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之手伸向「第二島鏈」 南太平洋成中

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07-23 22:23:35
標題: 中國之手伸向「第二島鏈」 南太平洋成中國、澳洲攻防熱點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1513902
王穎芝 2019-07-23 19:40
https://i.imgur.com/x4xkyNc.jpg
中國近年積極投資大洋洲諸島。圖為中國駐東加大使館。(AP)
南太平洋的群島國家,除了予人「熱帶天堂」印象,在國際政治或經貿上都極少扮演重要
角色。但過去10年來,南太平洋正逐漸成為東西勢力交會點,引發中國和澳洲的外交攻防
拉鋸。
CNN於22日專文分析,中國近年積極以金援、貸款拓展影響力,將手伸向南太平洋,不僅
對我國的太平洋邦交情誼形成威脅,更被視為有意突破「第二島鏈」,直接威脅到美軍在
太平洋的部署勢力。長年扮演區域領導者的澳洲也如臨大敵,亟欲強化與諸多島國的關係

風光明媚的南太平洋上,除澳洲與紐西蘭外還有14個群島國家,人口總和不到1000萬,
GDP總和僅約330億美元(約1兆249億元台幣),僅約台灣的5%。世界銀行(World Bank)
估計,太平洋島國約20%人口仍處於無法負擔基本需求的貧窮邊緣,是全球最倚賴外援的
地區之一。
多年來都是南太平洋最大「金主」的澳洲,是大洋洲最富裕的已開發國家,人均GDP約5萬
美元,每年無償提供數十億美元援助款,幫助其餘14國提升健康、教育等建設。澳洲近年
不斷「加碼」,新增高達30億澳幣(新台幣655億元)的鉅額金援,並在2018年耗資1.4億
美元(新台幣43.7億元),建設連接巴布亞紐幾內亞與索羅門群島的海底網路電纜。
「太平洋區域是澳洲戰略展望最重要的一環,我們不該把自身影響力視為理所當然,」澳
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6月初出訪太平洋時堅定表示。
中國勢力搶佔 體育、旅遊都是一環
一連串舉措,其實是為了削弱中國步步進逼的壓力。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
Lowy Institute)統計,中國自2011年至2017年已經在南太平洋島國挹注約12.1億美元的
援助或低利貸款,多數用在造橋、鋪路等「看得見的」基礎建設。
萬那杜(Vanuatu)2017年完工的盧甘維爾碼頭(Luganville wharf),就是向中國進出
口銀行貸款8千萬美元興建而成。同年,中國花了8千5百萬美元協助巴紐修建道路等等。
在東加王國,中國也是最大資金來源。東加人口僅約10萬人,卻積欠中國高達1億8百萬美
元的貸款,相當於1/4的GDP。《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披露,中國每年還邀請上
百位東加體育選手前往北京訓練,所有場館、食宿費用全免,幫助東加提升國際體壇能見
度。
除了金援,中國也向太平洋輸出「旅客」,中國文化旅遊部7月中招待7個太平洋島國的旅
遊機構前往中國交流。南太平洋旅遊組織(the South Pacific Tourism Organisation)
負責人寇克(Chris Cocker)指出,2018年太平洋諸島的觀光人次約210萬人,中國旅客
就佔了5%。
「中國市場還不甚了解太平洋,正好是個有利的契機,」寇克說。
https://i.imgur.com/gwBQyvk.jpg
中國近年積極投資大洋洲諸島。圖為中國駐東加大使館人員正在阻止美聯社拍照。(AP)
澳洲「家長作風」民眾無感
相較中國的行動,澳洲過去可能顯得太過溫和,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澳洲每年給予太
平洋島國約6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卻堅持花在教育、政府治理、健康公衛等領域,也就是
「澳洲認為這些國家需要改進的地方」。CNN認為,澳洲的「家長式作風」忽略了最重要
的經濟發展,「存在感」自然不易提升。
然而,洛伊研究所也指出,澳洲金援遠比中國來得迅速、確實,目前仍是不爭的優勢。比
較2011至2017年兩國「承諾」和「已撥款」的項目,澳洲承諾給予58.7億美元援助,實際
撥出62.5億,達成率超過100%;反觀中國承諾的是57億美元援助,實際撥出僅12.1億,達
成率僅21%。
此外,澳洲付出的58.7億美元屬於無償援助,但中國承諾的57億美元僅有9%為援助金,其
餘91%都是貸款。
具外交、戰略價值 中國虎視眈眈
資源不豐的太平洋島國,中國為何如此積極耕耘?最重要的第一層原因,當然是基於與台
灣抗衡的外交利益。中國可不是漫無目的揮灑資金,只有承認「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
一部分」才能獲得中國援助,目前仍與台灣保持外交關係的吐瓦魯、帛琉、馬紹爾群島、
索羅門群島、諾魯和吉里巴斯6國只能吃閉門羹。
此外,這些國家雖然面積小、人口少,但主權都受到國際普遍承認,在聯合國可是「票票
等值」。對中國而言,拉攏它們花不了多少錢,外交效益可謂極高。
戰略價值上,南太平洋過去一直由美國及其盟友(紐、澳)所盤據,中國勢力若能成功穿
透,等於突破了從日本、關島延伸至印尼摩鹿加群島的「第二島鏈」,對美國在亞太地區
的部署打擊甚大。
《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2018年曾披露,中國打算在萬那杜興建
永久軍事基地,但隨即遭兩國否認。澳洲總理莫里森也於同年11月和巴紐前總理歐尼爾(
Peter O’Neill)簽署協議,將在巴紐的馬努斯島(Manus Island)建立共用的海軍基地

巴紐是2018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主辦國,中、澳當時紛紛砸下重金投資建設和軍
力協防,以對巴紐示好。巴紐主要領土位於新幾內亞島東半部,國土面積比其他島國大得
多,富含黃金、鎳與天然氣等礦產,對中國而言也是絕佳開發契機。
普遍歡迎中資 僅諾魯力抗
那麼,太平洋島國對於這場外交攻防的反應如何呢?目前來說,多數國家都非常歡迎中國
資金,已經足夠讓澳洲、美國與台灣倍感憂心。
事實上,巴紐正是14個島國最早加入中國「一帶一路」發展計劃的國家。前總理歐尼爾任
職8年內,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超過10次。巴紐現任首相馬拉佩(James Marape
)也在本周一公開稱,「只要合法,不管是來自中國、澳洲或任何國家的投資,巴紐都非
常歡迎。」
今年5月,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親口證實,目前正在考慮與台
灣斷交,不諱言可以因此「獲得更多好處」。中國目前已是索羅門群島最大的經貿夥伴,
2018年貿易額達7.5億美元。索羅門群島是我國17友邦之一,人口約60萬,也是太平洋友
邦人數最多者。
6個邦交國中,目前只有諾魯力挺我國、公開抵抗中國勢力。2018年諾魯主辦第49屆「太
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先是拒絕發給中國外交人員簽證引起鋒波
;在論壇會議上,論壇主席、諾魯總統瓦卡(Baron Waqa)阻止中國代表團特使杜起文越
級發言,導致中國代表團憤而離場。瓦卡後來在電視上痛批,「中國不是我們的朋友。」
債台高築、就業未增加 各國仍有疑慮
儘管中國帶來大筆好處,但對太平洋島國的影響是否正面,當地也有不同看法。澳洲國際
發展部長費拉凡迪-威爾斯(Concetta Fierravanti-Wells)曾警告,當地充斥著中資建
造的「白象設施」(意指華而不實),這些島國卻因此欠下鉅額貸款,可能因此排擠更重
要的教育、衛生等議題。
國際貨幣基金(IMF)也估算,太平洋14島國至少有6國面臨高風險債務壓力。萬那杜的外
債總額約4.4億美元,中國就占了近50%。
中國貸款湧入時,還常以聘用中國承包商為條件,無法為當地帶來顯著經濟效益。例如盧
甘維爾港,承包商就是上海建工集團。萬那杜外交部長雷根瓦努(Ralph Regenvanu)3月
公開批評,中國企業和工人剝奪了當地年輕人的就業機會。
東加國會議員傅可(Sione Teisina Fuko)也批評,中國借出大筆貸款,最後仍是中國人
得利,徒留東加背負大筆債務。
「中國帶來了資金、工人甚至建材。東加人可能只有推獨輪車的份,」傅可說。
針對批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反批澳洲「罔顧事實且不負責任」,中方也再三強調,「
援助是否有成效,只能由當地政府和人民評論。」
無論如何,中國、澳洲正在南太平洋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戰,但各島國是否能成為「漁
翁」坐享利益,仍待謹慎觀察。
澳洲國立大學(ANU)戰略與國防研究所教授懷特(Hugh White)也建議,澳洲必須改變
老大哥心態,更用心觀察太平洋島國的利益。
「如果莫里森真的那麼重視太平洋區域,更應該放下獨佔此區域的想法,認真引導澳洲人
民關懷鄰國的需求。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os2CV (os2CV)   2019-07-24 00:14:00
看完突然想起索羅門的百日評估與ROC的外交關係也快到期了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