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20-04-08 19:51:55李海東:警惕“追責索賠”鼓譟的政治圖謀
自3月中旬以來,一些政治勢力有意將新冠疫情責任強加於中方並要求巨額賠償。先有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律師事務所向法院提出針對中方的集體訴訟,隨後有美國參眾兩院個別議員推動相關決議,近日又有英國智庫提出應向中國追究總額達3510億英鎊索賠的所謂報告。這些事件表明,國際合作應對疫情雖是當下共識,但有些力量卻在玩弄法律和政治,以達成持久詆毀和抹黑中方的目的。當下它們的所作所為還只是不值得理會的鬧劇,但若完全不加以警惕也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
首先,病毒來源及疫情全球傳播的責任追究,將會是疫情平穩或結束後人們普遍關注的議題,它直接涉及“國家責任”以及相應國際賠償等普遍問題。2007年生效的《國際衛生條例》要求,締約國需及時、有效地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在本國出現的可能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不履行此義務,將會引發相關國家責任問題,從而帶來受害國或受影響國對該國追究責任的嚴重後果。對後者而言,這通常意味著國家信譽喪失與巨額賠償,其後果不亞於一場大規模戰爭中失敗方所承擔的責任。面對一些勢力的污衊圖謀,我們需旗幟鮮明地向國際社會闡明事實,順序梳理中
方抗疫以來的應對舉措,不存在《國際衛生條例》所列不當行為。那種以“法律”為由追責中方的邏輯站不住腳。這些人實際上是以法律追究名義,試圖迫使中方犧牲國家利益和聲望,製造對華持久貶損的國際氛圍,是冷戰思維的翻版。
其次,西方一些人錯誤理解了當前世界面臨的最大威脅,試圖將疫情責任嫁禍給中國,而不是專注應對疫情本身。在各國合作抗疫的關鍵時期,他們痴迷於樹敵,頑固地試圖將全球抗疫扭曲地導向國際性反華。新冠病毒的傳播性與危害性已為多數人感知,沒有跨區域合作,新冠肺炎不可能被根除。國家間的敵視與對抗,應被彼此加強合作以應對大規模傳染病的需求所取代。那些以追責索賠為幌子仇華、反華的勢力,不僅在製造國家間新紛爭,更是在干擾各國合作抗疫的大局。可以預期,疫情結束後,一些勢力可能將追責索賠拖入異常繁瑣與艱難的境地,但無論過程怎樣,國
際法的基本精神及各國執守法律與事實底線的正義力量,最終會將其導向一個相對公正的結果。一些政客將追責索賠議題政治化的做法,實際是站在了世界各國和人民整體利益對立面,很難會獲得普遍支持。
再次,西方一些人試圖將追責索賠作為影響疫情后的世界秩序演變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正如基辛格近日在《華爾街日報》刊文所說,疫情后的世界將變得與現在不同。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全球化的顛覆效應及對世界大國的異常沉重衝擊,將很大可能促成國際關係格局的根本性轉變。政治化追責索賠者們以封閉信息、掩蓋疫情等理由污名化中國政治制度與治理體系,對中國全球抗疫貢獻進行無底線詆毀,客觀上服務於個別國家在疫情后打造一個有利於繼續維持舊有國際秩序與權勢關係格局的圖謀。一些國家在應對疫情時失能低效的表現及背後暴露出的治理體係與能力衰敗,必
然會讓多數國家在觀察反思中重新認識未來世界秩序的走向。在美國,追責索賠勢力正從地方延展到國會,進而蔓延至智庫、媒體乃至其他國家,其力量逐漸匯集的態勢相當明顯。與其說他們是在索要經濟賠償,倒不如說是試圖為疫情之後的世界秩序構建“正當性原則”。他們幻想迫使中方最終接受一個類似一戰後嚴酷懲罰戰敗國的“凡爾賽式”和平那樣的世界秩序。真可以說是誤讀了疫情,誤讀了時代,也誤讀了中國。
一些政治勢力炒作的追責索賠議題涉及廣泛且重大的利益,我們應提前做好應對。首先,對包括新冠病毒來源等在內的諸多問題目前還存在爭議,西方一些追責索賠者對中方的無端指責缺乏科學依據,我們需開展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持續進行相關科研攻關,還新冠肺炎疫情追溯以科學公正而非政治化扭曲。其次,追責賠償議題必須嚴格限制在法律範圍之內。相關法律領域專家應儘早著手該議題的預案應對,破解一些勢力以扭曲法律方式將疫情罪責甩鍋中方的企圖。再次,西方一些追責索賠者試圖以鼓譟“中國威脅論”騙取民眾信任。中國的專家學者、媒體與民眾需廣泛加
強對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有助於持久縮小對華不友好者的市場。
追責索賠不單純是涉及法律與經濟的技術性議題,更是個帶有強烈政治與國際格局轉換含義的綜合性議題,需要予以認真對待並儘早進行全方位的預防應對。(作者是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
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9CaKrnKqk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