬世界之最。
這次大選,9億選民,持續39天,從4月11日開始,一直到5月19日,分7個階段進行,工作
人員超過1000萬。
對華政策
印度政壇「強人」形像貫穿莫迪這次競選始末。他的對外 政策,包括對中國、巴基斯坦
的立場,以及在東南亞地區的作為,在國內被視為令人讚賞的政治才幹,為他贏得可觀的
支持。
在莫迪第一個任期內,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兩次重大軍事對抗,與中國有一次邊界對峙,都
是在熱點地區。
觀察人士認為,過去5年印中關係時好時壞,兩國還有過幾次邊境摩擦,但經濟合作從未
間斷,估計莫迪連任後情況不會有重大變化。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學會」(CFR)認為,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式微之際,印度正在崛起
成為在該地區制衡中國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他第二個任期內,預計印度在地緣政治領域將
有更多動作。
到2024年莫迪第二個任期結束時,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經濟規
模超過英國位居世界第五,擁有許多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印度目前的穆斯林人口已
經位居世界第二。
和中國有「龍象之爭」的印度具有人口年輕、民主政體和市場經濟優勢,過去5年吸引海
外投資近440億美元。但印度經濟在今後5年內仍將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財政赤字和失業率
居高不下,需求增勢減緩,收入下降。
印度媒體列出當前莫迪必須面對的一些經濟挑戰。如果兌現競選中承諾的提高低收入群體
最低工資,則3.4%的財政赤字目標將難以維持,失業率突破45年最高水平,6.1%,信貸緊
縮抑制了消費。
「世界之最」
這次選舉被視為對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執政能力的一次公民投票。
印度選舉委員會表示,這次投票率約為66%,略高於上次的58%。
莫迪政府第一個任期內實行了一些爭議較大的政策,比如廢止大面額(500和1000盧比)
面值紙幣。反對黨還指責莫迪的右翼印度人民黨(BJP)通過宣傳印度民族主義加劇了印
度的種族和宗教緊張局勢。
BBC在印度的記者蘇迪克‧比斯瓦斯(Soutic Biswas)說,莫迪在競選中打「強人」牌和
國家安全牌看來奏效了。即使經濟那麼糟糕,不少政策引發激烈爭議,選民似乎並沒把帳
算在他頭上。
比斯瓦斯說,鼓動印度民族主義,加上實施了一系列社會福利政策,在國家安全事務上展
示罕見強硬姿態,都是莫迪勝選的原因。
印度大選被稱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民主政治工程,參選政黨超過450個,投票站共計100萬個
,需要動用工作人員至少1000萬人。
印度前大選專員的一本回憶錄中描述了印度大選這一舉世無雙的民主政治工程,稱之為奇
蹟。
規模如此浩大的選舉,涉及世界人口的12%,耗時耗資之大暫且不論,以「自由公正的選
舉」為口號的普選,具體如何操作,就足以令人好奇。
100萬投票站什麼概念
作為執行機構,印度選舉委員會需要關照到全國29個邦和7個聯邦屬地,北部的喜馬拉雅
山區的崇山峻嶺,北部和中部廣袤的平原,西部沙漠地帶和各地的林區,以及伸向印度洋
的半島漫長的濱海地區。
印度地域廣袤,地形複雜多樣。海拔最高的地方,設置投票站的人不但要帶去投票機器,
還得帶著氧氣罐、睡袋和食物。
交通工具也是包羅萬象。除了步行,代步工具從駱駝大象、大小船隻、自行車、汽車、火
車,到直升機和包機,一應俱全。
使用這些交通工具為大選投票奔忙的專職員工有1000萬人左右,大抵相當於瑞典全國總人
口,或者是新加坡和香港人口的總和。
龐大的工作人員隊伍裡除了選舉官員,還有武裝警察、觀察員、專職攝像師、政府官員、
教師。
他們都是經由一套隨機選擇的機制選出來的,並需要接受特殊訓練,以便應對投票站可能
出現的各種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情況。
根據以往的經驗,有些地方投票過程會夾雜著暴力或者野蠻行為。
比如北方的比哈爾邦就有「佔領投票站」的歷史傳統,就是一個黨強行霸佔投票站,用登
記註冊選民的名字投假選票。這就令不少選民卻步,尤其是女選民。改用電子投票機器之
後這種情況少了。
這種情況的對策是把投票時間分散為6、7個階段,不同地點的投票站在投票期間都能有武
警守衛。
高科技也派了很大用場,比如用人臉識別技術來防範投票舞弊。據記載,曾有一名女子以
不同的偽裝去投票站投了60多次票,最後被機器逮住了。
聽起來或許令人莞爾,但都是真事。
當然還曾發生過比這些更嚴重、更暴力、更血腥的事件。
上一次印度選舉是在2014年,喀什米爾、阿薩姆和賈坎德邦的情況是最糟糕的。
這次當局事先嚴加防範,在東部賈坎德邦的一些通往投票站的公路上掃雷;地雷是左派武
裝游擊隊埋的。
阿薩姆邦平時就有反叛武裝出沒,還有部落衝突。為確保投票順利進行,保安部署更加嚴
密。
工程浩大
選舉委員會從一年前開始籌備這次大選。各項凖備逐步就緒,投票前進行選民登記。正式
投票前必須完成的主要任務中還包括下列內容:
電子投票機(EVM)——100萬個投票站都必須配備足夠的投票機,安裝調試完畢,這
也涉及到後勤運輸;
確定各地的投票日期——必須考慮到各種宗教和世俗節慶、學校考試日、農忙或惡劣
天氣,儘可能避免衝突;
貯備充足的擦不掉的「特殊墨汁」,投票時抹在選民手指上,以避免重覆投票;
為每一個參選政黨和獨立候選人分配不同的圖標,以便於選民識別。
印度獨立後首次普選(1951年10月到1952年2月)之前就有用圖標識別候選人的做法,因
為那時84%的選民是文盲。這個清單上有很多物件的圖像,比如桌子、電話、櫃子、牙刷
等等。
單子上有很多圖標還從來沒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