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危機:德國人的憂慮和希望
https://is.gd/skNGdK
新冠危機給德國社會帶來了什麼變化?德國人投往中國的目光充滿憂慮。一方面是中國
北方可能爆發第二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另一方面是特朗普和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僵,美中冷
戰可能爆發。但德國人對本國社會的發展則充滿希望。危機期間,政府受信任度大大提高
。歷史學家也表示,新冠危機沒有帶來德國人對國家的信任危機。
德國媒體對中國的關注是多方面的。比如,《明鏡》週刊5月17日報導了中國北部爆發第
二波新冠疫情的可能,原因是居民缺乏免疫力。該刊還提到武漢當局在疫情初期隱瞞、少
報了患者人數。
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可能切斷與中國的關係,也引起了德國媒體的多方憂慮。《法蘭克福
彙報》認為,白宮應該理智並聰明地應對競爭對手中國。但特朗普的表態,讓人懷疑,特
朗普腦子是否正常。
《柏林日報》就特朗普的威脅表示,美中和平共處的夢想破裂了。一個新的冷戰已在地平
線上升起。特朗普的威脅意味著美中相互靠近的終結。
就在德國經濟因新冠危機大蕭條的同時,中國經濟的發展自然受到德語媒體的密切關注。
中國解封后,經濟快步回升,給德國人帶來些許安慰和希望。比如,《新奧斯納布呂克報
》和n-tv電視台都報導了中國經濟帶來的好消息,說中國工業生產三月份已經帶來了良好
信息,四月份,中國人又有了慶祝的理由,因為中國經濟四月份出現了今年以來頭一次的
增長。中國工業四月份的生產出人意料地旺盛。不過,零售業和投資還相對虛弱。
《新蘇黎世報》也認為,中國經濟正在緩慢復甦。但中國既在加速又在剎車。中國回歸正
常的艱難顯示,中國還需要耐力。上週五,北京公佈的四月份經濟數據顯示,在經過一個
廣泛的停擺後,經濟重新起步是多麼艱難。工業生產雖然開始復甦,但已成為最重要產業
的服務業卻還搖擺不定。復甦艱難,有兩個原因,一是失業率增高,導致消費停滯。二是
中國人避免接觸密切的服務業。不過這一狀況也在慢慢改變。五月份,服務業已明顯向前
邁進了。特別令人高興的是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比如,四月份工業機器人以及微電腦
的生產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6.6%和26.2%。人們認為,不光是加工業需要更多機器人,以替
代員工。新冠危機給數字化帶來了廣泛推動。中國的投資也顯露了生命跡象。不過,中國
的投資焦點已經轉移。以前,中國注重飛機場、鐵路和街道的傳統基礎設施的建設。但現
在,中國重視的是5G這一新基礎設施的建設。
德國的疫情則在逐步緩解。德國正在逐步放寬管控措施,同時繼續強調人們要注意衛生,
在大街上或購物時要保持距離。雖然近兩週來,德國各城市出現了反對限制措施的遊行,
但這並沒有削弱人們對政府處理危機的信任感。
根據RTL/n-TV電視台委託Forsa民調機構進行的上週六公佈的最新民意調查,新冠危機加
大了德國人對領導層的信任。人們最信任的是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76%的公民對施泰因
邁爾持有「很高和非常高的信任」,比一月份增加了3個百分點。默克爾排名第二,得到
的信任度達72%,比年初增長了22個百分點。信任度增長最大的是德國政府,自新冠危機
以來,政府受信任度增長了26個百分點,達到了60%,在信任度排行榜上排名第三。
新時代歷史學家Jörn Leonhard也向德國廣播電台表示,新冠危機不但沒有造成德國人對
國家的信任危機,反而讓穩定的民主帶來的成果清晰可見。對已走上集權道路的社會來說
,新冠危機才意味著更多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