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美人工智能競賽 AI鼻祖稱白宮可以更淡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9-11-15 14:57:13
標題: 中美人工智能競賽 AI鼻祖稱白宮可以更淡定
新聞來源: https://is.gd/J7tEga
人工智能(AI)領域的美、中博弈升溫,成為中美貿易戰背後的驅動因素之一。但人工智
能學科鼻祖認為,白宮可能「反應過激」。
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學習系主任湯姆‧米切爾(Tom Michell)教授被稱為機器學習之父
、人工智能學科鼻祖之一。
他認為,基於他對美中雙方在AI領域實力對比的觀察和評估,美國的警惕和防範顯得"反
應過度"。
1997年,米切爾出版《機器學習》,成為這個新學科、新領域第一本教科書。這本奠基之
作是機器學習的入門教材之一。他2006年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創辦了機器學
習系,成為第一任系主任。
2018年11月,米切爾加盟中國AI教育獨角獸企業松鼠AI(Squirrals),任首席科學家。
米切爾的頭銜還包括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和國際人工智能學會(
AAAI)會士;《機器學習》雜誌(Machine Learning)和國際機器學習年會(ICML)創始
人。
他說,美國有更多研發人工智能訓練和經驗積累的公司,而中國的優勢可能更多體現在以
大數據為依託的AI應用方面。
比如醫療行業,美國20多年前就開始有醫療文件電子存檔,但到今天為止還做不到把全國
各地醫療系統所有的電子文檔集中起來,為機器學習算法提供數據庫。
客觀原因是美國法律對個人隱私的保護,也跟醫療行業「城堡」林立、相互隔絶、盈虧自
負的狀況有關。
中國的情況大不相同。「一旦政府決定建立覆蓋全國的醫療記錄電子文檔數據庫……那這
件事就能辦到。」
氣氛緊張
作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鼻祖之一,米切爾教授在美國大學和中國AI科技公司兼職,堪
稱魚和熊掌兼得,可以利用美中兩邊的優勢,把科技創新和實際應用無縫對接。
然而,隨著美中關係緊張,高科技領域的這類跨境合作變得越來越敏感,審查也越來越嚴
格。
美國政府過去幾年的對華政策明顯轉向嚴控和封鎖,對中國的投資嚴加審查,列黑名單禁
止美國公司與近30家從事監控、AI和其它高科技製造業務的中國企業做生意,對科技領域
的剽竊行為定重罪量重刑。
除了徵收懲罰性關稅,特朗普政府還向國內大學施壓,要求大學和研究機構重新評估與中
國合作夥伴的關係,收緊學生簽證政策,甚至對某些美國在華投資項目發出警告。
據美國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數據,2018年中國在美國的投資金額跌到8年
來最低的48億美元,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從140億美元減少到130億美元。
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和中興遭美國封殺。安邦保險和李開復的創新工場據悉已經縮小
在美國的業務規模。
AI大比拚
AI競賽是美中貿易戰背後的驅動因素之一。
全球AI界的一種普遍認同的看法是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成為世界頭號AI產品大國。
「中國把寶押在AI上。中國在AI領域的投資和部署規模舉世無雙。」
這是加拿大多倫多研究機構創新未來中心(CIF)的阿比舒爾‧普拉卡什(Abishur
Prakash)的看法。他曾出過幾本書論述人工智能對地緣政治的影響。
中國正在實施人工智能10年計畫,目標是在人工智能、5G通信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製造業
佔主導地位。
AI初創企業得到政府撥款,實施吸引海外人才計畫,整合數據政策,對爭奪世界AI頭把交
椅的目標毫不諱言。
硅谷智庫CB Insights 發佈的2019年世界AI 100強榜單,即100家最有前景的AI初創公司
名單上,有6家為中國公司。這家智庫的報告顯示,中國成了AI獨角獸最強誕生地。
美國對中國最大的擔憂,是中國的集權體制賦予數據和資源方面的優勢;這種優勢其他國
家難以匹敵。
特朗普政府也有AI戰略。
2019年2月11日,美國國家科技政策辦公室發佈了由總統特朗普簽署的《美國人工智能倡
議》(American AI Initiative),成為世界上第19個正式宣佈AI未來戰略的國家。
其他國家的AI戰略都把發展技術放在首位,而《美國人工智能倡議》則把視角放在從「技
術」向「社會」推廣。
倡議書還提到要增加AI研發領域的投資,改革移民製度,改善教育體系,等等。
不過,美國最關注的是AI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普拉卡什告訴BBC商業記者娜塔莉‧謝爾曼(Natalie Sherman),特朗普政府的各種行動
,目的就是在那些預計將決定未來幾十年經濟和軍事實力的科技領域確保美國的主導地位

他認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和行動釋放了一個信號,即美國堅信「它的地緣政治力量將被
AI領域重新定義、重新設置」。
接觸?遏制?
美中關係緊張持續了一年之際,《紐約時報》舉辦紐約交易錄大會(DealBook),專欄作
家弗裡德曼主持了一場關於對華政策的討論會,9位中國政策專家有一項共識:下一階段
的美中關係很可能為21世紀定基調。
前白宮顧問史蒂芬‧班農(Stephen Bannon)給美國和中共關係的定義是「經濟和信息戰
爭」,而谷歌創始人之一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認為美中利益交織盤根錯節,
但在爭奪全球技術霸主地位的競賽中,中國是美國頭號對手。
施密特現在是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創新委員會(DIB)和國會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
NSCAlI)主席。
施密特贊同美國優先戰略,希望保持西方技術主導,但認為合作比對抗和封禁更有效,更
有建設性。而探索建設性方式時,應該優先考慮鼓勵高技能移民以及在技術教育和研究方
面的支出。
這種觀點也不乏贊同者。他們認為,禁止向中國出售美國芯片之類的措施是弊大於利,只
會帶來跟預期相反的結果,促使中國推出自己的替代芯片,加速構建自成一統的體系。
班農和對華強硬派認為,中國其實已經在與西方體系脫鉤,建立自己的標凖體系。
美國對華溫和派和強硬派一致認為,這將導致西方產生技術不安全感;尤其是中國在5G領
域引領世界,更加劇了美國和西方的疑慮。
「神經過敏」
在科技戰和貿易戰氛圍下,美國學術界開始重新評估與中國的聯繫與合作,美國公司開展
對華業務時也更謹慎。
普拉卡什說,地緣政治成了中心議題。美國科技企業必須提醒自己:我們是硅谷的公司,
產品銷往亞洲,在目前這種氣氛下,我們腦子裡必須清楚什麼是可能的,什麼是可行的,
有哪些選項。
米切爾教授呼籲華盛頓區別對待「雙贏」類AI應用和那些確實敏感、競爭激烈的AI科技,
比如軍用AI。
他還擔心華盛頓甚囂塵上的民粹主義論調將把美國學術和教育圈的外國學者置於孤立處境
,而他們許多人為美國保持世界科技領先地位擔當了關鍵角色,其中不少是華人。
出口控制這個主意,單是開始考慮就會造成傷害,對美國科研界的傷害不亞於海外敵對勢
力可能試圖對美國施加的打擊。
米切爾說:「希望我們保持理性、理智,不要因為恐懼而胡亂出手。」
科技剽竊指控很可能不是虛構,但「我們似乎反應過激了」,他說。
他還說,「誰都想爭當世界AI領頭羊,無論是中國、英國,或者其它什麼國家,有這個抱
負是正常的,沒有才奇怪。」
華盛頓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I)科技政策部副主任威廉‧卡特說,特朗普政
府的AI戰略和政策實施起來難度較大。
他說:「對中國聲色俱厲很容易,政治上也討好,但我認為從很多方面來看,我們都是在
自戕。」
美國不光自己對中國實行制裁、封鎖,還向其它國家施壓,要求他們選邊站隊,跟美國齊
心協力,比如禁用華為的設備。
美國政界一種意見認為,AI科技引發的價值觀爭議,比如監控、隱私、言論自由和新聞審
查,將為美中兩國的衝突添柴加薪。
但是,BBC商務記者謝爾曼說,美中AI大比拚將會出現何種結局,或許只有AI才能預測。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