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前國務卿鮑爾 染COVID-19病逝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0-18 20:57:40
標題: 美前國務卿鮑爾 染COVID-19病逝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14374
新聞引據:採訪、華盛頓郵報
撰稿編輯:黃啟霖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今天(18日)報導,前美國國務卿、曾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
主席的鮑爾(Colin L. Powell),因COVID-19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 的併發症去世。
根據網路資料計算,鮑爾出生於1937年,鮑爾享壽84歲。
根據家屬在臉書發布的聲明,鮑爾已經完成了全部疫苗接種,家屬同時感謝華特里德國家
軍事醫學中心(Walter Reed National Medical Center)的醫護人員對鮑爾的治療。
家屬表示,「我們失去了一位了不起、摯愛的丈夫、父親、祖父和一位偉大的美國人。」
───────────────────────────────────────
攻伊開路者 前美卿鮑威爾染疫亡 聯國發言展「大殺傷力武器證據」 一生污點
https://is.gd/mWMezF
【明報專訊】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Colin Powell)周一(18日)因新冠病毒引起的併發症病逝,終年
84歲。鮑威爾是美國首名黑人國務卿,亦曾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在20世紀末至21
世紀初於數屆共和黨總統領導的政府期間協助塑造美國的外交政策,更在2003年於聯合國
的發言手持「證據」,演示薩達姆政府可能持有的「大殺傷力武器」,為美國攻打伊拉克
鋪路。然而其後調查證明美方情報評估嚴重出錯,鮑威爾承認當年在聯合國的發言是其一
生的污點。
鮑威爾的家人在facebook公布,指他在周一早上因新冠病毒引致的併發症離世。鮑威爾早
前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但後來確診,並於馬里蘭州貝塞斯達(Bethesda)「沃爾特里德
國家醫療中心」接受治療。鮑威爾家屬沒進一步談及有關併發症和他本身的健康狀况詳情
,《紐約時報》指鮑威爾因治療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而免疫力減弱。
兩場伊戰關鍵角色
鮑威爾1937年生於紐約市,為牙買加移民後代。他在列根年代曾任國安顧問,到1989年以
52歲之齡成為最年輕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至1993年。在任期間他有份策劃1989年美
國入侵巴拿馬,以及1990至1991年第1次波斯灣戰爭,而令他更為外界認識的事,是2001
年發生911恐襲後,美國在2003年3月發動戰事攻打伊拉克。
美國當年出兵主要理據,是指時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藏有大殺傷力武器。鮑威爾立場雖然
反對入侵伊拉克,但最終選擇支持喬治布殊出兵決定。他在2003年2月5日到聯合國闡述攻
伊理據,手持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小瓶,稱有證據顯示伊拉克藏有大殺傷力武器,又指薩
達姆擁有並能迅速生產大量的生化武器。他的聲望當時有助說服聯合國支持攻伊。惟兩年
後美國政府報告披露伊拉克並沒相關武器,指情報體系在美國攻伊前對伊拉克的大殺傷力
武器評估嚴重出錯。
稱悔用錯誤資料
鮑威爾在2004年向小布殊請辭,翌年正式離職,他承認當年在聯合國的發言是他一生的污
點。他2010年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名嘴拉里‧金(Larry King)訪問時表示感
到後悔,稱因為有關資料錯誤,又認為自己的演說毫無疑問影響公眾對支持攻打伊拉克的
輿論。
前總統喬治布殊周一發聲明,稱他與妻子勞拉均對鮑威爾病逝深感悲痛,形容對方是一位
優秀的公僕。現任防長奧斯汀稱讚鮑威爾是全球最偉大的領袖之一,而他失去一名朋友及
導師。
(CNN、衛報、紐約時報、BBC)
多朝重臣變心 「不能自視共和黨人」
鮑威爾是美國多屆共和黨政府的外交政策塑造者之一,但他後期屢批評共和黨高層,又支
持民主黨候選人參選總統,曾為奥巴馬等人背書,到今年初,他甚至稱不能再自視為共和
黨人。
鮑威爾在1987年出任時任美國總統列根的國家安全顧問,當老布殊在1989年執政後,鮑威
爾成為歷來最年輕及首名黑人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到2001年,鮑威爾獲美國時任總
統小布殊提名為國務卿,憑藉他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知名度,得到參議院的一致
認可。他於2001至2004年擔任國務卿,是美國史上首名黑人國務卿,強調多邊主義和採取
外交手段解決對外關係,但他在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上備受批評。
離開小布殊政府後,鮑威爾在政治問題上直言不諱,曾在許多方面批評小布殊政府,包括
在古巴關達那摩灣被拘留者的待遇。
怒斥特朗普「國恥」「賤民」
鮑威爾晚年對共和黨的右傾趨勢逐漸感失望,表態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並嚴厲批評共
和黨高層。以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他支持民主黨籍的奥巴馬,同時批評共和黨總統
候選人麥凱恩的競選活動。他亦於2012年支持奧巴馬連任,並在2016年美國大選支持民主
黨的希拉里而非共和黨的特朗普,他強烈譴責特朗普是「國家之恥」和「國際賤民」(
international pariah)。去年美國大選中,鮑威爾再離棄共和黨,宣布支持民主黨的拜
登。今年1月國會山莊騷亂發生後,鮑威爾曾對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記者表示:「我
已不能再稱自己是共和黨人了。」
鮑威爾經常被描述為自艾森豪威爾以來最受歡迎的美國將軍,他經常被提及為可能的總統
候選人,但他從未選擇參選。
(CNN、BBC)
───────────────────────────────────────
勇士兼外交家 鮑威爾揮之不去的伊戰陰影
https://is.gd/AateqF
作者:安德烈
美國前國務卿兼武裝部隊參謀長科林·鮑威爾逝世,美國總統拜登周一稱讚他作為一名“
愛國者”和“移民的孩子”,“體現了勇士兼外交家的最高理想”。
鮑威爾,一位牙買加移民後代,成為一名胸前掛滿勳章的美國將軍,直至成為首位非裔出
身的美國國務卿,他令人極其尊敬的生涯最終因堅定不移為伊拉克戰爭辯護而變得黯淡。
作為小布什總統的國務卿,他親往聯合國為發動伊拉克戰爭辯護,理由是伊拉克存在着大
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國際專家的支持和足夠的證據,法國不相信這一說法,於是聯合國
出現了兩個令世人久久難忘的鏡頭,一個是鮑威爾國務卿費盡口舌為發動伊拉克戰爭辯護
,冀望得到國際支持,另一個是美國傳統盟國,遭美國防長拉姆斯菲爾德譏諷“老歐洲”
的法國外長德維爾潘為法國反戰而雄辯。
德維爾潘以激情、帶着詩情的語言在演說的最後辯護:“這是一個古老的國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