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日韓貿易戰」恐開打:日本限制半導體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9-07-08 15:20:29
標題: 「日韓貿易戰」恐開打:日本限制半導體原料出口,南韓能拿什麼反擊?
新聞來源: https://is.gd/DIibTM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日、韓三國一向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整體供應鏈出現混亂,不確定性加劇,台廠
位階偏向中下游,對台廠一定是弊大於利。
日本從4日起,對3項出口南韓的關鍵電子原料加強管制,由於日本這些原料在全球市佔率
高達8至9成,第4季將影響南韓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專家指出,南韓未來也可能
對日本提出反制措施由,對於位階偏向中下游的台廠而言弊大於利。
但日本為何突然對南韓實施管制?外界分析原因有二,一是二次大戰期間,日本企業強徵
南韓勞工,去年南韓法院判決日本企業需進行賠償,引起日本不滿,另外也有分析指出,
日本21日將舉行參議院選舉,安倍晉三期待透過此舉提升他在保守派中的支持率。
為了二次大戰的問題,日本限制3樣半導體原料出口南韓
(中央社)日本強化管制3項關鍵半導體原料出口南韓,日韓恐將爆發貿易戰。學者認為
,對台廠而言,短期有轉單效應利多題材,但長期仍弊大於利。
南韓法院去年做出判決,日本企業必須向二次世界大戰徵用工(遭日本企業強徵的南韓勞
工)進行賠償,但日方則主張徵用工賠償問題在1965年「日韓請求全協定」簽署時就已解
決,不應現在提出賠償,涉案日本企業也拒絕賠償。
原先日本盼藉由6月底舉辦的G20大阪峰會進行會談,解決爭議,但南韓方面並不回應相關
要求。日本經濟產業省於是在7月1日宣佈,從7月4日起,對出口到南韓的3項關鍵電子原
料加強管制,包括含氟聚醯亞胺(Fluorine Polyimide)、光阻劑(Resist)及蝕刻氣體
(Eatching Gas),被視為對南韓的反制措施。
有別於過去可享簡化出口的待遇,4日起每項產品都須向日本政府申請許可,載明使用目
的、方法,並簽署相關原料絕不用在武器等方面的承諾書才能出口,前後耗時可能達90天
;下一步,日本考慮將把南韓從安全保障友好國家的「白色名單」中除名。
《中央社》報導,將南韓從「白色名單」中除名,預計將在8月啟動。日本目前指定
包括美國、德國、法國等27國為安全保障友好國家;如果屆時真的將南韓除名的話,將是
首例。未來可能轉為軍事用途的產品,日本廠商在出口南韓時都必須要向日本政府申請許
可獲准。
限制原料的日本市佔率高達8成,將影響第4季南韓手機出貨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認為,這次日本對出口至南韓的3項原料進行管制,主要將
對南韓以記憶體為主的半導體業者造成衝擊,尤其是氟化聚醯亞胺及氟化氫兩項,屬於半
導體關鍵原料,且日本全球市佔率高達8至9成,很難找到替代進口來源。
劉佩真指出,南韓過去主要仰賴日本作為此3項產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如今日本祭出出口
管制,對南韓半導體廠,尤其三星、SK海力士等,可能產生原料來源不足的問題;所幸目
前全球記憶體市場明顯供過於求,整體庫存量偏高,南韓業者本身也有材料庫存,預估今
年第3季,包括iPhone等供應鏈出貨還不會受到影響。
她向《中央社》記者表示,不過,到了第4季,日、韓雙邊若還未得出明確協商結果,就
比較令人憂心會不會出現關鍵材料短缺的情形,導致南韓業者無法出貨,進而影響終端手
機、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
台廠位階偏向中下游,對台灣弊大於利
劉佩真認為,短期台廠有一些利多題材,半導體化學品、記憶體製造族群可能會有轉單效
應,不過因為台灣在這兩個領域的全球市佔都不高,預估即使有轉單效應,效應也不大。
她認為,反而是後續可能間接因為終端產品出貨不順,導致代工、封測等相關供應鏈受到
影響,下半年正是電子產品旺季,國際品牌新機新品齊發,表現是否受此影響,值得密切
關注。
另一方面,南韓也可能對日本提出反制措施,若以全球市佔率、日本廠商依賴程度來思考
,推測行動記憶體、DRAM可能進入考量名單,因為全球市佔高達4至8成,一旦下達出口管
制或禁令,可能造成日本下游終端業者無法順利出貨。
《中央社》報導,南韓業者在保存資料的記憶體半導體業界很強,光是動態隨機存取
記憶體(DRAM)就擁有全球7成市佔率,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也佔有5成市佔
率。
劉佩真也提醒,台廠應引以為誡,不論從美國製裁華為事件,日本對南韓祭出出口管制,
都反映一個重要產業趨勢,那就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目前台灣半導體相關化學原料
、設備的自主率皆偏低,即使製造方面是全球第一,未來若遭受不公平貿易競爭,很可能
出現斷鏈危機。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繼美國對華為祭出禁令之後,日本也出招,使半
導體、顯示器等相關供應鏈陷入更加混亂的局面,未來若南韓也針對日本痛處,進行出口
管制回敬,影響日本供應鏈運作,產業情形將更為混亂。
李淳認為,台、日、韓三國一向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整體供應鏈出現混亂,不確定性
加劇,對台廠一定是弊大於利,尤其是台廠位階偏向中下游,前面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
都容易受到影響;為了因應各種未知可能,廠商各項投資成本勢必增加。
南韓政府揚言,向WTO控告日本
《中央社》報導,南韓外交部長官康京和3日表示,外交部將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撤回相關
制裁措施,並敦促日方慎重考慮韓方提出的意見。官康京也說,此舉是不合情理且違背常
識的報復性措施。
《中央社》報導,對於南韓政府要求取消這項管制措施,日本政府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
說:「完全不考慮。」世耕說,特有可能轉為武器用途的原料技術,各國在出口時都被要
求進行經常性管制,從這個意義來看,日本身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不斷地重新檢視相關
規範是理所當然的事,「完全不考慮撤回」。
南韓政府揚言不排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控告日本,日本政府自認沒有違反WTO規則。
《中央社》報導,對日本提出的管制措施,日本業界人士認為,這是屬於日本可自主判斷
的領域,所以並沒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但早稻田大學教授福永有夏認為,這是
有違反WTO協定嫌疑的「灰色措施」。
原因不只二次大戰「徵用工」?日本即將進行參議院大選
《中央社》報導,另外,日本政府4日公告7月參議院大選的投票日,政府想藉此展現對南
韓的堅毅態度,但也傳出政府內部有人擔憂日韓關係會更惡化。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日本參議院每3年改選一半席次,目前參議院共245席,7月21日
將選舉,改選參議院124個席次。安倍晉三自2012年底就任之後,一直嘗試修訂日本現行
的和平憲法,若要修憲,就必須在參議院取得三分之二席次,等於這次選舉,親修憲勢力
(自民黨、公明黨、日本維新會等)必須獲得85席。日本媒體預測,這次親修憲勢力將獲
得接近85席。
《自由時報》報導,安倍晉三喜愛的保守派雜誌一直呼籲對南韓採取強硬措施,安倍晉三
政府此時加強管制3項出口南韓的關鍵半導體原料,有助於提升他在保守派中的支持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