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星總理國慶演說:中美競爭加劇損國際合作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08-19 06:15:52
標題: 星總理國慶演說:中美競爭加劇損國際合作
新聞來源: https://is.gd/dgachx
【明報專訊】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周日(18日)發表上任後首次國慶群眾大會演說,就經濟和就業、家庭
、住屋及教育等議題公布政府的未來計劃。黃循財提到,中美競爭加劇是新加坡最關注的
地緣政治議題,中美相互猜疑和不信任持續,將影響國際貿易、安全與合作,新加坡亦將
受影響。
黃循財昨日在工藝教育學院總部先後以馬來語、華語及英語演說。他在華語演說中提到民
眾面對通脹和生活開支增加的壓力,稱政府可推出措施助民眾渡過時艱。
在英文演說時,黃循財提到新加坡最關心的地緣政治議題是中美競爭日益加劇情况,他表
示各方密切關注11月美國大選,而不論當選者是誰,美國對華態度明顯變得更強硬,而中
國確信美國正設法遏制中國崛起。他指中美相互猜疑和不信任將持續,影響中美關係之餘
亦影響國際貿易、安全和合作,而完全依賴貿易和穩定國際環境的新加坡亦勢受影響。
黃提到新加坡面對的挑戰包括顛覆性資訊科技如人工智能,以及氣候變化。他警告下一階
段經濟發展將更困難,新加坡須更下苦功,才能在這種經濟環境保持競爭力,在創新和生
產力方面取得進步。
(聯合早報、海峽時報、CNA)
───────────────────────────────────────
黃總理國慶群眾大會華語演講完整版
https://is.gd/8IlcKx
向我們的先輩致敬
各位同胞,大家晚上好!這是我第一次以總理的身分在國慶群眾大會上講話。但是,這不
是我第一次參加群眾大會的準備工作。
大約二十年前,當我還是前總理李顯龍先生的首席私人秘書時,我也會幫他準備演講稿。
你們看,我們兩個當時還那麼年輕。李資政的一頭黑髮,現在全白了。 我不知道我的頭
髮幾時會變白,但是我已經有心理準備了!
台前和幕後,感覺的確很不一樣。
對我來說,從公務員到參加政治,後來擔任部長,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但是,更大的改
變,是我從部長到副總理,到出任總理。以前,我負責一個部門;現在我要領導整個政府
、整個國家。
我知道這是非常重大的責任。我會全力以赴,做好我的工作,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自建國以來,在李光耀先生、吳作棟先生、和李顯龍先生、以及他們團隊的領導下,各族
人民齊心協力,克服了很多困難,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
為政府和人民互相信任。這是非常可貴的關係。 無論世界如何改變,我們都必須守護這
份信任。
我很感謝建國前輩的犧牲和貢獻。在那個年代,生活各方面都很不容易。 不過,他們為
了照顧好家庭,都盡力把最好的留給下一代。
我的媽媽是建國的那一代。和許多前輩一樣,都經歷過日本佔領時期, 還有建國初期的
艱辛。她從小就必須出來工作,補貼家用。當時,家裡還是重男輕女,她差一點就沒有機
會讀書。但是,在她的堅持之下,才有上學的機會,後來還成為一名教師。
因為經歷過苦日子,所以媽媽一直都很節儉。就算家庭收入穩定下來後, 她還是堅持不
請幫傭。她一邊工作、一邊把哥哥和我撫養長大。現在已經80 幾歲了,還是一樣凡事親
力親為。
其實,很多建國前輩都抱持著這種自力更生,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們面對困境時,從不放
棄。每當我拜訪社區,和年長的居民交流時,我都能感受到他們這種樂觀積極的精神。
例如78歲的廖月群女士,是我林邦區的居民。她熱愛運動,每天早上帶領鄰居一起鍛鍊身
體。她也很獨立,自己去巴剎買菜,也會帶孫子去學校。她也常舉辦鄰裡聚會,邀請左鄰
右舍歡聚一堂,聯絡感情。他們這一代無論為國家、或為家庭,都付出了很多。為了幫助
他們安心養老,政府推出了建國和立國一代配套。
近年來,我們也推出了樂齡SG和健康SG計劃,鼓勵年長人士保持身心活躍。所以請大家放
心,我和第四代領導團隊會繼續照顧你們的生活需求,確保大家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經濟
我了解生活費上漲是大家都關心的議題。每個國家都面對通貨膨脹的壓力,民眾的生活開
銷也增加了。這當中有很多複雜的原因,包括一些地區的戰爭,以及全球供應鏈所受到的
衝擊等等。
這些外在因素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但政府能夠做的是透過一些措施, 幫助大家應付
生活費的上漲。
我們最近發放了新一輪的鄰裡購物券,我們也提供了雜費和水電費回扣等補助。接下來,
我們還會繼續這麼做, 並在必要的時候提供更多幫助,為大家減輕一些負擔。
我也了解到,很多中小型企業都非常關注成本上漲的問題。我們不能避免一些外在因素的
影響。但是政府能夠做的,是簡化監管規則,以減輕商家的成本。我會在英語演說中詳細
說明。
同時,政府會盡力幫助企業重組和轉型,以便掌握新的商機。例如位於武吉巴督的杏和堂
。這家藥舖1957年開始營業,現在已經傳到第三代了。他們得到政府的幫助,採用數位科
技,開設了網站,並利用網購平台開拓海外市場。這讓他們拓展業務、帶來新顧客、銷售
額也增加了。
過去幾年,政府大力推動電子付費的使用。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好的進展。我們可以
看到更多的商店和小販使用電子支付,例如PayNow。只需要用手機掃一下,顧客付錢更方
便, 商家在結帳時更準確、也更便利。企業要轉型成功,也需要有效的員工培訓,所以,
我希望雇主積極採取行動,提升員工的技能。
政府會透過「技能創前程計劃」幫助你們。工會也將全力提供協助。如果雇主、工會和政
府能互相配合,加上員工的努力,國人就能不斷提陞技能,進而爭取良好的工作機會。
讓新加坡本地文化繼續發光發熱
除了經濟的穩健發展,我也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新加坡是以英語為共同語言。但我
們在本質上是一個亞洲社會,不是西方社會。我們都想要保留亞洲人的精神面貌和傳統價
值。
多年來,我們擁有雙語雙文化的優勢,能夠吸收東方和西方的智慧,並且跟隨東方和西方
的國家。因為這樣,我們這些年來能夠保持獨特的競爭優勢。
所以政府會繼續跟各族群一起努力,做好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例如, 最近推出的新加
坡華族文化百科,以雙語介紹我們的文化特色和發展。
我知道,華社人士非常關心華語程度的問題。許多新加坡人在家裡主要講英語,其實我也
是。我的爸爸在馬來西亞長大,媽媽是在新加坡的馬來甘榜長大。他們都不會講華語。從
小,我在家裡也沒有講華語的機會。
我是上學之後才開始學華文的。所以,學習華語需要更加努力。還記得,那時候有些同學
笑我「Jiak Kantang」。可是大家都沒想到,O水準成績放榜時,我的華文竟然考到A1!
連我自己都很意外!
這其實沒什麼秘訣。我是靠死記硬背,才拿到好成績!當然,學習語文有不同的方法,這
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它為我打下了基礎。
高中畢業後,我到美國讀書,沒有機會使用華語。從政後,我需要和民眾用華語溝通。幸
好當年下了苦功,讓我現在能夠活學活用。我的華語也開始進步了。
其實,我的經驗並不獨特。我到中國訪問時,遇到了許多從傳統英校畢業的年輕人。他們
當中包括企業的管理人員、記者、外交官和專業人士。他們平常都很少講華語。儘管如此
,他們在學校打下了雙語基礎。當他們到中國工作後,很快就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華語。
所以,雙語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年輕家長多在家裡使用華文華語,確保我們能保持
這個優勢。
我也要向大家承諾:政府會繼續支持國人提升雙語能力,鼓勵國人從小就使用華文華語。
現在,在許多非特選學校,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可以修讀高級華文。因此,修讀
高華的小學生比例也增加了。
目前,如果學生想在中學選修高華,小六會考總成績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有一些學生整
體成績沒達標準, 但他們的華文成績優異。我覺得我們應該給他們機會發揮所長。
所以,我們會在政策上做一些調整。我們會讓這些華文好的學生,在升上中一的時候,也
能選修高華。
我們希望培養更多“精通華文的人才”,也就是說,我們不僅有“精英”,我們還有“精
華”。那些選修高級馬來文和高級淡米爾文的學生當然也會受益。教育部接下來會宣布更
多細節。
同時,政府也會繼續支持華族文化中心、民間團體、宗鄉會館和商會、華文媒體等,積極
推廣本地華族文化。
從政以來,我都會定期和華社交流,比如說,我到宗鄉總會拜訪,和理事們一起吃粥;我
也到春到河畔以及其他華社活動,跟大家相聚。我非常珍惜每一次的聚會,這讓我更了解
華社。
我和我的團隊會繼續支持華社,並關注華社的發展。我們會一直在您的左右。
結語
我深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的文化一定能夠代代相傳,更加精彩多元。
新加坡豐富的多元文化就像一盤道地的海南咖哩飯。它當中結合了西餐的炸豬扒、娘惹咖
哩雞,又有印度咖哩香料,最後再淋上華人的滷汁。
只有在我們這個多元包容的社會,才能找到這麼獨特的美食。
這是不少人愛吃的佳餚。所以,等一下的自助餐,我也特別安排了海南咖哩飯,給大家享
用。當然,也少不了馬來和印度美食。
一盤海南咖哩飯反映出新加坡的社會特色。我們不同的族群,各自精彩, 但是又相互包
容,保持團結,所以才有今天的新加坡。
只要我們保持這樣的精神,將來無論面對什麼困難和挑戰,我們一定能夠一起渡過難關,
攜手前進,創造一個更有活力,一個更美好的新加坡。
謝謝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