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Vin (VV)
2023-07-29 22:59:02紐時:非洲2年6國軍事政變 美國「頭殼抱咧燒」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3/07/29/4380049_1_1.jpg
尼日總統貝佐姆(右)經由民主選舉上台,被視為美國盟友。他在六月中與美國特種作戰
司令部司令布拉加(左)會晤討論反恐政策。(美聯社)
2023/07/29 22:24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29日報導,非洲從東岸的蘇丹到西岸的幾內亞,在2年內相繼有6個國家
遭遇軍事政變,最新一起是26日爆發的尼日政變,使得這個橫跨3500英里的廣大區域,成
為全球最長的「軍事統治走廊」,而軍事領袖透過武力推翻民主領袖的骨牌效應,不僅加
劇當地不穩,也為美國帶來巨大難題。
最近一位倒台的尼日總統貝佐姆(Mohamed Bazoum),是經由民主選舉上台的美國盟友。
他在26日被總統衛隊軟禁後,衛隊首長、陸軍將領查尼在28日自行宣布擔任「國家國土保
衛委員會」主席,亦即國家新領袖,指政變是為了因應聖戰士殺戮造成的國家安全情勢惡
化,並警告任何外國干預將產生負面後果。肯亞總統魯托(William Ruto)等其他非洲領
袖認為,軍事接管政權是非洲民主的「嚴重倒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兩度與貝佐姆通話,表達對其「堅定不移的支持」,並於29日訪問
澳洲期間警告尼日軍方,若貝佐姆不能恢復總統職務,美方將終止對尼日的財務援助和安
全合作。官員透露,布林肯雖不想這麼做,但他態度十分明確,認為美方給予的重要援助
正為尼日人民的生活帶來實質改變,但這顯然處於危險之中。尼日的前殖民國法國28日也
要求軍方恢復民主政府,並表明不會承認政變政權。歐盟同樣揚言切斷對尼日的援助。
對美國及其盟友而言,政變導致剿滅沙赫爾沙漠地區(Sahel)伊斯蘭武裝份子的行動變
得更緊迫,開打(Al Qaeda)和伊斯蘭國(IS)等恐怖組織正在當地以驚人速度擴張勢力
。沙赫爾地區與非洲新形成的「軍事統治走廊」大部分重疊。在貝佐姆倒台以前,尼日堪
稱五角大廈區域戰略的基石,至少1100名美軍駐紮當地,且美軍也在首都尼阿美和北部城
市阿加德茲建立無人機基地,其中一個基地還耗費1億1000萬美元,但這一切如今都危機
四伏。
據報導,沙赫爾地區已超越中東和南亞,成為全球聖戰暴力中心。根據澳洲智庫經濟與和
平研究所編製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沙赫爾地區去年有6701人死於聖戰暴力,占全球43%
,而2007年才占1%。英國牛津大學經濟與公共政策教授柯立爾(Paul Collier)表示,
他非常擔心沙赫爾地區會崩潰。
此外,美國在當地的任何撤軍決策,都可能為俄羅斯打開大門。在尼日政變後,尼阿美曾
有政變支持者揮舞俄國國旗,與鄰國布吉納法索去年政變後的景象相呼應,但分析家不認
為這意味克里姆林宮是尼日政變的幕後黑手,更多是源自非洲各地近年出現的反西方、尤
其是反法國的情緒。儘管如此,俄國總統普廷日前在聖彼得堡的非洲峰會上,仍試圖利用
非洲的反西方情緒,提議將非洲國家從「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解放出來。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8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