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聯合國:新冠疫情可能使全球經濟縮水近百分之一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3/1053912
2020 年 4 月 1 日
經濟發展
聯合國今天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今年全球國內總產值可能將減少近1%,每個
國家都將受到波及。此外,如果對經濟活動的限制持續到第三季度,且財政措施無法有效
支持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則全球經濟產出還可能進一步收縮。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新冠病毒已在短短12週的時間裡從局部疫情迅速發展為全球大流行。
截至3月31日,各國已報告71萬9758例確診病例,其中死亡3萬3673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在3月31日啟動疫情社會經濟影響應對方案,包括建立專項應對
和恢復基金,為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提供支持。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今天發布的《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4月月度簡報指出,在最壞
的情況下,今年全球總產值將從此前預測的增長2.5%轉為下降0.9%,但降幅仍小於2009年
全球經濟危機期間的1.7%。
報告表示,為防控新冠疫情,各國紛紛採取“封城”措施,加大對人口流動的限制,使服
務業遭受重創,特別是零售、休閒、酒店、娛樂以及交通運輸等需要實體互動的行業。由
於這些行業在總體就業崗位中所佔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隨著企業營收減少,失業率可能
大幅增長,從而使經濟供給側的衝擊進一步轉變為更大範圍的需求側衝擊。
報告強調,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嚴重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要經濟體對人口流動和經
濟活動施加限制的持續時間,以及相應財政措施的規模和效力。
聯合國主管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劉振民表示:“必須採取緊急、大膽的政策措施來
控制疫情和挽救生命,保護社會中最弱勢的群體免遭經濟崩潰,同時保持經濟增長和金融
穩定。”
劉振民指出,一個精心設計的財政刺激方案,優先安排醫療支出以遏制病毒的蔓延,並為
受大流行影響最大的家庭提供收入支持,將有助於將經濟深度衰退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此
外,加強國際合作以補強各國的防控體系,也是抗擊大流行的當務之急。
經濟影響正在全球蔓延
報告指出,發達經濟體對經濟活動長時間施加限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很快通過貿易和投
資渠道蔓延至發展中國家。歐盟和美國的消費性支出大幅下降,將減少來自發展中國家的
消費品進口量。此外,由於全球供應鏈可能持續中斷,全球製造業產量也可能大幅萎縮。
報告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的中間零部件出口量下降了17.2%,使全球眾多企業受到
影響,尤其是在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和通訊行業。
旅遊業和出口下滑及資本外流嚴重影響脆弱國家
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經濟風險將進一步加大,尤其是依賴旅遊業和商品出口的
國家。在巴哈馬、佛得角、馬爾代夫和瓦努阿圖,旅遊業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近20%和外
匯收入的近60%。在許多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旅遊及相關產業僱傭了數百萬低技能人員,
入境游客的“突然中斷”將對這一群體造成重創。
報告統計顯示,今年二月,中國的航空旅客數量同比減少84.5%,斯里蘭卡和越南接待的
遊客人數也出現了兩位數的下降。而出口收入下降和資本外流則可能使許多依賴商品出口
的國家出現債務危機,當需要增加開支以控制疫情傳播和支持消費投資時,這些國家的政
府或將被迫削減公共支出。
經濟危機將對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報告表示,疫情正在嚴重影響從事服務業的數百萬低收入工作者,這些員工往往缺乏勞動
保護,且所從事的工作需要與人近距離接觸。如果沒有足夠的收入支持,即便是身在發達
經濟體的許多從業者也將陷入貧困,從而進一步加劇本已嚴重的收入不平等。而學校停課
則可能進一步擴大“教育鴻溝”,產生深遠的長期後果。
報告顯示,隨著疫情蔓延,經濟增長放緩和不平等現象加劇將使人們根深蒂固的經濟焦慮
不斷加深。即便在許多高收入國家,也有大量人口缺乏充足的資金,難以長時間維持生活
而不陷入貧困。據估計,在疫情嚴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別有27%和40%的人口沒有足夠
的儲蓄,無法在不工作的情況下生活超過三個月。
聯合國經濟發展助理秘書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哈里斯表示,“雖然我們必須優先採取衛生方
面的應對措施,不惜一切代價控制病毒的傳播,但同時也不能忽視防控措施將對最弱勢群
體以及可持續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我們的目標是確保能夠抵禦危機,實現經濟復甦,並回
到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
氣象組織:新冠疫情影響氣候觀測天氣預報可能失準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4/1053932
2020 年 4 月 1 日
氣候變化
聽起來似乎難以置信,但新冠疫情以及“悶在家裡”的防疫策略,也影響到了氣候觀測和
數據收集。世界氣象組織今天表示,全球航班銳減使得通過飛機監測到的氣象數據大幅下
降,而在許多仍需依靠人工觀測的發展中國家,氣象觀察員所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氣
象組織提醒,災害性天氣並不會因為疫情而中止,各國仍需對氣象和水文服務給予必要的
關注和重視。
氣象組織的“全球觀測系統”作為全球性的氣象情報網,通過地面、船舶和衛星觀測網絡
,向193個成員國家和地區提供氣象觀測數據,用於氣象分析、預報、公告和預警,而新
冠疫情正在影響這一系統監測數據的數量和質量。
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嚴峻挑戰,各國氣象和水
文部門繼續全年無休地履行其關鍵職責。我們向他們保護生命和財產的奉獻精神致敬,但
同時也注意到他們的工作能力和資源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塔拉斯提醒,“氣候變化和與天氣有關的災害性事件仍將繼續出現。而新冠疫情更是加劇
了一個國家同時面臨多種災害的風險。因此,各國政府須在應對疫情的同時,關注本國的
氣候預警及氣象觀測工作。”
氣象組織表示,全球觀測系統的絕大多數組成部分,如衛星和許多地面觀測站,都已實現
了全自動或半自動工作,因此,不出意外的話,仍將在未來數周乃至更長的時間裡繼續保
持運轉。但假如疫情持續的時間延長,導致觀測設備缺乏維修保養,或是無法實施所需的
重新部署,就可能引發更大的擔憂。
來自飛機的氣象數據大幅減少
氣象組織表示,民航商用航班使用機上的傳感器、電腦和通訊系統,收集和處理環境溫度
、風速風向、濕度和氣流等各類氣象觀測數據,並通過衛星或無線電網絡傳輸到地面基站
,每天能夠向該組織的“飛機氣象資料中繼”項目提供70多萬條關鍵數據,是氣象預報和
氣候監測的重要信息來源。
但由於疫情導致大量航班停飛,過去數週以來所獲得的數據也隨之大幅減少,歐洲地區的
情況尤其嚴重。目前,相關機構正在商討應對之策。
人工地面觀測受到限制
氣象組織表示,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地面氣象觀測目前已幾乎完全實現自動化,但許多發展
中國家仍需依賴人工觀測和數據記錄,過去兩週內,這些國家向氣象組織上報的數據量也
顯著減少。
氣象組織基建部門的李斯賈德(Lars Peter Riishojgaard )表示,“觀測數據減少對氣
象預報質量的影響目前仍相對輕微,但未來預報的準確度可能將隨著數據量的減少而降低
……氣象組織將繼續關注形勢發展,並與成員國合作,盡力降低影響。”
───────────────────────────────────────
人權專家敦促各國政府:防疫勿忘境內流離失所者群體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4/1053942
2020 年 4 月 1 日
人權
聯合國人權專家今天表示,各國必須立即加大力度保護全球4000萬境內流離失所者群體,
降低新冠病毒傳播風險。
聯合國境內流離失所者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達瑪麗(Cecilia Jimenez-Damary)表示,“
由於所能獲得的醫療服務、飲水、衛生、食品和適足住房有限,境內流離失所者感染新型
冠狀病毒的風險更高。他們是最為脆弱的群體之一,在應對全球大流行的過程中不應被遺
忘。”
達瑪麗表示,營地或集體安置場所往往過度擁擠,無法滿足防疫要求,而身處武裝衝突環
境中的境內流離失所者則更為脆弱。
達瑪麗表示,“政府必須保證所有境內流離失所者都能獲得飲水、清潔和個人衛生用品,
以及適足住房和充足食物。必須向其告知有關疫情風險、預防和治療的信息。感染病毒需
要接受治療的流離失所者必須及時且不受歧視地獲得適當的醫學救治。”
達瑪麗同時呼籲各國在製定相關政策時聽取境內流離失所者群體的意見。“在營地內,疫
情的預防和應對措施必須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製定,而風險評估則必須得到營地居住者的
參與”,在為防疫而實施隔離期間,必須確保脆弱群體的需求得到支持。
達瑪麗表示,“面對新冠疫情,各國必須加大對境內流離失所者的人道主義援助,同時採
取適當措施預防病毒傳播,保護人道主義工作者的健康。”
達瑪麗表示,“確保境內流離失所者不會在這場危機中被棄之不顧至關重要”,她對聯合
國啟動新冠疫情人道主義應對計劃表示歡迎,並呼籲各國政府、國際社會和捐款方繼續為
這一脆弱群體提供支持。
達瑪麗是被迫流離失所和移民問題的人權專家,在相關領域有超過30年的工作經驗,於
2016年9月被任命為聯合國境內流離失所者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或人權專家由人權理事會任命,以個人身份獨立開展工作,對特定國家
的人權狀況或全球範圍的重大人權議題進行調察、監測並發表公開報告,最長任期六年,
不是聯合國僱員,也不在聯合國領取薪水。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