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哈馬斯領袖德黑蘭被殺 伊朗誓報復 中俄土譴責 以高度警惕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08-01 06:16:56
標題: 哈馬斯領袖德黑蘭被殺 伊朗誓報復 中俄土譴責 以高度警惕
新聞來源: https://is.gd/23LNUf
【明報專訊】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周三(7月31日)證實,被視為組織領導人的政治局主席哈尼亞
(Ismail Haniyeh)當天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以色列空襲身亡。哈馬斯批評暗殺是嚴重的
升級行動,警告不會善罷甘休,支持哈馬斯的伊朗也揚言要替哈尼亞報復,中國、俄羅斯
和土耳其等均譴責暗殺,警告會導致區內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哈馬斯政治局總部所在的
卡塔爾稱,哈尼亞之死恐破壞以哈停火談判。以色列政府發言人昨拒絕就哈尼亞之死置評
,但會高度警惕伊朗報復。以色列數名政府部長發文支持行動。就在哈尼亞被殺前數小時
,以色列在黎巴嫩貝魯特炸死一名真主黨高級指揮官(見另稿),連串事件令人憂慮中東
地區戰火蔓延。
哈馬斯表示,哈尼亞周二出席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就職禮後,「死於猶太復國主義者襲擊
」,其葬禮周四在德黑蘭舉行,翌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安葬。伊朗革命衛隊發聲明,證實
哈尼亞和他的一名保鑣在德黑蘭住處遇襲身亡。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道,哈尼亞住在德黑
蘭北部一處退伍軍人住宅,一枚導彈周三凌晨2時擊中哈尼亞住處。
哈梅內伊:以方提供受嚴懲理由
哈馬斯政治局成員馬爾祖克譴責暗殺哈尼亞是「懦夫行為」,哈馬斯「絕不會不了了之」
。另一哈馬斯高層祖赫里說:「以色列刺殺哈尼亞是一次重大升級。」哈馬斯武裝派系警
告,哈尼亞被殺「把戰鬥推向新的層面並產生重大影響」。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
以色列為自己提供「受嚴厲懲罰的理由」,為哈尼亞報仇是伊朗責任,因襲擊發生在德黑
蘭。佩澤希齊揚表示,伊朗必然會守護領土完整和尊嚴,讓「恐怖分子佔領者為他們的懦
夫行為感到後悔」。
土耳其外交部斥責這是「可恥的暗殺」,再次表明以色列政府無意實現和平,稱若國際社
會不採取行動阻止以色列,中東地區將面臨更大衝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方
堅決反對並譴責暗殺行為,對這一事件可能導致地區局勢進一步動盪深感憂慮。卡塔爾首
相穆罕默德則質疑未來調解以哈之間的衝突能否成功,「在談判持續之際作出政治暗殺和
針對加沙平民的行為,讓我們質疑當一方暗殺另一方的談判代表時,調解如何能成功?和
平需要認真的合作伙伴」。對於伊朗指美國因支持以色列而要為今次襲擊負責,美國國務
卿布林肯表示,美國事前不知亦沒有參與今次行動,又稱加沙停火對防止戰事外溢十分重
要;防長奧斯汀則稱,華府會嘗試為局勢降溫,但強調若以色列受襲,美國會協助防衛。
美國喬治城大學中東研究教授哈希米表示,哈尼亞被殺使該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全
面戰爭,「這是一個重大發展。我認為這也會影響黎巴嫩的事件,因為就在幾小時前,以
色列試圖暗殺貝魯特南部的真主黨高級領導人,而目前假設是伊朗和真主黨不希望事態升
級。但哈尼亞遇刺顛覆了這些預測,現在伊朗有充分動機試圖升級這場衝突」。
溫和派往返土耳其多哈協商停火
長年流亡卡塔爾的61歲哈尼亞,2017年擔任哈馬斯政治局主席,以哈戰爭爆發後,一直往
返於土耳其和多哈,代表哈馬斯參與停火談判或與伊朗協商。路透社指出,哈尼亞外交作
風強硬,但在許多外交官眼中,與加沙境內的哈馬斯強硬派相比,哈尼亞屬溫和派。哈尼
亞1963年生於加沙一個難民營,他在哈馬斯於1987年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期間成立時,
就加入了該組織,之後多次被以色列拘捕,1992年被驅逐到黎巴嫩。翌年以色列與巴勒斯
解放組織簽署臨時和平協議後,哈尼亞重返加沙,及後成為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Sheik
Yassin)的助手。2006年哈馬斯在巴勒斯坦議會選舉中獲勝,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
斯任命哈尼亞為總理,但一年後,由於哈馬斯與巴勒斯坦派系法塔赫缺裂,並將後者趕出
加沙,阿巴斯解除了哈尼亞的總理職務。他2019年離開加沙,在卡塔爾設立辦事處。
哈尼亞3個兒子和4名孫兒女今年4月在加沙遭以軍空襲死亡,哈尼亞當時被問及親人的死
會否影響停火談判,他說:「巴人利益凌駕一切」。
(法新社、路透社、金融時報、衛報)
伊朗總統甫就職 「抵抗軸心」高層遭襲殺
https://i.imgur.com/FWJi5xA.jpeg
伊朗新任總統佩澤希齊揚(Masoud Pezeshkian)的就職典禮周二(7月30日)在國會舉行
,多國領袖及中東地區以伊朗為首的「抵抗軸心」武裝組織陣營高層,包括哈馬斯領袖哈
尼亞等人出席。佩澤希齊揚呼籲國際社會跟伊朗合作,惟當天及翌日先後有真主黨指揮官
被殺及哈尼亞遇刺身亡,佩澤希齊揚如何應對以色列成為外界一大關注焦點。
佩澤希齊揚今年7月在大選次輪投票擊敗強硬派對手賈利利,接替5月在直升機空難中喪生
的萊希成為新任總統。佩澤希齊揚宣誓並發表演說,呼籲國際社會與伊朗合作,應對地區
和全球挑戰,並表示與世界的具建設接觸,將是伊朗新政府處理外交事務的基石,而他亦
不會停止解除西方制裁的努力。
佩澤希齊揚應對受關注
就職禮開始前,應邀出席的「抵抗軸心」武裝組織代表亦有跟佩澤希齊揚及最高領袖哈梅
內伊會面;有就職禮影片顯示,佩澤希齊揚和哈尼亞在議事堂擁抱,並共同做出勝利手勢
。就職禮舉行之際,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事已持續近10個月,佩澤希齊揚前日稱希望建立
一個巴勒斯坦人能擺脫不公正和被佔領的世界。他在周一亦表示伊朗將繼續大力支持受打
壓的巴勒斯坦民族事業,不會受任何因素影響。
然而以哈戰爭引發的中東緊張局勢持續,伊朗總統就職禮舉行當日以軍空襲黎巴嫩貝魯特
,殺死1名真主黨指揮官,哈尼亞更在翌日凌晨於伊朗遇刺死亡。與伊朗政府關係密切的
分析員伊馬尼(Nasser Imani)向《紐約時報》說:「伊朗不希望有戰爭,亦一直提醒真
主黨要控制與以色列的緊張局勢,但是同時伊朗亦不會在最重要盟友受到存亡攸關的攻擊
時袖手旁觀。」
(紐約時報、路透社、法新社、新華社)
以空襲貝魯特 稱擊斃真主黨頭號指揮官
以色列周二(7月30日)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面市郊,稱擊斃了真主黨頭號軍事指揮
官舒凱爾(Muhsin Shukr,又稱Fuad Shukr),被認為是報復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上周
六受襲。真主黨確認舒凱爾當時身處被炸建築物,但沒明確交代其生死。黎巴嫩看守總理
米卡提譴責以軍行動是公然侵略,違反國際法。
以防長:沒地方以軍無法觸及
以軍形容舒凱爾是「真主黨最高級軍事指揮官」。以國防長加倫特昨日在社交網站X稱,
舒凱爾手上沾滿很多以色列人鮮血,又指周二晚的空襲行動證明殺害以國民眾是有代價,
又稱沒有地方是以軍無法觸及。
如果屬實,舒凱爾是以哈戰爭去年10月爆發後,以國跟真主黨交火至今被殺的真主黨最高
級指揮官。
真主黨周三在聲明指以軍空襲貝魯特南部市郊一棟住宅,當地為真主黨據點,空襲導致有
民眾傷亡。聲明亦確認舒凱爾在大樓內,但沒公布其狀况。兩名安全部門消息人士周三告
訴路透社,已在瓦礫堆中發現舒凱爾的屍體。醫療及安全部門人士稱最少2名婦人及2名兒
童死亡,另有報道指有74人傷。
舒凱爾年約60多歲,以軍指他是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得力助手。美國財政部2017年懸紅
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追緝舒凱爾,指他涉及1983年貝魯特美國海軍陸戰隊軍營爆
炸。
黎巴嫩看守總理譴責公然侵略
黎巴嫩看守總理米卡提譴責以軍公然侵略貝魯特南部市郊,是一系列針對平民的侵略行動
中的犯罪行為,明顯且公然違反國際法。伊朗亦譴責是次「惡毒」攻擊,俄羅斯外交部稱
以色列攻擊嚴重違反國際法。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則表示以色列有權抵抗恐怖組織,「而這
正是真主黨」。聯合國黎巴嫩問題特別協調員亨尼斯—普拉斯哈特對周二襲擊深感擔憂,
指目前的衝突「不存在軍事解決方案」。
(路透社、法新社、以色列時報)
───────────────────────────────────────
哈尼雅遇刺亡震驚國際 哈瑪斯多名重要成員曾遭以色列暗殺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7310432.aspx
中央社 杜拜/綜合外電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表示,哈瑪斯領袖哈尼雅今天凌晨在伊朗遭暗殺身亡。在
以色列仍在對加薩走廊用兵、與黎巴嫩真主黨的衝突惡化之際,此事引發區域緊張情勢恐
更廣泛升級的疑慮。
路透社報導,以色列想要藉此展現它想在任何地方拿下誰,就可以拿下誰。自從1987年第
一次巴勒斯坦起義期間成立以來,哈瑪斯(Hamas)領袖或重要成員屢遭以色列暗殺或暗
殺未遂。
成立兩年後,哈瑪斯首度對以色列軍事目標發動攻擊,包括綁架和殺害兩名以色列士兵。
路透社整理曾遭中東最強大、最精良的軍隊以色列軍隊鎖定為攻擊目標的巴勒斯坦領袖和
重要成員。清單如下:
艾雅希
綽號「工程師」(The Engineer)的艾雅希(Yahya Ayyash),是神出鬼沒的伊斯蘭主義
激進分子,曾經策劃一波巴勒斯坦自殺炸彈攻擊,1996年1月5日在還是由巴勒斯坦解放組
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統治的加薩走廊遭到暗殺身亡。當時他拿在
手上的行動電話爆炸。
馬夏艾
1997年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下令毒殺哈瑪斯領袖馬夏艾(
Khaled Meshaal),特工在他位於約旦首都安曼的辦公室外街道強行為他注射毒藥,約旦
國王胡笙(King Hussein)大為光火,揚言不給解藥就要絞死殺手,並廢止與以色列的和
平條約。
以色列不但交出解藥,還同意釋放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Ahmed Yassin)。毒殺行動失敗
反而讓馬夏艾聲名大噪,但是亞辛7年後仍遭暗殺身亡。
亞辛
四肢癱瘓的亞辛是哈瑪斯共同創辦人,2003年曾經在加薩走廊逃過以色列暗殺。以色列
2004年3月22日又在亞辛離開加薩巿(Gaza City)的清真寺時,從直升機發射飛彈予以狙
殺。
他的死在巴勒斯坦自治區和毗鄰的穆斯林世界引發普遍抗議和嚴厲譴責,加薩走廊數以千
計巴勒斯坦人高喊復仇,揚言「讓以色列家家戶戶血債血還」,這是以巴衝突一次顯著升
級。
藍提希
藍提希(Abdel Aziz al-Rantisi )繼亞辛成為哈瑪斯領袖後不久就遇刺身亡。2004年4
月17日,以色列直升機對加薩巿一部汽車發射飛彈,將他擊斃。哈瑪斯領導層於是轉入地
下活動,藍提希繼任者身分也不公開。
哥爾
哈瑪斯武器專家、軍事部門二號人物哥爾(Adnan al-Ghoul)有「卡薩姆(Qassam)火箭
之父」稱號。2004年10月21日命喪以色列對加薩巿的空襲行動。以色列城鎮經常遭到這種
火箭攻擊。
拉揚
伊斯蘭教士拉揚(Nizar Rayyan)被外界普遍視為哈瑪斯立場最強硬政治領袖之一,曾呼
籲恢復對以色列境內發動自殺攻擊。2009年1月1日他和4名妻子其中兩人及7名子女,一起
命喪賈巴利亞(Jabalya)難民營的炸彈攻擊。
哈瑪斯內政部長賽亞姆(Saeed Seyyam)同月15日也在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空襲行動中喪
生。
艾魯里
以色列無人機今年1月2日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達希耶(Dahieh)發動炸彈攻擊,哈瑪
斯政治局副主席艾魯里(Saleh al-Arouri)遇害。艾魯里是哈瑪斯旗下武裝團體艾茲丁
‧卡薩姆旅(Ezzedine al-Qassam Brigades)的創始人之一。
哈尼雅
哈瑪斯宣布,哈尼雅今天凌晨在伊朗遭到暗殺。他出席伊朗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儀式,數小
時後遇刺。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證實死訊,並表示正在調查此事。伊
朗媒體報導,他當時下榻「首都德黑蘭北區一處退伍軍人特別住所」。伊朗Nournews網站
報導,那個住所遭到空射飛彈襲擊。
(譯者:何宏儒、核稿:陳政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