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印邊境衝突:走進「實際控制線」邊沿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0-06-26 14:58:52
標題:中印邊境衝突:走進「實際控制線」邊沿的拉達克地區
新聞來源: https://is.gd/VayO19
【編者按】中印軍隊6月15日在拉達克地區的加勒萬河谷發生致命衝突後,雙方外長通話
,軍方在邊界再次舉行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包括雙方軍隊脫離接觸以避免衝突升級等
。BBC記者在衝突發生後訪問了拉達克區域內的小鎮列城,當地在遭遇嚴重新冠疫情後又
陷入通訊中斷。對於中印衝突,這裡的居民有自己的看法。
在印度實際控制的拉達克地區的喜馬拉雅山地帶,列城(Leh)周圍一片怪異的寂靜。自
從20名印度士兵在加勒萬河谷與中國士兵的衝突中死亡之後,拉達克當地人心裡就充滿一
種不確定性。
街上能看到的人寥寥可數。在往年的這個時候,這裡通常會擠滿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但
是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意味著,旅遊季節沒有了。
在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三人的列城,截至6月21日的這個星期天,共有大約212名新冠
病毒確診病例。
印度與中國在拉達克地區的正面衝突,無疑使這個充滿恐懼的地方增添憂慮。
https://is.gd/ewl21j
6月18日,列城的佛教團體拉達克佛教協會(Ladakh Buddhist Association)試圖申請一
次遊行,來紀念在「實際控制線」上被殺的士兵,但是因為正在實施的2019冠狀病毒病(
COVID-19)防疫限制令而被當局阻止。
通往加勒萬河谷和班公湖地區的路都已經禁止外人進入,包括媒體。
列城當局聲稱,限制活動純粹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列城的印度人民黨(註:印度執
政黨)主席多傑‧旺楚克(Dorjey Angchuk)向BBC表示,媒體被阻止前往該地區不過是
避免任何猜測。
列城的大多數當地人都不完全知道加勒萬河谷的實際情況,而那裡距離列城只有大約160
英里。
在過去幾個星期,在實際控制區印度一側附近的通訊線路都被暫時切斷。
莫迪聲明引發的不解與憤怒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已經表示「沒有人進犯我們的領土」,這在
拉達克以及全印度引發了質疑。
納姆吉亞爾‧杜爾布克(Namgyal Durbok)是毗鄰加勒萬河谷的杜爾博克前議員。他在15
天前從自己所在的村莊回到列城。他說:「假如他們(中國人)沒有入侵我們的領土,那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軍隊調動?」
他補充說:「總理莫迪或許會說沒有人入侵,但是我們所有村民都知道入侵發生了。如果
你去看一眼加勒萬河谷,我們曾經在其中一片牧地放馬,但是現在中國人把那裡控制了,
這意味著什麼?」
列城的印度人民黨主席旺楚克說:「兩國的軍隊都在自己一側的實際控制線上巡邏,而由
於實際控制線沒有明確標定,於是有時候我們的軍隊會越到他們那邊,有時候是他們越過
來。這種時候,兩軍就會面對面,有時候就會發生混戰,而這一次也是在實際控制線上發
生衝突,但是中國軍隊沒有入侵我們的領土。」
蘇南‧旺楚克上校(Colonel Sonam Wangchuk)是一名退役印度軍人,曾參加過1999年與
巴基斯坦的卡吉爾戰爭。他說:「我們在加勒萬損失了20個孩子,那就一定是有一個爭奪
或者衝突的點,否則這些人怎麼會死掉。要麼就是你入侵了他們的地方,要麼就是他們入
侵,所以才會有這些衝突發生。」
在莫迪的聲明引發憤怒和不解之後,印度總理辦公室又在第二天發表了一份澄清聲明。
當中說道:「全黨派會議得悉,中國人來到實際控制線的兵力要大得多,而印度作出了相
應的回應。」
聲明還進一步指:「至於在實際控制線上的犯規行為,會議清楚地指出,6月15日在加勒
萬的暴力事件起源是中國一方試圖在實際控制線邊上建造結構,並且拒絶停止。」
當地人害怕失去生計和通訊
生活在實際控制線附近的大多數人都依賴畜牧業,而中國的入侵令他們擔憂會失去自己的
牧場。
納姆吉亞爾‧杜爾布克表示:「中國侵佔我們的土地已經很多年了,我們藏北高原的遊牧
民族一直有向當局反映這個問題,卻從來沒有人聽,我們在受苦。」
這裡的每一個區域都由選舉產生的議員做代表,而議員的組織稱為拉達克自治委員會(
Ladakh Autonomous Hill Development Council)。
該委員會負責這個地區的所有發展事務。
BBC掌握到一封由加勒萬和班公地區議員寫的信件。信是在6月19日寫給拉達克地區專員,
請求他恢復該地區的通訊設施。
信中稱:「持續的印中邊境緊張情勢導致了整個地區電信通訊設施的忽然中斷。」
議員進一步寫道:「(通訊公司)BSNL移動網絡在過去20天停止,因此大約17個村莊正面
臨通訊中斷。」
議員指,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之下,通訊很重要。學生也受此影響,因為他們無法參加
線上課程。
現在,該地區的通訊仍然停止,已經超過了20天。
拉達克地區專員蘇加特‧比斯瓦斯(Saugat Biswas)向BBC表示:「我已經向軍隊提出這
一問題,他們仍然在研究。」
他還表示:「在邊境地區的通訊是由BSNL提供的,但是線路主要是由軍隊控制,所以它並
不在我的管轄之內,但是我已經在與軍方聯繫。」
埃利赫德‧喬治(Elihud George)是1962年印中邊境戰爭的老兵,曾與中國打過仗,也
是拉達克當地人。
喬治的小兒子也在印度軍隊當中,駐守在班公湖地區——另一個印中正面衝突的熱點地帶

喬治說:「在正面衝突開始之後,我的兒子立即就被派到了那個地區,我還沒有和他說過
話,因為沒有通訊。」
當地商人次仁‧納姆吉亞爾(Tsering Namgyal)表示,他與幾名來自加勒萬河谷和班公
湖的村民見過面,當時他們來列城找配給。「他們從村裡過來買一些物資。他們告訴我說
,大批軍隊已經從什約克派到了杜爾博克,還能看到炮兵。」
高原上的搏鬥
現在,印度的戰鬥機已經在列城出現了很多天;還有報導指,自從20名印度士兵被殺後,
印度一方的邊境增加了兵力。
當地人似乎已經為任何情況做好了凖備,而且表示,他們站在軍隊這一邊。
「我們已經見過很多像拉達克這種狀況的戰鬥,我們一直都支持我們的軍隊。如果你看看
加勒萬河谷,有大約400至500個來自我這個地方的當地人,現在正在給印度軍隊做看門人
和勞力。」
在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卡吉爾戰爭中,拉達克的平民自願與軍隊合作,幫助他們
供應物資,因為大多數軍事據點都在山嶺上,沒有任何道路。
列城當地的記者尼薩爾‧阿邁德(Nisar Ahmad)就是這種志願團體中的一員。
他說:「那是25人的團隊,我們自願去幫助軍隊。在戰爭爆發的時候,我們曾經將配給物
資和彈藥搬上去卡吉爾較高的軍事據點。」
他還說:「每一個村和每個社區都曾派男人去支援前線作戰的軍隊。」
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實際控制線」穿過河流、雪頂和山地,大多數是高海拔地帶,海拔常
常達到1.4萬英呎(約4200米)。
在這樣的地形當中作戰需要有高海拔戰爭的特殊技能。在派出軍隊前往該地區之前,他們
要先經過三個階段的不同高度訓練,充分適應這樣的海拔高度。
適應了之後,士兵還要經過一個月的入門訓練,這之後才可供派遣。
曾經在這種緯度上參加過幾次小型戰事的蘇南上校說:「如果戰爭是在平地上,那麼戰爭
裝備會更多一些,會有坦克和車;但是在山上,我想步兵的角色是最主要的,而且在這樣
的高度上,炮兵等很多戰爭部隊的實際效用會大減。」
在拉達克的高海拔地區,空氣很稀薄、乾燥,產生高原反應的機會很大,所以身體必須要
作好凖備。
蘇南上校說:「高海拔作戰很消耗你的精力,而且武器的效果也會減弱。運載裝備的量也
要減小,然後你還需要特別的裝備來爬山。」
「我們在1962年輸掉了和中國的戰爭,因為我們沒有為此做凖備,我們當時也沒有足夠的
武器和人力,」老兵埃利赫德‧喬治告訴我說。
他還表示:「20名印度士兵死去是很不幸,這令我傷心,而我認為印度是時候回應了,否
則中國會一直做這樣的進犯。」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longyin (龍吟)   2020-06-27 06:50:00
拉達克是藏區,當地信仰藏傳佛教,印度剛剛取消他們的的自治權,駐軍都是印度人,印度對他們防備也很厲害。
作者: anono (nono)   2020-06-28 14:34:00
樓上﹐這些信息報道才不會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