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7-15 08:44:42標題: 歐盟擬徵碳邊境稅 恐引爆爭論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5602252
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歐盟執委會十四日提出企圖心在全球數一數二的對抗氣候變遷計畫,承諾將比其他國家更
快淘汰以燃煤和化石燃料發電,並對製造汙染的進口商品課稅,很有可能引起國際貿易爭
端以及來自歐盟國家人民的反彈。
歐盟執委會第一副主席、氣候行動執委提孟思向CNN表示:「我們預期會遭遇強烈反彈
。任何重大轉型都會引發很多反彈。」
歐盟的計畫包括十幾項立法提案,目標是快速減少溫室氣體,和一九九○年的排放量相比
,歐盟二○三○年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減少百分之五十五,提案稱為「Fit for 55」。
紐約時報指出,歐盟提案既有企圖心又具體,但終究是提案。要成為法律,還需要廿七個
會員國的國會與歐洲議會通過。像德國和波蘭,就有在北海鑽取石油天然氣以及採煤的問
題需要解決。
提案最具爭議的內容稱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目的是藉由對歐盟境外與溫
室氣體有關的進口商品課稅,支持歐盟成員國的產業能擁有一個對等環境,與製造更便宜
及較不環保產品的國際同行競爭。
根據六月外洩的草案,歐盟為保護自家產業,同時刺激其他地區推動類似的氣候行動,便
計畫在進口鋼鐵鋁及水泥、肥料引入全世界第一個碳相關稅,以對付環保標準低於他們的
國家。
歐盟此一作法勢必會在世界貿易組織引發保護主義的爭論,也替十一月在格拉斯哥舉行國
際氣候會議埋下爭端的伏筆。氣候會議將要求全球排碳量在二○三○年減半,歷史上兩個
最大的汙染源,即美國和歐洲,減碳幅度必須最大、速度必須最快。
全球目光都集中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個當前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身上,看兩國會提出甚麼樣
的目標以及如何達標。
中國和印度已公開批評碳邊境稅,日本也興趣缺缺,美國只說會評估是否提出自己的碳邊
境稅,但是在高度分歧的國會要過關很難。
歐盟內部也有歧見。法國不贊成二○三五年起禁售汽柴油車,以煤炭發電為主力的波蘭和
匈牙利可能也不樂見快速淘汰燃煤。
真正的關鍵是歐盟提出立法草案的時間點,可對中國和美國等汙染大國造成壓力。法國前
聯合國氣候會議主談代表圖比安納表示:「這是首次提出非常具體的政策,而不僅是數字
的承諾」。
───────────────────────────────────────
歐盟擬對航運業課碳稅,業者怒批:只會帶來反效果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1/07/13/eu-emissions-trading-system/
作者:林 妤柔
歐盟預計 14 日提議徵收「碳邊境稅」,大幅修改 2005 年推出的「碳排放交易體系」,
並首度將航運納入規範,確保實現最新的氣候目標,但此舉讓不少船東深感擔憂。
歐盟承諾,到了 2030 年要將碳排放量減少 55%(與 1990 年相比),預計 2050 年實現
碳中和目標。歐盟認為,這意味著交通產業的碳排放量必須在未來 30 年減少 90%。
航運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2.5%,是相對難以減碳的產業,因低碳燃料並未廣泛使用。
歐盟推出的新法案,將要求航運業者購買碳排放許可,為自己的高污染付錢。
全球最大的國際航運協會 BIMCO 副秘書長 Lars Robert Pedersen 認為,此舉根本無助
減少碳排放,更會招來反效果,最終只是從航運業手中抽走資金,且這些資金本可用於船
隻減碳計畫。
全球第二大貨櫃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執行長Soren
Toft 也批評這項政策,警告沒有現成的低碳燃料的情況下,這些政策將帶來反效果。
此外,歐洲非營利組織「歐洲運輸環境聯合會」獲得外洩的提案文件,顯示歐盟打算立草
法,要求船支逐步轉向可再生海洋燃料。歐盟執委會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
歐盟認為,解決國際海運、空運排放的行動很迫切。歐盟成員國和歐洲議會仍需對提案和
改革持續談判,分析師預估整個過程約需2 年。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