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觀察家:特朗普總統在以談判和施壓並用的接觸政策對付中國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9-17 07:34:36
標題: 觀察家:特朗普總統在以談判和施壓並用的接觸政策對付中國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voachinese.com/a/us-china-engagement-20200916/5586051.html
2020年9月17日04:15 林森
華盛頓—
華盛頓政界很多人認為,美國過去幾十年間與中國的接觸政策是失敗的。不過一些前美國
外交官和學者則認為,關於對華接觸成敗的爭論源於對中國未來走向期待值的不同,美國
仍有許多對華接觸的手段可用,而且恰恰是特朗普總統激活了美國對華政策的接觸資產。
美國對華接觸的成與敗
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RAND)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認為,美國在全球的外交影響力已經
日益減弱。這份報告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奠定了在全球的領導地位,致力於
建立一個基於非侵略、開放和非歧視貿易原則的全球新秩序;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20年
間,美國的全球影響力逐步下降。在這個時期,美國經歷的外交政策遭受挫折遠比取得成
就更頻繁。
華盛頓政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幾十年來的對華政策的失敗,正是美國全球影響力不斷
式微的一個佐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年7月在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發表講話時質疑以往美
國的以接觸促進中國走向自由和民主的對華政策,認為美國與中國接觸的傳統做法已經失
敗;在過去半個世紀的與中國接觸交往中美國人民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
不過一些親身參與美中接觸外交的前外交官和學者則認為,接觸外交作為一項針對中國的
有效戰略並不過時,而是應該繼續展開對中國的接觸政策,以接觸促進美中兩個世界大國
之間的「競爭性共存」(competitive co-existence)關係。
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管理和政治經濟學教授黃亞生(Yasheng Huang)在跨黨派美籍華人團
體「百人會」主辦的一個活動中表示,關於對華接觸成敗的爭論源於對中國未來走向期待
值的不同,並不意味著對華接觸政策的失敗。
黃亞生將美國對華接觸政策的評估比作政治制度方面的「供需關係」,其中的需求品是指
人們的願望,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的思想。
黃亞生認為,這對供需關係中的需求方中國,已經得到了其所需的東西。他指出:「實際
上,接觸在創造中產階級方面非常有效,而且在中國創造了中產階級的價值觀」。
而從供應方美國的角度來說,「在供應方面,接觸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政治制度的運
作方式,也沒有改變中國政治體制選擇領導人的方式,」 黃亞生說。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前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Susan Shirk
)贊同黃亞生的分析。「美國沒有人過高地期望中國會成為美國這樣的民主體制,或者像
是歐洲或日本等其它國家那樣的民主國家,」她說。
另一位前美國負責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柯特·坎貝爾(Kurt M. Campbell)表示,美國以
往的對華政策,過多地局限於思考如何「放緩」或者「阻止」中國的崛起,而沒有更
多地考慮如何在美國本身尋找資源。「美國真正了解亞洲戰略職能的人數相對比較少,我
們必須逐步建立起來這樣的一支專業隊伍,」 他說。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黃亞生認為,所謂美國對華接觸政策的失敗,是美國的前幾屆政府沒有
充分激活美中兩國近50年接觸交往所創造的接觸資源,而不是與中國接觸不起作用。
「我認為,特朗普政府做得很正確的一件事,是激活了美中之間30年的接觸所創造的接觸
資產。貿易、金融、投資,所有這些都是可以積極影響中國政治發展方向的工具,」 黃
亞生說。
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認為,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並沒有下降。歷史證明,二戰後美國曾經經
歷過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冷戰的低谷,每次都有人擔心美國可能無法從國內困境和國際
挑戰中自拔;但是每次美國都成功地重塑了自己,重振了經濟能力,證明美國仍然有能力
繼續領導全球事務。
「未來美國中國政策的主要特點是與盟國和朋友接觸。作為一項針對中國的有效戰略,不
是過時了;而是應該繼續提倡。這將需要與盟國和朋友進行更實質性的對話和討論。 "
繼續對華接觸能否改變習近平?
曾經擔任美國副助理國務卿的謝淑麗說,雖然美國並沒有過高地期待中國能夠最終成為美
國這樣的民主國家,但是從21世紀中葉開始,中國的行為發生了變化,成為一個明顯的轉
折點。這種變化甚至在習近平上台之前的胡錦濤第二任期就開始了。北京開始在國內和國
際上採取一些超越以往的行動。
謝淑麗認為,這是集體領導在弱勢領導人胡錦濤之下運作的結果。「我們在此期間看到的
是,中國開始在南海區域欺負其它鄰國、騷擾美國船隻在國際水域的航行。中國在南海的
這種行為,確實改變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後成為什麼樣大國的看法:是負責任的還是侵
略性的,」她說。
習近平上台後,在國內做出的改變是:鄧小平發起的市場改革停滯不前,國家恢復了包括
技術發展在內的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在經濟和技術發展領域增加了國家權力,導致漸進式
的政治改革也徹底停止了。
謝淑麗說,特別是近幾年來習近平加強了共產黨對媒體、互聯網和民間社會的控制,導緻
美國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中國正在日益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也
開始思考,美國此前的接觸政策是否已經不起作用,華盛頓應該如何調整未來的對華戰略
和政策。
麻省理工學院的黃亞生說:「接觸政策不會自動導致中國民主和政治多元化興起,認識到
這一點背後的原因才是完全正確的做法。」
如果說對華接觸政策仍然不失是一種有效的促進中國改變的策略,那麼是否可以嘗試以談
判和施加壓力相結合的方式,勸誘並逼迫習近平改變中國的政策呢?習近平是否意識到目
前全球對中國反彈,是對中國目前採取的一些行動的反應呢?
謝淑麗表示,她「一直在尋找北京開始收斂的跡象,看習近平政府是否聽到了國際反彈的
聲音,並準備限制其行為以降低中國目前所遭遇的成本,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最近的
歐洲之行可以視作是安撫和承諾的努力」。
謝淑麗說,但是這一舉動卻被王毅弄巧成拙了,因為他覺得他必須說北京願意聽的話,而
不是歐洲人民願聽的話;並且對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給香港民主活動人士,以及捷克希望改
善與台灣關係等問題,發表了威脅性的言論。
「因此,在我看來,中國政府似乎還在不斷地犯錯誤;這讓我擔心習近平已經集所有權力
於一身,而只是在自己的宣傳的迴聲室裡做決策。身邊沒有一個人真正想告訴他這個壞消
息,即中國的行為正在引發全球的反彈。」
謝淑麗說,談判和施壓並用的接觸措施或許不一定奏效,但是我們需要試一試才知道。
───────────────────────────────────────
美中關係委會會長:華府對華政策失敗 傷害人民
https://bit.ly/33w2tJk
【明報專訊】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Stephen Orlins)昨在中國智庫「太和論壇」組織的線
上媒體採訪時說,當前美中關係明顯處於歷史最低谷,這與兩國政府都選擇錯誤的對抗衝
突政策有關。兩國政府有必要各自讓步恢復正常關係,以共同應對疫情、氣候變化、金融
危機,以及打擊恐怖主義等諸多危機。
歐倫斯說,在過去4年中,總體而言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是失敗的,嚴重地影響和傷害
了美國人民,也無益於中國人民。以美國政府對華採取加徵關稅而言,其邏輯和目的是要
讓美國製造商撤回美國,但這並沒有切實的信息作為支持,也沒有明確信息表明有美國企
業因此回到美國。而美國限制中國留學生的政策,不僅影響中國留學生,還影響了美國的
大學。此外對於中國通過《港區國安法》,美國回應不是直接與北京交涉,而是以制裁香
港的方式,懲罰了香港市民。
歐倫斯認為,中美兩國政府正在無限放大國家安全的範圍和定義,因此有必要謹慎確定一
個能被兩國政府都接受的新定義,並各退一步使兩國重新回到正常關係上。但他同時也認
為,持多邊主義態度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一旦當選,可能會重建美國同盟;由於美國國
會對華態度強硬,可能會使中國處境更加艱難。
(中美角力)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ArthurCurry (不為誰而作的歌)   2020-09-17 08:28:00
歐倫斯那篇真的是講鬼話,還什麼共同應對咧,中南海若是開放透明,今天全球疫情會變成這樣?且對中開放、自由化貿易,這幾十年鐵鏽帶是有過的比較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