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貿易政治難分割 中歐峰會面臨重大障礙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社
https://is.gd/BKtp7R
(中央社台北3日電)外電報導,中歐峰會7日將於北京登場,德國之聲認為,由於貿易和
政治無法分割,雙方核心利益存在緊張關係,正處冰河期的雙邊關能否解凍待觀察。
這篇報導2日指出,中歐峰會會前氣氛緊張,其中包括電動車的例子。
面對來勢洶洶、價格低廉的中國電動車,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
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9月中旬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發
表年度咨文(State of the European Union)時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反補
貼調查。
報導說,這次中歐峰會范德賴恩可能不得不為針對中國電動車的決定進行辯護,因為此舉
引起中方極大不滿,中國商務部9月就將上述措施稱為「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
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
上海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教授馮曉去年在中國一場中德汽車研討會曾強調,「中國和歐
洲是電動汽車領域的推動力量,但也是競爭對手」。
報導說,歐盟宣布調查只是布魯塞爾和北京之間制度性競爭的一種表現。歐盟已於2020年
引入外商直接投資審查機制,該機制可用於防止對安全或公共秩序構成風險的投資,目的
是增加、尤其中國投資者進入歐盟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難度。
歐盟早於2019年就將中國定義為「合作夥伴」、「經濟競爭對手」和「制度性競爭對手」
。范德賴恩今年稍早也呼籲支持對歐洲企業在中國的投資進行審查,「歐盟必須防止歐洲
公司的資金和專業技能用於「提高那些同時也是制度性競爭對手的軍事和情報能力」。
報導引述義大利帕維亞大學(University of Pavia)政治學教授博科夫斯基(Axel
Berkofsky)說,「中國將歐洲視為博物館和購物中心,這裡對中國壓制性內外政策的抵
制相對有限,中國公司可以購買一切」,但「中國現在必須做好準備,承認歐洲不是一個
較弱的中等力量、會僅因為想向中國出售更多的汽車和機械而向中國磕頭」。
報導分析,歐洲的新自信從其反對北京補貼的行動中可見一斑,「在地緣政治方面,歐盟
不一定是最強大的行動者,而在貿易和投資政策方面,歐盟委員會卻頗具影響力,可以自
視為一個大國」。
這次中歐峰會舉行時正逢冬季,也是雙邊關係的冰河時期,能否解凍仍有待觀察。峰會召
開前,中國轉而拋出「中歐關係面臨新機遇、新挑戰」以及雙方要「充分尊重彼此核心利
益」等客套的外交詞令。
雖然如此,報導說,雙方的核心利益顯而易見存在緊張關係,因為貿易和政治無法分割。
(編輯:周慧盈/唐佩君)1121203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