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6-18 07:29:18標題: 中印邊境衝突:反華情緒可將新德里推向美國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p.dw.com/p/3dvp1
作者:李魚
在中印兩國的邊境地區,最近發生了50多年來最嚴重的流血衝突。專家表述,為走出這一
困境,中國可能要做出更大的讓步。
(德國之聲中文網)
本輪中印邊境衝突開始於5月初,起初的兩次分別發生在5月5日和5月9日,在雙方士兵肢
體衝突中,只出現了傷者。但週二(6月16日)印方率先報導,3名士兵在同中國士兵的肢
體衝突中身亡。這是第一次兩軍士兵在肢體衝突中出現死亡。多年來,中印軍人發生過多
次對峙,也有過肢體衝突,但邊境地區沒有出現過槍擊。
週二當天,印度媒體再將印方死亡人數向上修正到20人。為阻止衝突進一步升級,中印雙
方的高級官員已趕往出事地點進行調查。中國至今沒有對中方有無死亡士兵做出表述,但
有西方媒體報導,從印軍截獲的中方軍事情報看,中方傷亡者超過40人。這是中印兩國自
1967年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衝突。
週三(6月17日),中國外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就衝突進行了電話交流。根據中國外
交部網站發布的訊息,中印雙方同意公正處理加勒萬河谷衝突引發的嚴重事態,共同遵守
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盡快實現局勢降溫,並根據兩國迄今達成的協議,維護邊境
地區的和平安寧。蘇傑生外長介紹了印方的立場,並表示印方願從兩國關係大局出發,同
中方落實好兩國領導人共識,通過對話和平解決邊境地區爭端,緩和邊境地區緊張局勢。
迄今為止,外界並不清楚究竟引發本輪中印邊界衝突的具體導火索。中國外交部網站寫道
,6月15日晚,「印方一線邊防部隊再次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甚至暴力攻擊中方前往現
地交涉的官兵,進而引發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之前雙方的衝突得到了兩國高
層的重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6月8日在記者會上說,6月6日下午,中印兩軍在莫爾多邊境
會談會晤站舉行軍長及會談,就解決近期邊境事態、維護邊境地區和平穩定進行了磋商。
從大的原因看,兩國尚未劃定邊界,而它們各自對實際控制線又有不同認識。印方說有13
處兩國尚未達成歸屬共識的地方。德國政治於科學基金會的南亞問題專家華格納(Chris-
tian Wagner)從他掌握的資訊分析說,中方這回進入到以前從未聲稱過主權的地方,「
顯然他們這回對之前從未宣示主權的地方宣示了主權。」
盡量避免對方,否則高度緊張
多年以來,兩國都在邊境地區大搞基礎建設。中國通過《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譴責印
度一方,「強行將道路等部分設施建到實控線中方一側。中國軍人出面制止,導致兩軍一
再發生肢體衝突。」中國外長王毅在電話中也將衝突責任推向印方,稱「6月15日晚,印
方一線邊防部隊公然打破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在加勒萬河谷現地局勢已經趨緩情
況下,再次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甚至暴力攻擊中方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進而引發激烈
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
有專家猜測,本輪衝突可能是印方的基建工程所引起。近10年來,印度在實際控制線附近
的喜馬拉雅山區修築公路和飛機跑道,其中一條連接全球最高機場跑道的公路經過有爭議
的班公錯湖(Pangong-Tso-See)。印度在那裡大興基建,也是為了在地區政治、經濟和
軍事的各項競爭中,希望趕超中國,因為中國早在幾年前就已在自己控制的那一側建有公
路網。新德裡尼赫魯大學中國問題孔達帕裡(Srikanth Kondapalli)對德國之聲表示,
「中國不喜歡印度在自己那一側修築基建設施。說到底,他們的想法是,我們改善我們的
基礎設施,你們不可以。」
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行動也讓印度深感不安。美國傳統基金會的Dean Cheng表示,解放軍
經常從青海高原飛進飛出,有相當的挑釁性,「這樣,北京不僅控制它的空域,同時向外
輸出訊號:『這些飛機已做好戰鬥準備』。」
印度也批評中國屢屢阻礙印軍在當地的巡邏。德國政治於科學基金會的南亞問題專家華格
納說,中印雙方已就邊界問題簽署過5個協議,但都還未能從根本上化解爭端的實質,「
雙方都致力於,在爭議地區活動時,盡量避開對方,否則就會陷入高度緊張。」
印度總理莫迪表態稱,印度不會再領土完整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士兵們在中國邊境的
犧牲不會白費」,「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印度都有能力做出相應的回答。」莫迪在星期三
主持各邦首席部長會議時發表全國電視演說,作出此回應。他還稱,印度希望和平,但絕
對有能力反擊。
此前,印度反對黨國大黨領袖甘地(Rahul Gandhi)發帖質問:「總理為什麼還沉默著?
為什麼他躲起來了?夠了就是夠了。我們必須直到究竟發生了什麼。中國怎麼敢殺死我們
的士兵?他們怎麼敢拿走我們的國土?」
專家:為解決衝突,中國必須做出更大讓步
專家認為,雙方都在盡力找出一個不失顏面的解決方案。華格納猜測,中方可能要做出更
大些的讓步。「中國不希望印度因為這個事件繼續增強反華情緒。目前,印度民間已有中
國抵制印度產品以及投資者的抱怨。現在20名士兵死亡,印度國內反華聲浪會進一步增強
。而反華情緒會將印度推向美國一邊。」華格納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中國會盡一切
力量阻止印度進一步向美國靠攏」。
印度官方也開始渲染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情緒。該國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
推特上發帖表示:「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在加勒萬河谷發生的士兵死亡事件令人震驚和哀痛
。我們的士兵忠於職守勇敢頑強,樹立了榜樣。為捍衛印度軍隊最偉大的傳統,不惜犧牲
自己的生命。」
印方會要求中國軍隊撤回到5月5日之前的區域,華格納說,「20名士兵是談判的砝碼,雖
然印度沒有軍事實力迫使中國就範,但有著道德力量的支持。如果中國拒不接受印方的要
求,印度可能將改變其對華政策。」直到目前,印度對華政策的大方向是「不與中國為敵
」,美國所謂的「印太戰略」迄今還只是一個設想,尚未演變成一個軍事聯盟,沒有舉行
過軍事演習。它也未能將印度發展成可靠、積極的成員。華格納說,「但印太戰略可以發
展成為一個(軍事)聯盟。這正是問題的關鍵。」
在印太戰略問題上,美國和印度的觀點截然相反。華格納表示,印度一直主張,在印太政
策中必須要有中國的參與,「他們不希望有一個排除中國的合約。這同美國完全不同。」
───────────────────────────────────────
核大國中印兩軍拳腳石塊戰:黑暗血腥的六小時
https://is.gd/93uLRu
作者:肖曼
中國和印度兩國間發生的最新邊境衝突可謂:既是45年來中印間最大衝突,也是一次國際
間暴力衝突的奇觀,雙方都沒有開槍,只用棍棒和石塊進行肉搏,結果是雙方傷亡慘重。
中國媒體尚未有衝突具體細節報道,人們只得通過印度媒體的報道進行初步了解。
印度媒體報導說:6月6日中印雙方曾經舉行軍事會談,達成「和平解決爭端」的共識。但
不到10天後的6月15日夜間,一支印度軍隊巡邏隊在中印邊境海拔4200多米的的加勒萬河
谷(Galwan Valley)陡峭山地巡邏時以為:按6月6日和平協議,中國軍隊已從那裡撤退
。但他們卻意外地碰到了一隊中國軍人,雙方爭吵不休後開始動手和搏鬥。一位印度高級
軍事官員告訴BBC,中國軍隊似乎有備而來,「他們用帶刺鐵絲包裹的金屬棍打我方軍人
的頭。」「中方士兵戴頭盔,拿盾牌,有護膝和肘帽,身穿防暴服。」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說,中方人數多於印方,印方於是從大約4公里外的一處哨所召喚了援
兵,最終約有600人混戰在一起。從星期一晚上至星期二凌晨,雙方在近乎完全黑暗的環
境中戰鬥了長達六個小時。雙方士兵的主要傷亡原因是掉下峽谷或撞在山石上,包括一名
印度指揮官也是在被推搡後,從狹窄的山脊上墜入峽谷中死亡。一名印度高級軍官告訴《
華爾街日報》:一些印度軍人被中方士兵用帶釘子的棍棒毆打致死。他還說,有17名印度
士兵在混戰中受傷後,可能最終在高原上的寒夜裡被活活凍死了。
法新社等外媒也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此次衝突中沒有人使用槍械射擊,但其中至少有3人
是被石頭活活砸死。英國《衛報》6月17日援引印度媒體的消息稱,均未攜帶槍支的印中
雙方士兵在陡峭的山脊上用拳腳、鐵棍和石塊相互攻擊,導致很多士兵失足墜落,造成嚴
重傷亡。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雙方用「拳頭」、「石塊」和"纏繞鐵絲的棍棒"等原
始武器相互攻擊導致很多士兵失足墜落,造成嚴重傷亡。
北京沒有公布傷亡數字,但據印度報章The Time of India報導,從印度政府得到的消息
指,衝突中,至少有20名印度軍人及43名中方軍人死亡。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控這
起事件是印度部隊「兩次越過邊境線,挑釁和攻擊中方人員」。印度將此次衝突歸咎於在
中共軍隊闖入印度控制區域進行活動。
今年5月初,就曾有上百名印度和中國士兵在錫金段邊境地區發生肢體衝突,拳腳相見並
互擲石塊。導致7名中國士兵和4名印度士兵受傷。隨後,在邊界地區的兩國軍隊指揮官進
行了直接溝通,解決了這次爭端。
中國和印度是兩個核大國,但卻多次以拳腳和石塊當作武器進行肉搏,實為罕見。這次爭
議再次突顯了中印兩個大國間由來已久的邊境問題,以及未來潛在的戰略矛盾。印度總理
莫迪在事件發生後的首次公開表態:印度士兵不會「枉死」,印度將捍衛「每一寸領土,
每一塊石頭」。
中央社記者在新德里採訪一些印度學者,他們認為:15日晚的雙方暴力對峙致死事件,比
以往都要嚴重,中印兩邊都有上校級軍官喪生,這是1962年中印戰爭也沒發生過的事情。
顯示中印關係已進入不穩定和不確定的時代。新德里正在專註處理新冠疫情,突然發生這
樣的事件,感覺好像1962年一樣,印度「背後被捅刀」。這起事件也顯示,莫迪和習近平
兩次非正式領袖峰會所達成的協議,並沒有在底層取得真正的進展。
印度智庫「中國分析及策略中心」研究員則認為,從2015年習近平宣布中巴經濟走廊計畫
後,中印關係就已陷入不穩定和不確定的年代;2017年發生中印軍隊的洞朗對峙事件,中
國阻止印度加入核子供應國組織(NSG)等事件,讓中印雙邊關係早已不穩定。印度方面
懷疑:15日晚間中印暴力對峙事件,及巴基斯坦部隊最近在印巴控制線(LoC)開火,還
有尼泊爾突然公布納入與印度有領土爭議地區的新地圖等,都是中國精心籌畫,目的是對
印度施壓,以實現習近平的「中國夢」,也就是把他所認為的中國領土,包括台灣、東海
、南海和中印邊境爭議地區都納入中國實質控制。如果中國持續以「戰狼」外交行事,導
致中印在邊境爆發戰爭,這將是一場漫長而血腥的戰爭,中國也會遭受重創。
───────────────────────────────────────
中印外長熱線 為軍事衝突降溫
https://is.gd/MnNfLZ
作者:法廣
中國與印度部隊在15日晚間發生邊境衝突,造成人員傷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17日晚間
與印度外長蘇傑生熱線,王毅指出,雙方應照領導人達成的共識,通過既有機制,就妥處
邊境事態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維護邊境的和平安寧;蘇傑生也表示,要通過對話和平解決
爭端,緩和緊張局勢。
中國外交部17日晚間發布訊息,王毅表示,15日晚間,印度一線邊防部隊公然打破雙方軍
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在加勒萬河谷現地局勢已經趨緩情況下,再次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
,甚至暴力攻擊中方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進而引發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
王毅說,印軍的這一冒險行徑嚴重違背雙方有關邊境問題達成的協議,嚴重違反國際關係
基本準則,中方再次向印方表示強烈抗議。中國方面要求印方對此開展徹底調查,嚴懲肇
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確保此類事件不得再發生。印
方務必不要對當前形勢做出誤判,務必不要低估中方維護領土主權的堅定意志。
王毅強調,中印雙方都是10億級以上人口的新興力量,加快實現自身發展振興是各自肩負
的歷史使命。為此,雙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是正道,符合雙方的長遠利益;相互猜忌、
相互摩擦是邪路,違背兩國人民的根本願望。王毅說,雙方應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
共識,通過中印邊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邊防部隊會晤機制等既有管道,就妥處邊境事態
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蘇傑生介紹了印方的立場,並表示印方願從兩國關係大局出發,與中方落實好兩國領導人
共識,通過對話和平解決邊境地區爭端,緩和邊境地區緊張局勢。
中國外交部的訊息指出,雙方同意公正處理加勒萬河谷衝突引發的嚴重事態,共同遵守雙
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儘快使現地局勢降溫,並根據雙方迄今達成的協議,維護邊境
地區的和平安寧。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