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09-15 08:04:47標題: 大幅上調對華關稅 美國發布最終決定
新聞來源: https://p.dw.com/p/4kcjc
美國政府最終敲定對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大幅加徵關稅,多項新稅率將於9月27日生效。
此舉引發業界不滿的同時,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也作出回應。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周五(9月13日)發布有關對華加徵301關稅的最終決定,以
加強對國內戰略產業的保護,抵制中國由國家主導的產業政策。該辦公室表示,多項新稅
率將於9月27日生效,包括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關稅、對太陽能電池徵收50%的關稅以
及對鋼鐵、鋁、電動汽車電池和關鍵礦物徵收25%的關稅。
與此同時,美國將中國半導體的進口關稅提高50%,此新稅率將於2025年1月開始生效。半
導體這一項裡新增了太陽能電池板使用的多晶矽和硅晶圓兩個類別。
美國政府的最新舉動結束了對前總統川普时期施加的關稅進行了兩年多的審查。今年5月
,拜登政府宣佈將對一系列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半導體、鋼
材、鋁材和醫療器材等。如今,5月宣佈的內容大多被采納,包括維持對鋰離子電池、礦
物和零件的關稅從零增加到25%不變。電動汽車電池的關稅上調將於9月27日生效,所有其
他設備(包括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的關稅上調將於2026年1月1日生效。
此外,拜登政府還保留了川普政府時期對超過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包括玩具
、T恤、網路路由器和工業機械等,稅率為7.5%到25%不等。
引發業界不滿
路透社指出,美國政府的最終決定大多忽略了汽車製造商要求降低電動車電池生產中石墨
和關鍵礦物關稅的呼聲,因為這些行業依然依賴中國供應。
拜登政府的最新舉動引發了業界不滿,業界人士擔心關稅的增加將破壞供應鏈,包括對半
導體密集型產品的影響。同時他們認為,相關措施對遏制中國的技術轉讓和行業主導做法
收效甚微。
訊息技術產業委員會(ITI)主席奧克斯曼(Jason Oxm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自美國
對華加徵關稅實施以來,已使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累計損失2210億美元,但未能改變引發外
界擔憂的中國貿易政策和做法。今天的聲明表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再次依賴這種鈍化
且無效的關稅工具,而無法證明其有效性。」
「強硬且有針對性」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佈雷納德(Lael Brainard)向路透社表示,相關決定是為了確保美國
電動汽車行業實現多元化,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她稱這些「強硬且有針對性」的關
稅是為了應對中國的國家補貼和技術轉讓政策。面對中國的競爭,華盛頓正在提供價值數
千億美元的稅收補貼推動美國國內電動汽車、太陽能和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佈雷納德補充道:「這裡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反映了中國電動車的顯著不公
平成本優勢,特別是中國電動汽車憑借這種優勢以驚人的速度佔據了世界其他地區的汽車
市場。」
中方反對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回應稱,美國的關稅政策將適得其反,並不會壓制中國,也無
法解決美國的產業問題。
中方發言人稱,301條款關稅是單邊主義及保護主義產物,反映美國強權政治的霸權本質
,中國對此堅決反對,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路透社介紹,新關稅生效之際,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副總統哈里斯都在爭取汽車和鋼
鐵生產州的選民,試圖在11月美國大選前樹立對華強硬的形象。川普曾表示,如若贏得大
選,將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至少60%的關稅。
歐盟和加拿大近期也陸續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新的進口關稅。加拿大和美國一樣,也
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
───────────────────────────────────────
防中國透過「小額豁免」避關稅 美國著手堵貿易漏洞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9140119.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美國政府今天表示,隨著人們對中國出貨商品的疑慮擴大,政府將著手遏阻「過度使用與
濫用」小額豁免機制,這個機制讓低價進口商品能免稅輸入美國。
法新社報導,根據新的監管措施,美國官員將尋求取消一些產品獲得這項關稅豁免的資格
,此舉可能會衝擊來自中國的紡織與服裝進口商品。
10年前,每年有約價值1億4000萬美元的商品依「小額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
措施輸入美國,但過去一年激增至逾10億美元。
美國官員說,導致激增的關鍵因素是中國網路零售業者SHEIN與Temu對美出貨的成長。這
兩個平台都是以銷售低價商品聞名。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聲明中說:「美國勞工與企業在公平競爭環境
可勝過任何人,但太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電子商務平台濫用小額豁免規避關稅」。
美國國家經濟會議(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副主任狄隆(Navtej Dhillon)向媒
體表示:「外國公司,主要是中國電商平台,正在把低價商品大量輸入美國市場。」
他又說:「小額豁免進口貨品飛速增長,讓我們更難執行相關法律。」
狄隆指出,這種豁免措施持續有效,這類豁免外國商品在未經充分審查下輸入美國,可能
讓不安全的產品與非法藥物在輸美時規避審查。
防患未然,總統拜登政府將尋求取消一些商品獲得豁免的資格,包括適用301條款(
Section 301)關稅的商品。301條款是美國近年來與中國貿易戰中的主要工具,用來證明
徵收關稅的合理性。
負責國際經濟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辛赫(Daleep Singh)說,301條款影響約70%的中國輸美
紡織與服裝商品,意味著此舉將導致透過「小額豁免」輸美的貨品量大幅減少。
對於適用於232條款(Section 232)的鋼鋁製品,以及適用201條款(Section 201)的太
陽能產品,若包裹含有這些產品,同樣也會遭到鎖定。官員說,更嚴格的規定並非針對特
定國家的商品。
(譯者:張曉雯;核稿:嚴思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