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世界銀行:韓國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超新星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時新聞網
https://reurl.cc/NlX719
00:322024/08/05 中時 林宛彤
https://reurl.cc/E62980
韓國銀行(圖/路透社)
世界銀行(World Bank)報告稱,韓國是順利克服中等收入陷阱躍升為已開發國家的「模
範事例」,所有中等收入國家政府都應該學習韓國以往的經驗。
中等收入陷阱指發展中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後成長停滯的現象。世界銀行1日在報告中
寫道,韓國1960年的人均總收入僅1200美元,2023年卻接近3.3萬美元,可謂經濟成長的
超新星(superstar),也是所有中等收入國家的決策者必須熟讀的紀錄。
根據世界銀行分類,中等收入國家是人均國民總收入(GNI)介於1136至13845美元的國家
。從1990年至今的34年,共有34個國家從中等收入國家上升到高收入國家。
報告提出「3i戰略」,為了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必須具備投資(investment)、技術引進
(infusion)、創新(innovation)等三項要素。在低收入階段引進大規模投資開始成長
,但進入中等發達國家階段後,要透過引進海外技術和技術革新跨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
報告顯示,韓國從經濟成長的第一階段「投資」起,就成功奠定了基礎。從1950年代開始
,韓國透過鼓勵出口,將開放放在首位,利用全球市場讓國內企業參與競爭。
進入中等已開發國家後,韓國政府仍全力「引進技術」,透過對研究開發的稅制優惠和投
資技術教育等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韓國最後在1997年的外匯危機實現了「創新」,當時
為克服全國性危機,推動對金融和財閥企業的全面改革,讓韓國經濟轉禍為福。
報告書也指出,除韓國之外,波蘭和智利也是成功的例子。冷戰時期屬計畫經濟體制的波
蘭在1990年代改革大型國有公司實現革新,智利在1960年代減少礦物在出口中的占比,轉
為扶持技術革新企業。分析認為,最終韓國和波蘭、智利都順利創新,因此才能躋身於高
收入國家。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