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美智庫報告:加強創新能力是限制中國技術發展的最佳途徑
新聞來源: https://is.gd/87KDXU
華盛頓 —
美國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科技發展的基礎基本是西方技術。美國限制中國科技
發展的最佳途徑不是行政限制,而是加強自身的創新能力。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9月4日發佈「新興科技與管理向中國技術轉讓風險」(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Managing the Risk of Tech Transfer to China)的研究
報告說,美中兩國經濟體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中國政府與一些中國公司將會利用任何合
法或非法的手段獲取西方技術。美國需要採取措施,限制向中國的技術轉移。美國同時需
要意識到,在美中兩國經濟日益緊密連接的今天,制定新的限制措施的同時,最重要的考
量就是維護美國的科技實力,後者要比限制中國獲取科技更為重要。美國政策制定人需要
認識到,對新興科技的廣泛限制會損害美國的自身利益,而且創新是未來國家力量的基石
。美國必須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有效對抗中國的科技崛起。
開放的力量
報告說,美國政府制定限制對華技術轉移的政策措施時,應該記住美國科技領導地位的確
立和擴大是依靠開放獲得的。美國需要增加對華科技出口轉移的限制,可限制措施必須被
「仔細管理」,因為開放是美國科技發展的根基,開放要比封閉更能讓美國變得強大。而
「除了需要保護國家安全以外,開放意味著讓市場力量指導大部分投資,意味著美國限制
使用貿易壁壘,減少對資本和勞工流動的限制」。
跨國創新
報告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科研創新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1990年代以前的國家行為活
動已不復存在了,科技創新不再受政治版圖的安排,「先進科技如今是在跨國科研與創新
的生態系統中得以創立」,「互聯網等新興科技的使用建立了一個緊密連接的全球經濟」
,「依靠國家供應鏈的自主創新已經不符合美國利益」。
防禦與積極進取
報告提醒說,美國要繼續對中國投資進行審查,對大部分新興科技實行以最終用戶為基礎
的控制,加強對抗中國在美國的間諜活動等等,儘管能夠對中國技術轉移的風險實施管理
,可這些都是防禦性的措施,都是為了阻止技術轉移。報告認為,「對中國最重要的回應
,就是加強美國自身的創新能力」,因為「竊取知識產權並非是中國發展的唯一源泉。中
國重點發展科研與工程技術,儘管自身政治因素讓中國人無法以更為成功的方式從事創新
,但與美國相比他們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他們願意對教育與科研等公共產品進行投資
」,而美國二戰後削減了科研與教育的投入。這種趨勢必須扭轉。
對華脫鉤
告說,美國科技政策的一個中心問題就是美中這兩個經濟體之間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脫鉤,
但「值得指出的是,避免脫鉤是美中兩國的最佳結果」,而且「兩個經濟體作為夥伴會變
得更為強大」,但中國的貿易行徑確實讓很多國家感到擔憂。
分歧理論
報告指出,「美中兩國之間冷戰式的分歧理論(bifurcation)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也
可能無法實現。美國可以通過監管、談判和保護知識產權等措施來減緩並管理對華貿易的
風險。最佳的途徑是以避免傷害美國經濟為中心,對知識轉移實施漸進和靈活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