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從博物館變成清真寺 各方深表關注
新聞來源: https://is.gd/kweRIJ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週五(7月10日)宣佈,伊斯坦布爾的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的身份將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穆斯林信眾將於7月24日在此舉行祈禱。
美國、歐盟、俄羅斯和希臘等國聞訊都表示關切。希臘當局表示,埃爾多安此舉令土耳其
倒退了六個世紀,是"對文明世界的挑戰",俄羅斯東正教會也表示遺憾。
埃爾多安強調,任何對此舉的批評都被視為對土耳其主權的挑戰。恢復聖索菲亞大教堂清
真寺身份得到宗教保守派和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的歡迎,這是埃爾多安的主要支持力量。
BBC在伊斯坦布爾的記者奧拉‧居埃林(Orla Guerin)說,聖索菲亞大教堂身份改動具有
強烈的象徵意義。
國際社會許多人認為,這座紀念碑式的建築屬於全人類,而不是土耳其; 他們說這是兩
種信仰之間的橋樑,是共處的象徵。關於這座大教堂的一切都應該保持不變。
博物館是文化機構,清真寺是宗教場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對聖索菲亞大教堂在世界遺產名錄中的位置重新評估。
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於公元四世紀,最初是東正教教堂,被認為是拜占庭時代最重要的歷史
遺產之一。
145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君士坦丁堡,將其改為清真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土耳其共和國
首任總統阿塔圖爾克(Kemal Ataturk)1934年簽署政令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從清真寺轉為
博物館。
這項政令2020年7月10日被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撤銷,一小時後埃爾多安總統宣佈聖索菲
亞大教堂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表示極為遺憾和關注,擔心這一世界遺產的保護將因此受到
削弱。
該組織總幹事阿祖萊(Audrey Azoulay)發表聲明,對土耳其政府未經事先對話即決定更
改聖索菲亞大教堂現狀的決定深表遺憾。她還向土耳其駐教科文組織大使表達了對此事的
關切。
土耳其國內文化界一些知名人士也對這一更改表示不滿。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1985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伊斯坦布爾歷史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
吸引370萬觀光客,是土耳其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土耳其政府說,聖索菲亞大教堂將繼續對基督教信眾和其他民眾開放。
每年更新
世界遺產大會每年都更新一次世界遺產名錄,經過刪選、評審,把一些對人類文明具有「
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地方添加進去,由此賦予它們特殊的地位、受到特別保護。
UNESCO今年更新了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新增15個地點,其中包括英格蘭中部的」黑鄉「(
也稱黑區,Black Country)。那裡是18、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重要基地,鋼鐵廠、玻璃
廠和重型機械廠的煙囪日夜噴吐濃煙,故此得名。
那裡的地質景觀有4.25億年歷史,而且得到妥善保護;這也為該地區入選全球地質公園名
錄做了貢獻。
」黑鄉「10年前開始申請被列入全球地質公園名錄。最新統計顯示,2019年4月,世界各
地有147個地質公園,分佈在41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
2019年新增世界遺產遺蹟
中國良渚文化遺址
中國東南部的良渚文明遺址覆蓋浙江和江蘇大片地區,屬於新石器時代文明。
良渚文化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以玉器發達為特徵。有證據表明良
渚文明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但突然消失,原因至今沒有定論。
浙江餘杭為中心的良渚文化遺址1936年發現,2019年7月6日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中
華文明五千年提供了實證。
冰島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Vatnajökull National Park)
區內有巨大的冰川、冰峰,還有各種令人驚愕、歎為觀止的自然景觀,包括 火山岩漿地
帶和在這個生態環境中生活的獨特的動物群系。
法屬南部領地和海域(French Austral Lands and Seas)
法屬南部領地和海域被譽為南印度洋上的」綠洲「,包括克羅澤群島、克爾蓋倫群島、聖
保羅群島和阿姆斯特丹群島。
由於它們的海洋學和地貌特徵,這些群島是世界上海鳥和哺乳動物最集中、最多樣化的地
區之一。
那裡也是帝企鵝的家園。
印度齋浦爾城(Jaipur City)
印度拉賈斯坦邦西北部的古城齋浦爾,又被稱為」粉紅之城「,是這個邦的首府。
城牆環繞的齋浦爾城建於1727年,城裡許多當時修建的建築物有精美的裝飾,至今保存完
好。
日本古墳(Mounded Tombs of Ancient Japan)
日本古墳指的是日本在公元3世紀初期到公元7世紀初期建成的巨石墓或墳丘墓。
大阪府的49座古墳建於公元3世紀到世紀。它們形狀、大小各異,其中最大的狀如鑰匙孔
,據信是仁德天皇皇陵。
它是日本境內最大的古陵墓。
伊拉克巴比倫古城(Babylon)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巴比倫古城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列入了聯合國的世界遺產名錄
。
多年戰亂和政局動盪對巴比倫造成了各種破壞,但最近幾年開始了修復工程。
緬甸蒲甘(Bagan)
蒲甘是緬甸古都,也是亞洲最壯觀的考古遺址之一。
那裡風景如畫,成千上萬的佛寺林立,早已是旅遊觀光勝地。
老撾石缸平原(Plain of Jars)
老撾中部的石缸平原散落著無數神秘的缸狀巨石而聞名。
考古學家認為成千上萬的石缸可以追溯到鐵器時代,當時很可能是在殯葬儀式上用來存放
屍體。
英國喬德雷爾班克天文台(Jodrell Bank Observatory)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校園裡的喬德雷爾班克天文台也入選了世界遺產名錄。洛弗爾射電天文
望遠鏡就設在那裡。
這個天文台從1945年開始運作。當時英國物理學家伯納德‧洛弗爾爵士到曼徹斯特大學工
作。他是英國射電天文學的先驅之一。
洛弗爾射電天文望遠鏡幾經周折,終於在1957年建成。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