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1-10 12:28:05標題: 中日積極草擬「第五個政治文件」,共同社:安倍不想把「一帶一路」放進去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165221
國際中心 2020-01-10 12:00
https://i.imgur.com/Idyy5CH.jpg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今春訪問日本,中日兩國也正在擬定「第五個政治文件」。共同
社稱,習近平與日相安倍晉三去年底已經確立大方向,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秋葉剛男13日
可能訪華進行磋商。根據雙方消息人透露,該文件將提及雙方對世界和平應負責任,但為
了避免外界誤會,安倍傾向不要將「一帶一路」寫進文件。
中日兩國目前共簽署了4份政治文件,作為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包括1972年的《中日政
府聯合聲明》(宣佈邦交正常化)、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的《中日聯
合宣言》、 2008年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安倍晉三去年10
月訪問中國,並與習近平舉行高峰會。當時也曾盛傳雙方可能簽署第五份政治文件,但最
後並未成真。
https://i.imgur.com/T8tA3ez.jpg
共同社稱,日方在磋商中可能提及氣候變化等全球性課題,還有朝鮮半島等區域情勢。不
過,由於中國公務船仍持續進入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週邊領海、中國也以從事間諜
活動為名陸續拘留多名日本人,因此調整文件措辭的工作恐怕並不容易。
共同社稱,第五個政治文件將展示日中關係今後20年的應有形式。由於中國經濟與軍事實
力今非昔比,日方希望通過寫明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責任」,但傾向不要放入「一帶一
路」或「人類命運共同體」,以面外界誤以為「第五個政治文件」是由中國主導。
習近平明年對日本進行國是訪問,將是中國國家主席2008年以來的第一遭。安倍晉三今年
12月下旬也將前往中國,參加中日韓領袖會議,屆時中日兩國勢必將就明年的習近平訪日
,繼續協調細節。其中一個重要節目,就是各界推敲已久的「中日第五份政治文件」。包
括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去年就說,中日應當保持友好關係,第五份政治文件意義重大,中
國駐日大使孔鉉佑今年9月也說,「如果條件成熟,確實可能簽署第五個政治文件」。
https://i.imgur.com/P6H46FH.jpg
安倍晉三與王岐山。(美聯社)
香港《明報》今年9月就曾指出,習近平明春訪日,兩國可能簽署「第五份政治文件」。
《日本經濟新聞》1日更進一步猜測第五份文件的可能內容,包括指明21世紀20年代中日
關係的大方向,不僅僅是雙方的戰略互惠關係,更是雙方合作一同解決全球性的問題。安
倍晉三10月23日接見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時,王岐山表示習近平主席「原則同意」應邀
明春對日本進行國是訪問,期待中日雙方「穩妥處理好歷史、台灣等問題」,安倍則說中
日對亞洲與世界和平與繁榮,都承擔重大責任。
具體來說,「第五份政治文件」涉及的主題可能包括地球暖化、北韓情勢、長照、醫療、
農業等領域。中國方面可能也會希望其中寫明習近平近年高唱的「一帶一路」與「新時代
」等詞語。《日經》認為,1992年日相宮澤喜一與美國總統老布希曾經提倡美日的「全球
夥伴關係」(global partnership),當時美日關係的背景是美日發生經濟摩擦,冷戰也
在前蘇聯解體之後宣告結束,這種重新定義美日關係與共同目標的夥伴概念,可能是安倍
與習近平雙方摸索的一種典型。
活用對日關係的中國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中國過去想要緩和來自國際社會的孤立時,就會活用對日外交這
張牌。像是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後,西方國家對北京發動經濟制裁,中國遭到國際社會封
鎖,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1992年4月赴日進行正式友好訪問,便當面邀請明仁天
皇訪問中國。最後促成1992年10月的天皇訪問中國,這也是突破民主國家圍堵的重要戰果
。
如今中國遭到美國發動貿易戰,對於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的貿易禁令至今也依然沒有解決。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10月24日的演說裡全面性的探討美國的對中政策與立場,除了提及「中
國過去一年無論是區域間的軍事行動還是與鄰國互動,都日益挑釁」,也在香港、台灣等
問題上選擇批判中國。與美國處於對立關係的中國政府,似乎也再次發現了日本的戰略價
值。
───────────────────────────────────────
側記:安倍著眼日本國家利益擬制定日中新政治文件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1/975bda16100a.html
【共同社1月9日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基本打算制定規定日中關係的「第五個政治文件」,其背景因素之一在
於,為了解決全球直面的經濟和環境等課題,與中國合作不可或缺這一著眼於國家利益的
長期性判斷。安倍力圖通過制定文件加強兩國關係,還希望獲得讓中國遵守國際規範的制
約效果。
中方也希望在預定今年春天的國家主席習近平作為國賓訪日時取得成果,與日本的打算一
致。在美中對立長期化的情況下,中國為避免在亞洲孤立而接近日本,這也起到了助推作
用。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就文件措辭強調說:「以外務省事務次官秋葉剛男訪華為出發點,
將與中方連細微的部分也展開嚴密磋商。」
調整措辭並非易事,這是實情。日中關係因2012年日本把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國有
化而惡化。雖然多次與習近平等會談的安倍強調「已重回正常軌道」,但中國公務船在尖
閣週邊的活動趨於活躍。安倍自身的自民黨內,依然存在反對習近平作為國賓訪日的論調
。若在措辭調整上不得不讓步,將無法避免湧現反對之聲。
關於寫進文件的表述,日方向與中國對立的美國特朗普政府進行說明並獲得理解,似乎也
很重要。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