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美國同中國開始長期爭奪 但並未進入「新冷戰」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9627613
https://i.imgur.com/DKUdXJc.jpg
特立普的經濟顧問庫德洛(右)警告說,美中貿易戰類似1980年代裏跟總統時期對蘇聯的
冷戰,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Reuters)
周五(8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中國正在承擔貿易戰的代價,但是其高級顧問說,美
中這兩個經濟超級大國的爭斗可能會進行很多年。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警告說,美中貿易戰類似1980年代里根總統時期對
蘇聯的冷戰,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他說雖然他沒有經歷冷戰過程的全部,但是經歷過
很多,經過數十年美國才戰勝了過去的蘇聯。
早在1995年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就撰寫題為「美國和中國:一
場新冷戰?」的文章,對中美對抗發出過警告。東南亞事務評論員亨特·馬斯頓(
Hunter Marston)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撰文說,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著名學者
格雷厄姆·艾利森也發表文章作過類似警告。
美國政治評論員羅伯特·D. 卡普蘭今年初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撰文也曾說過,美
中的爭奪將持續數十年。他說只要華盛頓有足夠耐心,最終將會獲勝。
美中關係無可能改善?
https://i.imgur.com/UYheh7e.jpg
評論說,里根時期面對的是有全球野心的蘇聯;特立普時期的中國的近期目標是爭奪地區
主宰。
卡普蘭曾在2005年就撰文討論美國如何對抗中國的問題。他說美國同中國的軍事角力將是
21世紀的決定性事件,未來中國將會成為比俄羅斯更可怕的對手。他說這個未來已經到來
,而且不亞於一場新冷戰:中國電腦經常性地侵入美國軍艦的維護保養記錄,五角大樓的
人員記錄,還使用其他具有戰爭性質的手段。
不管美中兩國能否達成貿易協議,中美關係今後只會變得更糟。新冷戰由許多因素決定,
美國的將軍和戰略家都十分明白。商界和金融界的人們仍然不願意承認這點,因為世界最
大的兩個經濟體進入冷戰的新的負面的地緣政治原則會影響市場,讓市場付出代價。
雖然許多評論說美中關係緊張加劇,華盛頓在印太地區加強聯合盟友對付中國擴大的影響
力,例如最近美國海軍同東南亞國家海軍在南海和暹羅灣進行演習,但是東南亞事務評論
員亨特·馬斯頓認為用冷戰模式描述今天的美中地緣政治現狀並不貼切。
他認為如今的世界安全環境遠比冷戰時期更溫和,另外許多中等強國處於自身利益考慮,
通過運用其權力和影響力,對大國競爭格局產生很大影響。例如東南亞地區,在冷戰時期
一度處於熱戰的核心,現在也是美中影響的交匯點,但是那裏的力量關係已經同冷戰時期
不可同日而語。
冷戰,多米諾骨牌
https://i.imgur.com/AfmgArK.jpg
分析說,習近平上台後,中國從鄧小平時期開始的「軟權威主義」走向「硬集權主義」,
因此中國同美國對抗加劇。(AFP)
用冷戰模式看美中競爭會局限美國的戰略思維,甚至會讓美國人重蹈冷戰覆轍,把東南亞
國家當作多米諾骨牌,怕他們一個個倒下(倒向中國),而沒有把東南亞國家看作利益多
樣化的獨立自主的合作伙伴。
另外亨特·馬斯頓還認為,如今的國際安全環境遠比冷戰時期平和,美中競爭關係遠非敘
利亞和也門戰亂,並沒有人道主義危機以及大批人員流離失所,美中關係到目前為止一直
是非暴力,競爭主要局限在經濟和技術領域。而相比之下,在冷戰時期,美國同蘇聯在阿
富汗展開代理人戰爭,美軍捲入朝鮮和越南戰爭。
就東南亞來說,馬斯頓認為,在冷戰時期,越南戰爭始於越南的反殖獨立鬥爭。但是今天
,即使最弱小的東南亞國家在競爭大國之間的生存能力也比冷戰時期的越南要強。如今美
國和中國影響其他國家內部事務的方式已經遠非冷戰時期美國蘇聯那般粗暴而且具有破壞
性,這要部分歸功於國際法,數碼技術和互聯網普及。
網絡技術加劇對抗?
當然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發展在羅伯特·D·卡普蘭看來卻是導致美中對抗的潛在因素。他
認為習近平上台讓中國從「軟權威主義」走向「硬集權主義」。網絡技術發展使美中同處
於一個數碼生態系統,按鍵之間中國就能侵入美國的商業和軍事網絡,反之亦然。美中邊
界被拉近,太平洋不再能隔離開兩個大國。
不過馬斯頓說,中國的目標和當初蘇聯的野心有很大不同。儘管習近平提出「利益共同體
」的設想,並大力推行耗資一萬億的「一帶一路」基建計劃,但是中國的近期目標最多是
地區主宰,而非全球霸權。即使有人說習近平的「中國夢」是要復興中華帝國,取代美國
的地區主宰,那也同當初蘇聯的全球戰略目標相去甚遠。
而在中國覺得有足夠力量為地區提供安全之前,中國仍然是美國主宰秩序的受益者,儘管
這是一種逐漸衰落的美國主宰。美國仍然為亞洲帶來某種穩定和公益,中國並不否認這一
點。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