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英國新首相能否解開脫歐三大死穴?
新聞來源: https://is.gd/GDlLvm
何越:歐盟拒絕重啟談判大門,北愛邊境問題仍無出路,解散議會強行實現無協議脫歐之
路幾乎被堵死,是三大死穴。
剛剛,英國誕生了脫歐以來的第三位保守黨首相——鮑爾斯‧約翰遜。自2016年時任首相
卡梅倫發動脫歐公投,歷經卡梅倫辭職,特裡薩‧梅漁翁得利但終被驅逐,在戰勝前外交
大臣亨特後,苦熬三年的約翰遜終於如願以償抱得首相歸。
歷史將如何評判這位新任首相——是英國的罪人,還是英雄?——還未可知。眼下,與
2016年梅入主首相府一樣,支撐約翰遜上任的法理仍然未變——尊重2016年全民公投結果
,徹底落實脫歐。梅被迫下台的原因在於:她未能在預定時間2019年3月29日前成功完成
脫歐預定目標,脫歐期限被迫延期至10月31日;其脫歐方案三次被否;最終失去保守黨內
閣和議員支持。
此時脫歐已陷入僵局大半年,全國以及各政黨嚴重分裂,其他經濟民生議題都必須退讓其
後。臨陣更換首相,除了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干涉內政式的「欽點」,約翰遜不過是全盤
接手了梅留下的爛攤子。
唯一不同的,是約翰遜採取了與梅截然不同的威脅策略。他強硬表示一定要尊重人民意願
,脫歐絕不會再延期。不管有協議還是沒協議,10月31日前一定和歐盟離婚。他甚至用了
『do or die'(即如果10月31日前不離婚,保守黨就要亡黨)來形容局勢的慘烈。
請使用文章頂部或底部的共享按鈕來進行共享文章的鏈接。未經允許複製文章內容分享給
他人是違反FT中文網條款和條件以及版權政策的行為。發送電子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以購買其他權利。有關更多訊息,請訪問
http://www.ftchinese.com/m/corp/copyright.html。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83730?page=1
如果10月底不能脫歐,局面是否真的如此嚴峻?無人知曉。不過明星政客約翰遜製造和控
制輿論水平一流,過去幾週英國右派報系基本已被約翰遜拿下,「英國行將無協議高台跳
崖」的說法越來越逼真,保守黨黨員(選民)一直按照約翰遜設置的路程和方向前進。他
們相信,不管是有協議還是無協議,約翰遜一定可以在10月31日前成功脫歐,這樣才能保
住保守黨的生命線;他們還相信,如果大選突然來臨,約翰遜是唯一可以打敗工黨黨魁科
爾賓以及脫歐黨黨魁法拉奇的人,這樣保守黨才可以繼續執政;黨員們還相信,約翰遜是
唯一可以保證英國領土完整,不至於最終分裂的救星。
就此三樣事關保守黨與英國生死的超難議題,約翰遜並無比亨特更神奇的招數。不過,約
翰遜膽子大,出口狂言全不露怯,超級自信,似乎天下無不能成之事,儼然是力挽狂瀾的
丘吉爾在世。約翰遜要做的事看似簡單——再和歐盟討論出一個離婚協議,然後得到下議
院多數議員的支持——不過死穴重重。這三大難解死穴是:歐盟至今拒絕重啟談判大門,
北愛與愛爾蘭邊境問題仍然死無出路,解散議會強行實現無協議脫歐之路幾乎被堵死。
此文分三部分。首先簡要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東歐移民以及敘利亞難民潮等為2016年英
國意外脫歐成功製造的星星火種;其次分析英國與歐盟在脫歐協議談判中的思維錯位。讀
者們將很意外地知道:英國人竟然把貿易利益置於歐盟堅持的「保持歐盟完整」的原則之
上,錯以為脫歐可以達成雙贏;英國人竟然不懂「殺雞給猴看」的簡單道理;而至於安全
是當年設置歐盟前身的基本原則,以及歐盟是英國實現大抱負舞台的看法,在英國並無多
少共識。最後分析英國面臨的這三大死穴,約翰遜是否有神奇解穴之道。
一、英國如何走入了脫歐死胡同?
2016年卡梅倫發動的脫歐公投,是政治上的投機,有濫用民主手段——公投——之嫌。當
時保守黨議員開始倒戈,投入UKIP(英國獨立黨)門下。為鞏固自己的地位,他使用了全
民公投作為政治武器。他從未料到自己竟然會輸,更未料到自己會提前下台,早早結束政
治生涯。
討厭歐盟管束的思維在英國由來已久,不過一直不成氣候。成立於1993年的英國獨立黨沒
有其他目標,讓英國重新「獨立」是其唯一夢想。23年後,卡梅倫發動的公投,多媒體時
代創新的造勢技術手法,以及約翰遜背叛卡梅倫超小道取代其首相地位的野心,加上其他
因素,讓英國獨立黨的美夢於2016年完美實現。
2016年英國的社會情緒提供了被一夜燃爆的火苗。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兩年以後,時任
財相喬治‧奧斯本制定了減少赤字目標,採取緊縮政策。這是相當負責任與務實的政府態
度,但副作用是得罪基層選民,因為這導致了福利開支減少,讓一直被福利寵壞的英國福
利一族不滿。雖然英國人已經對這存在了半個世紀的英國福利現象熟視無睹,但在我這位
新移民眼裡,用「寵壞」來形容英國福利一族一點不過分。
英國曾被世人公認為最講階級的國家,但隨著20世紀工黨的壯大,以及其偏向底層、少數
族群、殘障等弱勢人群的政策,英國早已改頭換面,階級外衣逐一脫落,成為比美國還平
等公平的民主法治國家。不少中國讀者一直認為英國保守黨是富人黨,這個印象亦已落伍
。BBC名記者Andrew Neil兩周前在採訪中逼問約翰遜:「(在制定政策時),是富人重要
還是最窮的窮人重要?」約翰遜被迫回答:「最窮的窮人。」但這種照顧和保護弱式群體
的社會風潮已走入極端,無論貧富,英國人在人格上受到保護,享有同等尊嚴。與此同時
,底層群體認為自己被國家保護的權利天經地義,他們往往不懂錢從哪裡來,或者只知道
錢從富人的賦稅而得;但如果福利減低,他們就有責問政府的權利。而政府,無論保守黨
還是工黨,從來都不敢明說政府無錢,只能東躲西藏地搪塞與敷衍。梅曾經在電視上說:
「錢不是樹上長出來的。」這樣簡單的道理,很多幾代靠福利為生的英國人是真不懂。
所以奧斯本採取緊縮政策後,福利相對減少,部分英國人生活質量相對下降。這股不滿的
情緒,很快將從對移民的排擠甚至憎恨,通過贊成脫歐的形式發泄出來。
英國從「移民有利於經濟建設」的思維,開始轉向「移民是就業威脅』」的輿論,始於21
世紀初。2004年,在東歐窮國(波蘭、保加利亞等)加入歐盟以後,德國和法國等國都採
取了保護本國勞動市場的原則,而時任首相布萊爾選擇和愛爾蘭以及瑞典一道,立刻放開
了對這些東歐國家的管制,準許勞動力的自由出入。據2017年《衛報》數字,有超過140
萬東歐(其中91萬來自波蘭)移民進入英國(英國總人口約6千萬)。波蘭語瞬時成為英
國重要外國語言之一。與中國人類似,東歐人福利保障不高,造就自食其力,刻苦工作,
不在意加班的工作意識,這讓英國僱主更願意僱傭東歐移民。這給英國人留下了口舌,認
為東歐人搶了自己的飯碗。
而東歐移民造成的「就業威脅感」來臨沒多久,敘利亞難民潮爆發了。2011年「阿拉伯之
春」的革命烈火燃至敘利亞,內戰爆發,多股外國勢力介入,民不聊生,敘利亞難民四處
逃難。歐洲成為逃難目標地點之一。2015年德國總理默克爾接手百萬難民的事實讓世人驚
嘆。迫於歐盟壓力,英國開始接收難民。與此同時,因偷渡而喪生大海的難民新聞時時衝
撞著英國人的普世情懷,自發無償接收難民;但這亦激發起底層對移民的恐慌。
至此,不管是東歐移民還是敘利亞難民,似乎都成了歐盟惹的禍,成了英國底層因福利減
低生活質量降低的出氣筒。這個莫名的罪名,被時脫歐派運用到了極致,他們特製了巨大
廣告牌,上面是浩浩蕩蕩的敘利亞難民隊伍,一幅大敵壓境的壓迫感。加上約翰遜聲稱「
英國每周付給歐盟3億5千萬英鎊,我們為何不將其用於醫療保健系統」的巨大謊言。英國
獨立黨在英國積澱了20多年的獨立思潮,加上一時被嚇壞的英國中間選民,英國脫歐派以
及其微弱的優勢,最終將英國帶上脫歐軌道,可這嚴重傷害了希望與歐盟保持一體的留歐
選民。梅方案之所以三次在議會被否,除了政治上「反對執政黨的所有政綱」的必須,無
論情感與理智,下議院里的留歐派都不可能輕易讓英國離開歐盟。
二、與歐盟離婚談判中英國犯的錯
就英國與歐盟如何離婚,至今已有一份協議,由梅在位期間與歐盟達成。但此梅方案至今
被視作歐盟的勝利,英國的卻讓,三次被下議院否決。到目前為止,約翰遜一直排除再次
啟用梅方案的可能性。2017年約翰遜從外交大臣位置上辭職,就是因為對梅方案的嚴重不
滿
1,英國倉促上場,對脫歐之難嚴重估計不足
英國脫歐成功是個意外,留歐派統帥卡梅倫完全沒有失敗的準備,更不要說提前備好脫歐
方案,他甚至直接辭職走人。當時所有人都認為約翰遜一定是繼位人,沒想到他在最後一
刻放棄黨魁競選,讓梅意外撿了大便宜。當然她更不可能有準備。
歐盟英國脫歐談判首席談判官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今年5月首次接受英國
媒體(BBC)採訪時說:「英國的政治人物和媒體人談論脫歐協議時,都覺得是件很快很
容易的事,這讓我感覺異常驚訝。」
不要說米歇爾‧巴尼耶,連我這個來英國15年的外國移民都覺得英國人當時的樂觀情緒不
可思議。2016年10月我去伯明翰參加保守黨年會,時逢梅新上任,脫歐談判尚未開始,整
個保守黨流露出的氣氛輕鬆無比,似乎脫歐協議如何簽署,英國說了算。當時我與其他英
國記者一起沿舞台外沿一路排開,以仰視的姿態聆聽了梅的演講,我平視的前方是兩米以
外她那遭到媒體高度關注的虎皮高跟鞋。梅在舞台上意氣風發地說「Brexit means
Brexit and we're going to make a success of it (脫歐就是脫歐,我們將要成功完
成它)」。我當時很奇怪英國人怎麼不懂「殺雞給猴看」的俗語,我還以為自己不懂英國
,現在看來是英國人不懂世事。法國時任總統奧朗德在BBC紀錄片Britain's Brexit
Crisis里,明確表達了自己為脫歐談判設定的基調正是「殺雞給猴看」,他說:「如果離
開歐盟會是一個(英國和歐盟經濟)雙贏的結局,那意味著歐盟的解體。」
2,英國與歐盟的理解錯位
外國人看英國,和英國人看自己全然是兩碼事。當外國人還認為英國生活在王室屋檐下的
貴族社會時,英國人已在自由、民主與公平的平民路上馳騁了近百年。如果歐盟認為「脫
歐可以是雙贏的結局」的說法胡說八道,異想天開,而英國對脫歐樂觀的態度,正是建立
在相信這個美妙的假設之上,並且深信不疑。無論梅、戈夫還是約翰遜都說過「脫歐可以
是雙贏的結局」的話。對於歐盟前身的成立是建立在兩次大戰後居安思危的安全防範的基
本國際安全常識,英國人普遍沒有;對於失去了歐盟這個大舞台,英國如何在世界上發揮
作為這樣的擔心,英國人也基本沒有。在脫歐談判上,英國政府秉持的是其幾百年不改的
「萬事以貿易為先」的態度。英國一直認為對手歐盟也和自己一樣,會將「經濟利益」置
於首位,不想看到雙方在經濟上的兩敗俱傷
在 BBC紀錄片Britain's Brexit Crisis中,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Frans Timmermans(
弗蘭斯‧蒂默曼斯)揭示了歐盟的最終談判立場。他說:「對於德國人而言,歐盟不僅僅
只是個市場,(歐盟的完整)是他們最終的目的。」或者說,維持歐盟的完整,是德國以
及歐盟的使命,絕不會為短暫的利益損失讓步。歐盟已經做好脫歐將是雙輸的準備。
3,對北愛邊界問題嚴重估計不足
梅完全沒有意料到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邊境問題會是其方案三次被議會拒絕的致命點。為
保證愛爾蘭與北愛邊境的和平,歐盟要求英國在脫歐後,不能在兩國之間設置有形邊境,
希望仍然保持目前無邊界的人與貨物的自由流動。因為如果一旦設立硬邊界,歐盟擔心暴
力與流血時代會再次來臨。北愛Backstop(後備方案)應運而生,這意味著從英國進入北
愛的貨物需要符合歐盟標準,而非英國標準,無法實現英國下議院要求的全英國從歐盟關
稅同盟和單一市場撤出的脫歐紅線。而至於何時能實現北愛完全歸屬於英國控制,歐盟拒
絕給出明確時間表。這個不確定性讓脫歐派支持者不能接受,尤其是和保守黨結合成
Hung parliament(懸浮議會) 的DUP(北愛民主統一黨),該黨是忠誠的英國聯盟守護
者,認為後備計劃可能導致北愛從英國分離出來,故此極力反對該計劃。梅在尋求與北愛
民主統一黨結為懸浮議會時,絕對想不到這個本該助自己一臂之力,萬事好商量的同盟竟
然是後備計劃最強烈的反對者。
三、約翰遜在10月31前能否解開三個死穴?
歐盟至今拒絕重啟談判大門,北愛與愛爾蘭邊境問題仍然死無出路,解散議會強行實現無
協議脫歐之路幾乎被堵死,是約翰遜面臨的三大死穴。過去一個多月,他一直以「談不成
協議老子沒協議也要在10月底離婚」的強硬姿態為策略,試圖逼迫歐盟重回談判桌,同時
希望各反對黨(如工黨)也吃這一招,出於對硬脫歐的恐懼,在下議院投票時可以少作對
,多妥協。
目前看來,約翰遜的威脅策略並不奏效。歐盟英國脫歐談判首席談判官巴尼耶5月曾明確
表態,和梅談妥的協議是唯一的脫歐途徑。換言之,談判大門不會重啟。而在約翰遜團隊
看來,巴尼耶的這番表態是對英國的威脅。而愛爾蘭副總理西蒙‧科文尼(Simon
Coveney)兩日前在BBC名牌欄目Andrew Marr Show這樣評價約翰遜的威脅策略:「如同有
人說你不滿足我的要求,我就放火(無協議脫歐)把一房子的人全燒死」。
與此同時,如何解決北愛與愛爾蘭邊境問題的方案仍然未果。後備計劃已被否決,約翰遜
團隊希望從科技技術上尋找出路,既能保證北愛與愛爾蘭之間繼續維持無邊界狀態,又能
讓從受英國管制的北愛自由進入受歐盟管制的愛爾蘭的貨物自動符合歐盟標準,可目前的
技術似乎還無法為這樣兩難的政治死結解局。
約翰遜曾一直將「10月31日前解散議會強行通過無協議脫歐」作為走投無路下的最後豪賭
。不過這條路在上周幾乎被堵死。因為下議院通過了一項決議:除非組成北愛行政委員會
,否則政府不能在10月9日至12月18日之間暫停議會。
約翰遜是否真的有魔力突圍?是否現代科技能及時為北愛解局?他是否最終也會像梅一樣
失敗?是否會面臨不信任投票?多少保守黨議員會倒戈?英國是否會迎來大選?工黨競選
方案里是否會加入「如果當選,一定讓選民進行二次公投」的承諾?無人知曉。
脫歐公投是丘吉爾所說的「英國民主不過是爛桃子當中最能入口的」的絕好詮釋,三年的
鬧劇將英國民主體制的漏洞百出展示得淋漓盡致。但我必須補充一句:脫歐雖然至今深陷
泥潭,難以自拔,但所有英國黨派都在法定程序下進行社會變革,所有聲音和觀點都被呈
現,百花齊放,約翰遜的獨裁設想及早被設下障礙,沒有暴力產生,社會秩序一如既往。
這個爛桃子再爛,還是最能入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