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鐵銹帶”及其政治影響
出處:《美國研究》2018年第6期
http://ias.cass.cn/cbw/mgyjjj/2018/dlq_118928/
(網頁聯結可下載pdf檔)
張文宗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政治研究室主任
[內容提要] 科技進步、國際貿易沖擊和強大的工會等因素,導致美國”鐵銹帶”近半個
世紀以來陷入整體性、持續性的衰落。該地區長期支持民主黨的諸州在2016 年大選中集
體倒戈,陷入困頓的白人藍領選擇支持鼓吹反建制和反全球化的川普。這既是川普入主白
宮的關鍵,也可能開啟美國新的政黨重組和區域重組進程。川普政府為了回饋支持者,鞏
固其執政地位,確保共和黨在新的政治變遷中占據優勢,採取了一系列振興”鐵銹帶”的
措施,但短期內這些措施難以取得實質性效果。在當今美國政治中地位凸顯的”鐵銹帶”
,在2018 年中期選舉後似乎重新建立起有利於民主黨的”藍牆”,其最終的政治傾向將
直接影響2020 年美國大選的結果。共和黨和民主黨將對該地區的白人藍領選民展開爭奪
,並因此更易於就貿易保護政策達成共識。雖然”鐵銹帶”從中美經貿關系獲益,但作為
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溫床,該地區的鋼鐵企業和工會等利益集團持續推動美國對中國實施
貿易保護政策。未來中美兩國間的貿易摩擦將對”鐵銹帶”的發展前景產生重要影響。
唐納德· 川普在2016 年美國大選中的意外獲勝及其執政後採取的一系列爭議性的經貿政
策,使一度在美國政治中相對沉寂、經濟上塌陷的”鐵銹帶”(Rust Belt)成為炙手可熱
的研究議題。”鐵銹帶”在過去幾十年裡經歷了怎樣的經濟和社會變遷? 該地區的白人
藍領在川普入主白宮的過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 “鐵銹帶”在政治上集體倒向川普是否
標志著美國發生了新的政黨重組和區域重組? 川普政府振興該地區的舉措是否有效? 該
地區在2018 年中期選舉中的政治傾向有無明顯變化,又將對2020 年美國大選產生何種影
響? 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該地區發揮了何種作用,又會受到何種影響? 本文
將基於中美學術界對美國”鐵銹帶”和美國政治的研究成果以及主流媒體的相關報道,嘗
試回答上述問題。探究這些問題,將有助於瞭解川普政府的執政基礎和政策走向,把握美
國政治周期的變化,對理解貿易摩擦加劇背景下中美經貿關系的復雜性也有助益。
一、”鐵銹帶”的衰落及其原因
”鐵銹帶”是指美國五大湖附近傳統工業衰退的地區,包括紐約州西部、賓夕法尼亞州、
西弗吉尼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密西根州、伊利諾州北部、愛荷華州東部、威斯
康辛州東南部等地區。該地區曾經是美國經濟的中心和工業的心臟,但自從美國的經濟結
構以第三產業為主後,該地區的重工業逐漸走向衰敗,大量工廠被廢棄,工廠里的機器漸
漸布滿鐵銹,因此得名”鐵銹帶”。從歷史上看,”鐵銹帶”經歷了一個重工業從興起、
繁榮到衰落的過程。19 世紀後期到20 世紀初期,藉助運河及鐵路的開通、鐵礦和煤礦的
開採以及大量中東歐移民的涌入,美國五大湖地區逐漸發展成為製造業中心。當時,該地
區因汽車、鋼鐵、玻璃、化工、伐木、採礦和鐵路等行業十分發達,獲得了”工廠帶”和
”鋼鐵帶”的美譽,以區別於美國的”棉花帶”和”小麥帶”等農業區。工業的興盛推動
了該地區城市的崛起,匹茲堡、揚斯敦、密爾瓦基、代頓、克利夫蘭、芝加哥、哈裡斯堡
、伯利恆、水牛城、辛辛那提等城市都十分發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戰爭需求的刺
激下,該地區的工業產值和人口數量均達到歷史峰值。到20 世紀50 年代,美國45% 以上
的經濟總量和50%以上的產業工人都集中在”鐵銹帶”。然而,自20 世紀70 年代以後,
該地區開始走向衰落。從1950 年至2000 年,”鐵銹帶”的製造業占全美的比重從51% 下
降到34%,吸納就業的比重從43% 下降到27%。重工業衰落後,該地區大批年輕人到南部”
陽光帶”或西海岸求職,人口呈現萎縮趨勢,居民的家庭收入也隨之下降。從2000 年到
2015 年,底特律、克利夫蘭、水牛城、辛辛那提、聖路易斯、匹茲堡、芝加哥的城市人
口分別下降了28.8%、18.9%、11.9%、9.9%、9.3%、9.0% 和6.1%。1970 年到2006 年,克
利夫蘭、底特律、水牛城、匹茲堡的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中位數分別下降30%、30%、20% 和
10%。這導致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包括犯罪率和單親家庭比率上升、居民受教育程度
下降等。從1968 年到2015 年,美國30、40 歲男性白人藍領的勞動參與率從96% 下降到
79%,同期該群體的已婚率從86% 下降到52%,非婚生育和吸毒現象嚴重,社會焦慮情緒濃
厚。作為白人藍領集中和工業相對蕭條的地區,”鐵銹帶”的社會衰敗有很強的代表性。
美國人J.D.萬斯在《鄉下人的悲歌》中對俄亥俄州米德爾頓鋼鐵企業不景氣、社區衰敗和
家庭破碎等現象所做的描述,是該地區的一個縮影。
“鐵銹帶”的問題早在20 世紀80 年代就引起了美國政府和社會的重視。雷根政府採取了
放鬆企業監管、打擊工會等措施,努力提高該地區的經濟競爭力,但未能扭轉頹勢。該地
區的衰敗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是多種經濟和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
第一,技術進步導致製造業的就業崗位大量減少。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自動化和信息化
迅速發展,美國大量的製造業崗位被機器所取代,這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機器取代人
”的現象如出一轍。根據印第安納州鮑爾州立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從
2006 年到2013 年,美國製造業的產值增長了17.6%,但2000 年至2010 年間美國失去了
約500 萬個製造業崗位,其中85% 要歸因於自動化。自動化的浪潮無法阻擋,是因為自動
化能夠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例如,近年來美國一些汽車企業使用電
焊機器人的成本是每小時八美元,而人工成本是每小時25 美元。市場競爭迫使企業主不
斷投資設備和先進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對工人的需求隨之減少。
第二,工會的負面作用日益凸顯。五大湖地區的工人運動曾十分活躍,19 世紀末和20 世
紀初的美國鐵路工人大罷工和鋼鐵工人大罷工都在這里爆發。繼20 世紀30 年代羅斯福新
政之後,美國工會的集體談判權得到增強,工會力量變得非常強大。這導致企業難以解雇
工人和降低工資,企業競爭力下降。從1950 年到2000 年,”鐵銹帶”製造業的工人平均
工資比美國其他地區工人的平均工資要高10% ~15%,企業採用新技術的動力不足,勞動生
產率的增長也慢於其他地區。在美國的南部和東南部,由於工會力量相對薄弱,加之各州
紛紛制定保護非工會會員就業權利的法律,反而使企業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沒有加入工會的
工人。最終,”鐵銹帶”雇工成本的上漲促使資方放棄了該地區,轉而加大了在北卡羅來
納州、德克薩斯州等美國東南部和南部各州的投資。
第三,國際貿易帶來了負面沖擊。由於經濟結構較為單一,”鐵銹帶”以鋼鐵和汽車為核
心的產業逐漸喪失了競爭力。20 世紀60 年代以來,曾處於壟斷地位的匹茲堡鋼鐵業受到
日本、歐洲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廉價鋼材的沖擊。由於此前的固定資產投資巨大,並且未採
用當時較先進的氧氣頂吹轉爐、連鑄法、計算機控制等技術,匹茲堡的鋼鐵企業在成本和
效率方面敗下陣來,成批倒閉並引發了”鋼鐵危機”。作為鋼鐵業的大客戶,汽車業同樣
境況不佳。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後,”汽車城”底特律生產的高油耗汽車在市場上難
敵日本和德國生產的經濟型汽車,逐漸喪失優勢。最終,美國赫赫有名的通用汽車公司
(General Motors)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Chrysler LLC)在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申請了破
產保護,依靠美國政府的救助才渡過難關。
第四,大齡失業工人不願接受再培訓。當傳統產業衰落和企業倒閉後,失業工人如果能接
受新的技能培訓重新上崗,可以避免嚴重的社會問題,但再就業也會面臨一些挑戰。從
1996 年到2016 年,”鐵銹帶”對醫療和教育行業的人才需求一直旺盛,護士、護工和教
師等崗位增加了43%。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超市和市政服務崗位也增加了不少。但是
,一些年齡在四、五十歲的男性白人藍領視服務業崗位為”女人幹的工作”,寧願失業在
家也不願受雇。對很多沒有大學學歷或知識、技能老化的人來說,通過培訓提高技能也並
非易事。2016 年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發布的報告稱,為適應新的製造業時代,美國未來
十年需要350 萬名技術工人,但絕大多數的製造業企業抱怨人手短缺。”鐵銹帶”相當一
部分藍領工人既不願學習新技能,又不願幹低薪工作,成為”憤怒的選民”。
為走出困境,”鐵銹帶”的一些城市和鄉鎮積極謀求轉型。匹茲堡自20 世紀末開始,嘗
試通過治理污染、發揮大學優勢、發展新興產業走出困境,並最終獲得成功。2008 年金
融危機爆發後,美國聯邦政府以及”鐵銹帶”的州政府、地方政府及企業也協調行動,力
圖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技術培訓、發展高等教育、吸引海外企業迴流等措施推動
高端製造業發展。經過努力,該地區的生物、信息、納米、聚合物(塑料、橡膠、纖維等
高分子產品)等產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例如,底特律的無人機及空中攝像設備、匹茲堡的
機器人研發和製造中心已經在美國打出名聲。俄亥俄州的阿克倫曾經是”世界橡膠之都”
,20 世紀末幾家大型輪胎企業關閉生產線後,導致3.5萬人失業。在市政府的努力下,固
特異輪胎(Goodyear)和橡膠公司與阿克倫大學(University of Akron)加強產學研合作,
引領了聚合物工業的發展,目前已形成包括400 多家聚合物研發和生產企業的產業集群。
總體而言,”鐵銹帶”的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少數大城市,廣大中小城市和鄉鎮的經濟頹
勢依舊。與美國西部信息產業引領全球、南部石油和航天產業興盛、東北部金融業發達的
狀況相比,”鐵銹帶”的窘況並沒有得到大幅改善,”鐵銹帶”的產業振興和轉型之路仍
然漫長。
二、”鐵銹帶”與美國政治變遷
作為美國傳統製造業的中心,”鐵銹帶”經濟和社會的變遷是與美國政治的周期性變化同
步的。考察該地區在1896 年至2016 年歷次大選中的政治立場,可以觀察到兩個現象。第
一個現象是,當大選中的一方具有絕對優勢時,”鐵銹帶”通常會站在勝利者的一方。也
就是說,當美國政治主流偏向共和黨時,該地區的政治底色會變成紅色;當美國政治主流
偏向民主黨時,該地區的政治底色則會變成藍色。在這些一邊倒的大選中,該地區既能整
體上支持民主黨,也能整體上倒向共和黨,容易受美國政治大勢的影響,而不是影響這個
大勢。第二個現象是,當美國的總統選舉比較激烈時,”鐵銹帶”通常會出現明顯的分裂
。這表明”鐵銹帶”在政治上並沒有表現出像美國東北部或南方一樣的同質性,難以在長
達幾十年的時間里成為某一政黨的基本盤。由於密西根州、伊利諾州和俄亥俄州等州在政
治上頻繁搖擺,該地區很難被視為一個具有政治影響力的大的投票集團。
美國政治學界和中國從事美國政治研究的學者,從關鍵性選舉、政黨重組和區域重組的角
度觀察和分析了美國的政治周期。這些研究指出,關鍵性選舉是指在一系列選舉中出現新
的政黨選民聯盟和投票模式,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家政治和公共政策的進程,美國歷史
上共有五次關鍵性選舉。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謝韜認為,美國關鍵性選舉期間,通常會發
生黨派重組和區域重組,這兩個重組在時間上高度吻合,因為政黨重組涉及各政黨選民基
礎的變化,而各政黨的選民基礎又具有高度的地域性。2016 年大選前,美國經歷了四次
區域重組:第一次在1860 年,共和黨控制的、以工商業為主的北方和民主黨控制的、以
黑人奴隸制和種植園經濟為核心的南方矛盾尖銳,最終共和黨通過內戰並與新加入聯邦的
中西部各州結盟,擊敗了民主黨,並在其後的重建時期主導了美國政治;第二次在20 世
紀30 年代,在大蕭條沖擊下,民主黨人富蘭克林·羅斯福建立了”新政聯盟”,獲得了
北方大城市的移民、工會工人、南方白人、少數族裔的支持,控制了20 世紀30、40 年代
的美國政治;第三次始於20世紀60 年代末,”新政聯盟”因種族和道德問題而瓦解,共
和黨控制的南方與中西部結成保守聯盟,成為美國政治的主流,並一直持續到冷戰結束;
第四次在1992 ~2012年,太平洋沿岸、大湖區、新英格蘭變成民主黨的大本營,而大平原
地區、山區和南方成為共和黨的堅強堡壘。至於政黨重組和區域重組的原因,美國歷史學
家小阿瑟·施萊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認為這是政治周期使然,是自由主義和保
守主義交替主導美國政治的表現。當經濟和社會對”公共利益”的要求達到臨界點時,主
張政府干預和社會公平、代表自由主義的民主黨會得勢。當經濟和社會對”私人利益”的
呼喚更強烈時,主張減少干預和注重效率、代表保守主義的共和黨會占據優勢。
從美國政治周期的視角觀察,”鐵銹帶”在美國政治中的作用便得以凸顯。由於白人藍領
相對集中,該地區曾在20 世紀30 年代堅定地支持羅斯福新政及其親工會的政策,推動美
國政治擺向自由主義。1968 年至20 世紀80 年代末,”鐵銹帶”對民主黨的支持減弱,
成為政治上相對搖擺的力量。1992 ~ 2012 年,除了俄亥俄州屬於典型的搖擺州、西弗吉
尼亞州和印第安納州更多地支持共和黨外,該地區總體上重新成為民主黨的基本盤。其中
,威斯康辛州自1988 年大選以來、賓夕法尼亞州和密西根州自1992 年大選以來,在歷次
大選中都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但是,富有戲劇性的是,在2016 年的大選中,共和黨
總統候選人川普不僅以絕對優勢贏得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西弗吉尼亞州、密蘇里州和
愛荷華州,而且在普選票上分別以0.2%、0.7%和0.8%的微弱優勢贏得密西根州、賓夕法尼
亞州和威斯康辛州這三個傳統藍州,改寫了美國的政治版圖。可以說,在美國24 個紅州
和16 個藍州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是”鐵銹帶”的集體轉向促成川普以306 張對232
張選舉人票的優勢當選第45 任美國總統。
至於何種力量推動了”鐵銹帶”的集體轉向,中外學界現有的研究普遍認為,該地區的白
人藍領是推動這種轉向的關鍵群體。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復雜的。第一個原因是,民主
黨長期忽視白人藍領的訴求。通過支持民權運動、”肯定性行動”(Affirmative Action)
和主張多元文化主義,民主黨將少數族裔、女性和跨性別人群(LGBT) 等群體發展成選民
基本盤,並為了鞏固這些群體的支持而推行”認同政治”,在社會文化上疏遠了白人藍領
。同時,在美國中產階級萎縮、貧富分化加劇的背景下,民主黨忽視工會,支持全球化,
並和華爾街金融集團及西海岸的高科技集團捆綁在一起,在經濟上也疏遠了白人藍領。
2016 年大選期間,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柯林頓不僅無法撇清自己和華爾街的密切
關系,而且競選活動也不接地氣,在投票日前的關鍵階段甚至未到”鐵銹帶”開展競選活
動。第二個原因是,共和黨建制派無法代表白人藍領。傳統的共和黨精英信奉自由貿易,
支持華爾街和跨國公司在全球配置資源,在2008 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中”失信於民”。為
同民主黨競爭少數族裔的選票,共和黨在移民問題上也支持相對寬松的政策。其政治代言
人傑布·布希(Jeb Bush)、馬爾科·魯比奧(Marco Rubio)未能獲得白人藍領的青睞。第
三個原因是,川普的右翼民粹主張成功”俘獲”了白人藍領。以反建制和反全球化為標榜
的川普,敏銳地把握住了那些感覺被兩黨遺忘的選民群體的怨恨和訴求,通過提出極端的
貿易保護、嚴厲打擊非法移民等主張,喚起了美國社會的本土主義(nativism)、反智主義
(anti-intellectualism) 和民粹主義(populism),並成功地贏得了該群體的支持。
2016 年大選及其所反映的美國經濟、社會和政治的變化,向世人提出了”美國是否發生
了新的政黨重組和區域重組”、“美國政治是否進入了新周期”等問題。這一問題的實質
是,”鐵銹帶”及該地區的白人藍領對民主黨的背棄和對共和黨的擁抱,是否能夠較長期
地持續下去。對此,中國學者傾向於認為,美國已經出現了新一輪的政黨重組。謝韜在
2012 年認為,茶黨運動的興起和”歐巴馬醫改法”遇到的強烈反對,表明美國人對民主
黨政府推行的自由主義非常不滿,共和黨將重新占據主導地位,2016 年可能出現新一輪
的政黨重組。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刁大明認為,2016 年大選開啟了美國兩黨政治新一輪
重組與整合的漫長過程,美國進入了以階層和族裔抗爭為主題的社會運動多發期與易發期
,但判斷此次選舉在美國政治中的地位還為時尚早。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講師王浩指出
,2016 年大選後,民主黨難以改變其支持全球主義和多元主義的態度,以及在移民問題
上的開放態度,而川普則能夠實現與共和黨精英之間的妥協。其”美國優先”的理念、重
振製造業和收緊移民的政策、弱化”政治正確”的做法等,將使白人藍領更徹底地倒向共
和黨。他認為,新自由主義與多元主義正被本土主義和文化保守主義所取代,共和黨已經
在新一輪政治周期上占據優勢。判斷美國是否進入新的政治周期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考
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鐵銹帶”及該地區白人藍領的政治傾向正在成為決定性力量。
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必須順應和滿足該群體的需求,以求在未來的政治競爭中占
據主動。而兩黨競爭的過程和結果,共同構成美國政治周期的基本特徵。
三、”鐵銹帶”與川普時代的美國政治
“鐵銹帶”的困頓和白人藍領的不滿,是2016 年美國爆發”政治地震”的重要原因。為
鞏固執政地位並謀求連任,川普竭力兌現其競選承諾,回饋將其送入白宮的選民群體。在
與川普的互動中,”鐵銹帶”不僅影響著川普政府的執政議程,還影響著兩黨的政策取向
和美國的政治生態。首先,”鐵銹帶”的窘況推動川普採取一系列振興該地區的舉措。川
普在競選期間多次表示,過去40 年來,美國製造業的工作崗位因工廠裁員、關閉和外包
等原因減少了700 多萬個。他在就職時更稱”廢棄的工廠像墓碑一樣遍佈全國各地”,抱
怨”我們以美國工業為代價養肥了外國工業”,承諾今後所有的決定都要”有利於美國家
庭和美國工人”。在宣佈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時,川普
曾表示,要把”俄亥俄州的揚斯頓、密西根州的底特律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及我國其
他地區置於法國巴黎之前”。川普的”美國優先”理念在國內體現為”鐵銹帶優先”。這
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川普簽署了多項行政令,以保護藍領工人的利益。他採取的
具體舉措包括:推行貿易保護政策,如要求嚴格徵收”雙反”關稅,退出《跨太平洋夥伴
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對進口鋼鋁展開”國家安全
調查”,通過關稅手段施壓貿易夥伴重談經貿協定等;振興傳統產業,如重啟”
Keystone XL”和達科他輸油管道項目,解除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限制等;嚴打
非法移民,從勞動力層面減少藍領工人面臨的競爭;提高勞動者技能,如在歐巴馬政府既
有政策的基礎上大力推動學徒制等。在實施這些政策的過程中,川普十分注重和”鐵銹帶
”的互動。他選擇在威斯康辛州的基諾沙市簽署”買美國貨,雇美國人”行政令,執政百
日時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哈裡斯堡市下令審議所有對外貿易和投資協定,並多次邀請鋼鐵工
人和礦工代表出席相關的簽字儀式。第二,川普直接為”鐵銹帶”拉投資,創造就業崗位
。他多次威脅企業不得繼續外遷,並通過施壓和利誘的手段來達到目的。他游說開利空調
公司(Carrier Air Conditioner)放棄向墨西哥轉移生產線的計劃,施壓福特汽車公司承
諾在密西根州生產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車輛,敦促豐田汽車公司擴大在美國的生產。為推
動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威斯康辛州設立工廠,川普不僅邀請其出席白宮的活動,
還專程出席富士康在美國建廠的奠基典禮。第三,川普以競選式集會來鞏固”鐵銹帶”選
民的支持。在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的背景下,川普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50%以下。為築牢
選民基本盤,川普堅持”永續競選”的做法,頻繁地到”鐵銹帶”發表演講,如在底特律
的集會上發誓”為汽車工人而戰”,在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市承諾”擴大美國技工的數
量”,在俄亥俄州的揚斯敦市吹噓全美失業率”16 年來最低”,承諾”絕不會犧牲俄亥
俄州和全美各州的工作崗位”。
川普的這些舉措得到了”鐵銹帶”相關利益集團和選民群體的支持,但真正振興”鐵銹帶
”還面臨諸多挑戰。美國的鋼鐵企業以及西弗吉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產煤區的選民,均
強烈支持川普的決定。在美國經濟向好的大背景下,白人藍領的就業狀況整體上有所改善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2018 年7 月,美國藍領就業率同比增長3.3%,增速是
1984 年以來最快的,增長最快的行業包括採礦、建築和制造業。一些”鐵銹帶”小城市
和鄉村地區的製造業崗位也增長迅速,而這些地區的選民是川普的核心支持者。不過,盡
管美國製造業聯盟和全美製造業協會的部分經濟學家對美國製造業的前景表示樂觀,但主
流經濟學家對製造業的就業前景持比較謹慎的觀點。他們認為,”鐵銹帶”面臨的最大問
題,是科技發展和自動化水平的提升給勞動力市場帶來的新挑戰,貿易只是導致該地區衰
落的部分原因。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報告稱,全球製造業正迎
來”機器人時代”,很多行業首次進入了”用機器大規模取代人工更有利可圖”的臨界點
。2015 ~2025 年,全球製造業使用機器人的平均比例將從10% 左右提高到25% 左右。勞
動生產率的大幅提升和勞動力成本的顯著下降,將對勞動者的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針對川
普干預跨國公司經營的做法,英國雜誌《周刊》(The Week)評論稱,即使川普每周都達成
類似他與開利空調公司達成的交易,他也只能恢復2000 年以來失去的製造業崗位的4%。
未來20 年,美國還將有大量的製造業崗位因自動化而消失。”鐵銹帶”的製造業將能夠
得到發展,但不會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白人藍領將難以滿足新型製
造業的需求。
其次,”鐵銹帶”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溫床,不僅推動川普對外大搞貿易保護,還有可
能促使貿易保護成為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鐵銹帶”的鋼鐵
企業與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nited Steelworkers)、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
(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and 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下文簡
稱”勞聯-產聯”)等經常通過聯名致函、派代表出席聽證會、示威游行、製造輿論等方式
向政府和國會施壓,推動美國政府採取貿易救濟措施。川普執政後,以國家安全為名對進
口鋼鋁展開了”232 調查”, 得到美國大型鋼鐵企業、美國鋼鐵協會(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和主要工會的強烈支持。在美國商務部開展調查的過程中,該地區
的鋼鐵企業和工會不斷敦促政府採取行動,提醒川普兌現競選承諾。在川普宣佈對進口鋼
鐵加徵25% 關稅,但暫時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後,美國鋼鐵協會還致函川普,要求其”採
取的補救措施覆蓋所有的進口來源和一切鋼鐵產品”。
川普和”鐵銹帶”的頻繁互動,使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這對傳統上支持自由貿
易的共和黨形成壓力,迫使不少共和黨議員放棄原有立場。而在2016 年大選中丟掉”鐵
銹帶”的民主黨,則試圖重新樹立白人藍領守護者的形象。對白人藍領的爭奪推動兩黨均
奉行貿易保護主義,使貿易保護政策具有跨黨派的特徵。民主黨2010 年失去國會眾議院
多數黨地位,2014 年失去參議院多數黨地位,2016 年輸掉總統大選,八年來輸給共和黨
的州長職位和州議會席位總數逾千,黨內建制派精英頻繁被批評與草根選民脫節。為扭轉
頹勢,長期以來過於重視身份政治的民主黨,不得不更加重視經濟和民生議題。2017 年
2 月,歐巴馬政府的勞工部長湯姆·佩雷斯(Tom Perez)當選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承
諾整合分裂的民主黨。聲勢很高的黨內自由派,包括聯邦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Warren)等,在貿易問題上也持強硬的立場,後者
還支持川普使用關稅手段推動更公平的貿易協議。俄亥俄州的蒂姆·瑞安(Tim Ryan)、密
西根州的丹·基爾迪(Dan Kildee)、肯塔基州的約翰·亞姆斯(John Yarmuth)等民主黨聯
邦眾議員已公開呼籲本黨領袖提出更具吸引力的經貿主張,以爭取”鐵銹帶”的白人藍領
,在未來的選舉中對抗川普。在爭奪”鐵銹帶”白人藍領的過程中,川普訴諸減稅、嚴厲
的移民政策和貿易保護政策,民主黨則強調經濟和社會平等問題,並很可能採取重新壯大
工會的策略。工會對民主黨建制派在貿易問題上的軟弱態度早有不滿。2016 年大選期間
,工會投入近一億美元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柯林頓,但”鐵銹帶”43% 的工會
家庭成員認為希拉里在貿易問題上的態度不夠強硬,選擇支持川普。未來,民主黨對工會
的支持可能會進一步提升”鐵銹帶”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從而削弱該地區的競爭力。因此
,民主黨總體上也可能仿效川普,繼續將問題歸咎於外部的”不公平競爭”並訴諸貿易保
護。
再次,”鐵銹帶”是兩黨激烈爭奪的地區,其政治傾向不僅影響了2018 年中期選舉,還
將直接決定2020 年美國大選的結果。鑒於川普執政以來獲得的較低但穩定的支持率、川
普施政加劇的美國社會分裂、國會和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Robert Mueller)對川普團
隊涉嫌”通俄”的持續調查等因素,兩黨對美國政治權力的爭奪異常激烈。
2018 年中期選舉對兩黨而言都極為關鍵。對川普來說,中期選舉不僅是對他過去兩年來
的執政業績的一次檢驗,還與他中期選舉後是否會被彈劾等更嚴肅的政治問題相關。即便
未來兩年沒有彈劾風險,民主黨奪得國會控制權將使川普政府提前進入”跛鴨”狀態,不
僅後續議程難以推動,還將影響他2020 年的競選連任。對民主黨來說,控制國會既可阻
撓川普的議程,也可以提振低迷的士氣,為接下來的美國大選佈局。此次中期選舉的結果
顯示,”鐵銹帶”選民並未成為川普堅定的支持群體,民主黨在該地區的根基仍然十分深
厚。在參議院改選中,鐵銹帶六個州的民主黨在任參議員均擊敗了共和黨挑戰者,連選連
任。他們是威斯康辛州的塔米·鮑德溫(Tammy Baldwin)、密西根州的黛比·史戴比拿
(Debbie Stabenow)、俄亥俄州的謝羅德·布朗(Sherrod Brown)、西弗吉尼亞州的喬·曼
欽(Joe Manchi)、賓夕法尼亞的鮑勃·凱西(Bob Casey)和紐約州的柯爾絲滕·吉利蘭
(Kirsten Gillibrand)。在眾議院選舉中,賓夕法尼亞州的四個選區、愛荷華州的兩個選
區和密西根州的兩個選區均”由紅變藍”,也就是說,民主黨從共和黨手裡拿下了這些席
位。在州長選舉中,威斯康辛州的共和黨州長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被民主黨人托
尼·埃弗斯(TonyEvers)擊敗,伊利諾州的共和黨州長布魯斯·朗納(Bruce Rauner)被民
主黨人普利茨克(J.B.Pritzker)擊敗,密西根州的民主黨人格蕾琴·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擊敗共和黨對手贏得州長選舉,而賓夕法尼亞州的民主黨州長湯姆·沃爾夫
(TomWolf)和紐約州的民主黨州長安德魯·古莫(Andrew Cummo)均成功連任。因此,美國
媒體稱,在經受了2016 年的川普沖擊後,民主黨人在”鐵銹帶”重建了”藍牆”。究其
原因,美國勞聯—產聯的政治主任邁克爾·波德霍雷茨(Michael Podhorzer)認為,由於
不滿川普試圖廢除”歐巴馬醫改法”的做法,該地區的白人女性對川普的支持率明顯降低
。那些沒有大學學歷的白人藍領雖然仍支持川普,但因為川普”不在選票上”,他們對共
和黨建制派(參議員、眾議員和州長候選人或在任者)又沒有多少激情,投票率不高,從而
影響了共和黨的選情。
為了在2020 年大選中獲勝,川普除了繼續重視”鐵銹帶”這一政治生命線外,別無選擇
。2018 年中期選舉可以說給川普總統敲響了警鐘,迫使其在處理貿易、醫保和移民政策
等問題時更關註優先順序和輕重緩急。對於”鐵銹帶”及白人藍領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川
普的勝選功臣、前白宮首席戰略師斯蒂芬·班農(Steve Bannon)看得非常清楚。班農曾表
示,只有將白人藍領從民主黨陣營爭取過來,共和黨才可以擁有60%的選票,才可以形成
相對於非洲裔和拉美裔等少數族裔選民的優勢,從而為共和黨未來50 年的執政奠定基礎
。川普和班農雖然已經決裂,但兩人實施該政治戰略的意圖是一致的,只是班農的政治戰
略忽視了女性選民的作用。如果”鐵銹帶”的白人女性對川普的支持率持續降低,可能逆
轉川普在該地區的微弱優勢,打破其推動選民重組的戰略。不過,盡管共和黨在2018 年
中期選舉中表現不佳,但川普可以在參加2020 年大選時直接動員選民為自己投票,再次
煽動支持者的投票熱情,從而給民主黨製造更大的壓力。川普通過重談對外貿易協定為”
鐵銹帶”工人爭取的好處,可能有助於提升其支持率。例如,該地區汽車工人扎堆,密西
根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辛州分別有95 萬、63 萬和18.2 萬汽車工人。歐巴馬曾因在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實行汽車救助政策而獲得該群體的支持,川普則在重新談判的《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中加入了在美國國
內擴大汽車生產的條款,這在政治上對他是有利的。從民主黨的角度看,為阻止川普連任
,破壞共和黨鞏固選民重組和塑造美國政治周期的努力,必須將”鐵銹帶”的白人藍領爭
取過來。圍繞”鐵銹帶”爭奪的結果,將決定未來兩年或更長時期內美國政治的基本特徵
。
四、”鐵銹帶”與中美經貿關系
“鐵銹帶”不僅在美國政治中發揮著日益突出的作用,在中美經貿關系中也發揮著更加重
要的影響。川普執政前,中國與美國”鐵銹帶”之間的經貿和投資關系已日趨密切;川普
執政後,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鐵銹帶”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鐵銹帶”在中
美關系中的作用,首先體現在促進中美間的地方合作上。自1979年湖北與俄亥俄州建立中
美第一對友好省州以來,福建省與賓夕法尼亞州、四川省與密西根州、浙江省與印第安納
州、河北省與愛荷華州、黑龍江省與威斯康辛州也分別”聯姻”。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
,尤其是2011 年中美省州長論壇成立後,”鐵銹帶”所在的美國中西部地區與中國的經
濟關系迅速深化。根據榮鼎公司的報告,2000 ~2016 年,中國在美國中西部地區共投資
168 億美元,相較中國在美國東北部、西部和南部的投資,投資金額是最少的,但卻提供
了4.7 萬個就業崗位,占中國企業在美國創造就業崗位總數的33%,投資集中度超過中國
對美國南部和西海岸的投資。這些投資創造了就業崗位,發展了當地經濟,受到當地政府
和民眾的歡迎。例如,中資收購的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在愛荷華州
和密蘇里州的農業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其豬肉製品不僅能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還
向中國出口;生產汽車零部件的萬象集團在密西根州、俄亥俄州和伊利諾州等州設有工廠
,為美國汽車企業提供了高質量的產品;福耀玻璃在俄亥俄州、伊利諾州和密西根州拓展
了業務,為這些州創造不少就業機會,並因此受到俄亥俄州州長約翰·卡西奇(John
Kasich)的贊揚。
伴隨著中國對美投資的增加,”鐵銹帶”諸州對中國的出口也明顯增加,增幅均超過這些
州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主要出口商品包括化工產品、計算機設備、油籽和穀物、塑
料、醫療設備、汽車及零部件、廢料等;服務產品則包括旅游、教育、咨詢、設備裝配和
維修、技術服務等。中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舉措,包括降低汽車關稅和擴大市場準入
等,對該地區均是利好。
“鐵銹帶”與中國經濟關系的深化,有利於該地區的發展,表明中國正成為推動該地區振
興的重要外部力量。然而,該地區自認為從中美經貿關系中受損的利益集團,卻積極推動
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實行貿易保護政策,從而對雙邊經貿關系造成了負面影響。歐巴馬執政
時期,美國對中國產品執行的反傾銷稅令達102 個、反補貼稅令達38 個,其中對輪胎”
特保”及對鋼鐵、油井管、汽車零部件的”雙反”大案背後,都有”鐵銹帶”政治和經濟
勢力的推波助瀾。曾經在工資、福利問題上存在沖突的美國鋼鐵企業和工會,在對華貿易
訴求上立場一致。2009 年,美國鋼鐵公司(United StatesSteel Corporation)、美國鋼
鐵工人聯合會與勞聯—產聯等七家單位聯名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遞交訴狀,指責中國”非法”向美國傾銷油井管,最
終促成美國政府對中國生產的油井管徵收高額關稅。”鐵銹帶”在川普政府挑起對華貿易
摩擦的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川普政府對鋼鐵進口展開”232 調查”前後,
美國鋼鐵協會和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多次致函,敦促川普盡快採取行動,美國鋼鐵公司則
抱怨中國”一直對美國鋼鐵業發動經濟戰”。在川普決定對中國等國的鋼鐵產品加徵關稅
後,這些利益集團立即表示歡迎。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主席里奧·傑拉德(Leo Gerard)
對中國尤為敵視,稱”如果對加拿大、歐盟的鋼鐵均加徵25% 的關稅,那作弊的中國就會
受益”,要求將中國單獨拎出來。總部設在俄亥俄州的AK 鋼鐵公司(AK Steel Holding)
公關負責人麗薩·傑斯特(Lisa Jester)表示,進口的中國鋼鐵對美國特種鋼的沖擊非常
強烈,導致該公司成為美國”僅存的不銹鋼、碳素鋼和電工鋼生產企業”。
盡管川普希望通過貿易保護來振興”鐵銹帶”,但事實上,在2018 年大規模的中美貿易
摩擦中,”鐵銹帶”不得不承受相應的經濟損失。為報復美國對中國鋼鋁產品和價值500
億美元的高科技商品加徵關稅,中國宣佈對美國的無縫鋼管、汽車、大豆、豬肉、塑料製
品和化工產品等商品加徵25% 的關稅,該地區不少產業受到波及。中國的報復措施導致美
國大豆等農產品價格下跌,利益受損的農民和農業協會紛紛抱怨川普的關稅政策。美國商
會的分析報告稱,中國的報復將導緻密西根州23 億美元的商品被加稅,其中鋼鐵、鋁和
汽車受沖擊最大;賓夕法尼亞州17 億美元的商品被加稅,其中鋼鐵產品、咖啡受影響最
大;威斯康辛州10 億美元的商品受影響,其中乳酪、廁紙和人參受影響最大。此後雙方
貿易摩擦升級,相互加徵關稅的產品高達數千億美元,”鐵銹帶”的相關產業受到進一步
沖擊。同時,由於美國強化對中國在美投資的審查力度、中國加強對海外投資的監管等原
因,中國對美投資額從2016 年的460 億美元降至2017 年的290 億美元,為近十年來首次
下降,2018 年上半年更降至僅18 億美元,這導致中國對美投資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大幅減
少。可以說,川普的關稅舉措並沒有將傳統製造業及相關就業崗位帶回美國,反而破壞了
全球供應鏈,導致鋼鐵價格上漲,部分商品出口量下跌,並影響到了相關的下游產業,增
加了”鐵銹帶”發展的不確定性。
在美國經濟處於上升周期的情況下,美國某一區域的某一群體對美國對外經貿政策產生如
此大的影響,在美國歷史上並不多見。不管川普的貿易保護政策是否有助於”鐵銹帶”的
復興和白人藍領經濟狀況的改善,只要川普認定相關政策有效,只要這一系列政策得到”
鐵銹帶”選民的支持,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行為和以施壓促談判的做法就不會消失。
從這個角度來看,該地區的發展前景和白人藍領的福祉,是與美國對華政策及中美關系聯
系在一起的。未來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勢必影響到”鐵銹帶”和中國的貿易及投資關
系,該地區將難以從中美經濟合作關系中繼續獲益。相反,如果中美達成對雙方都有利的
協議,則該地區可望從中美未來更大的經貿合作中獲得新的發展動力。
結語
美國”鐵銹帶”的衰落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其振興也絕非一蹴而就。由於美國經濟正
處在擴張周期,川普的經濟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該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是,自動化
突飛猛進、產業結構單一、工會力量強大、美國其他地區和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等因素,
將對”鐵銹帶”的發展構成長期的挑戰。該地區白人藍領的困頓和美國特殊的選舉人團制
度,賦予了該地區選民與其人口比例不相稱的巨大影響力。未來幾年,不管是民主黨還是
共和黨,不管是白宮還是國會,都必須傾聽”鐵銹帶”選民的訴求,並推動照顧其利益的
內外政策。該地區釋放的政治壓力將不斷傳導至美國的外交政策,包括美國的對華政策上
。中美經濟關系會繼續受到該地區經濟前景和選民政治傾向的影響,同時也將在一定程度
上影響該地區的發展和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