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共和黨全面執政 只差臨門一腳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11-11 06:49:30
標題: 共和黨全面執政 只差臨門一腳
新聞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76508
自由時報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川普亞利桑那勝出 橫掃7搖擺州確定
美國總統大選最終結果九日出爐,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確定在亞利桑那州勝出,橫掃七大搖
擺州,合計拿下三一二張選舉人票,同時取得逾七千四百萬張普選票,成為廿年來首度贏
得普選票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達成普選票和選舉人票雙贏局面。共和黨距離在聯邦眾議
院過半也僅有三個席次之遙,可望全面執政。
眾議院過半 只需再3席
川普繼拿下北卡羅來納、喬治亞、密西根、內華達、賓夕法尼亞和威斯康辛等州後,九日
確定在亞利桑那州勝出,橫掃本屆大選的七大搖擺州共九十三張選舉人票,合計取得三一
二張選舉人票,打敗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的二二六票。川普的選舉人票不僅超越拜登上屆
當選的三○六票,也超越自己八年前當選的三○四票。此外,川普此次拿下逾七四六五萬
張普選票,比賀錦麗多出約四百萬票,雖不及拜登上屆取得的八千一百萬票,但仍比上屆
的自己多了四十二萬票。
拜登邀川普13日會面談交接
白宮表示,總統拜登已邀請川普十三日在橢圓形辦公室會面,討論政權交接。這類會面為
總統大選結束後的慣例,但川普四年前敗給拜登時,並未邀請拜登前往白宮會面。川普上
屆大選也打破先例,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但白宮強調,拜登將出席明年一月廿日舉行的
川普就職典禮。
國會方面,共和黨也表現出色,已確定在參議院拿下五十三席掌握控制權,在眾議院也已
取得二一五席,距離過半僅差三席,民主黨則擁有二一○席。雖然尚有十席待定,但開票
狀況顯示共和黨過半機會頗高。
參院領袖 挺台史考特被看好
共和黨將在本週決定誰將接替麥康奈,出任參院多數黨領袖,其中又以獲得參議員海格提
(Bill Hagerty)和保羅(Ron Paul)支持的史考特最被看好。史考特曾在二○二二年七
月首度訪台,他長期對台高度友好,曾數次提出友台法案,包括「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
、「透過金融制裁阻止中國侵略台灣法案」等。
美東、西岸大城反川示威
與此同時,美國東、西岸大城市也爆發「反川」示威,數以千計的民眾走上街頭,對川普
限制墮胎權、驅逐非法移民等潛在政策表達不滿。位於紐約市第五大道的川普國際飯店大
樓外,關切勞工權利和移民正義的倡議團體高舉「總統先生,女性必須等待多久才能自由
?」等標語,高喊「我們就在這裡,我們不會離去」。
華盛頓特區示威者及賀錦麗支持者也在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外聚集,該智庫是號稱
川普第二任期治國大綱的「二○二五計畫」(2025 project)智囊團。西岸華盛頓州西雅
圖熱門觀光景點「太空針塔」外有示威者抗議川普和兩黨戰爭機器,反對戰爭、鎮壓和種
族滅絕。奧勒岡州波特蘭和賓州匹茲堡也有示威者聚集,抗議川普是法西斯主義者,在墮
胎權上走回頭路。
───────────────────────────────────────
要烏國割地求和?川普團隊反駁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76510
自由時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川普顧問發言 「未獲授權」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顧問九日聲稱,新政府在烏克蘭的首要任務將是「建立和平」,而
非協助基輔奪回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失地,川普政府將要求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提出「務實
的和平願景」。這番言論隨即引發爭議,川普團隊隨即澄清,強調前述發言未獲川普授權
,不代表川普立場。
路透報導,長年擔任川普顧問的共和黨策士藍薩(Bryan Lanza)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
)訪問時表示,「若澤倫斯基堅持收復克里米亞做為談判前提,顯示其缺乏誠意,因為克
里米亞已經不可能回來。」川普陣營立即發表聲明反駁,強調「藍薩只是競選期間的外部
承包商,既非川普幕僚,也無權代川普發言」。川普曾聲稱,可在廿四小時內結束烏俄戰
爭,但未提出具體方案。
據報導,川普對烏俄戰爭立場一直模糊,不排除烏克蘭需割地求和的可能性。川普競選副
手范斯九月提出的和平方案,被指為與克里姆林宮立場高度類似,包括同意俄羅斯保有已
佔領的烏克蘭土地,並承諾烏克蘭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歐洲引發強烈疑
慮,被視為鼓勵侵略行為的妥協。當前俄軍持續在烏東戰線推進,已控制約兩成烏克蘭領
土。
北約軍委會主席︰普廷贏 重創美利益
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包爾(Rob Bauer)九日在布拉格歐洲防務峰會發出警告,若川普與
俄羅斯達成讓俄國總統普廷在烏克蘭戰爭中宣告勝利的和平協議,將重創美國的全球戰略
利益,並引發其他專制國家效法,危及國際秩序。捷克總統帕維爾也說,無論川普與俄羅
斯達成何種協議,都可能損害歐洲及烏克蘭利益,歐洲須承擔更多安全責任。
自前年二月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逾一千億美元(約三‧二兆台幣)援助。華爾街日
報報導,考量川普上任後可能削減對烏軍援,拜登政府正加速交付剩餘逾七十億美元的軍
備,包括五百多枚「愛國者」和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以強化烏克蘭防禦能力
及談判籌碼。美國還計畫派遣軍事承包商前往烏國,協助維修F-16戰機及其他系統,以解
決裝備維護問題。
───────────────────────────────────────
川普新閣名單 龐培歐、海理出局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77/8350978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九日晚間在自家社群平台表示,不會邀請前國務卿龐培歐和曾任駐聯
合國大使的海理入閣。先前多家美國媒體報導,龐培歐爭取擔任川普新政府的國防部長。
川普在真實社群貼文表示,「我不會邀請前駐聯大使海理或前國務卿龐培歐,加入目前正
在籌組的川普政府」。川普還說,先前與兩人共事愉快,感謝他們對國家的服務,最後喊
話「讓美國再次偉大」。
龐培歐跟海理近年曾先後訪問台灣。六十一歲的龐培歐曾在川普上次執政時擔任中情局局
長與國務卿,也被台灣某些人稱為「最挺台國務卿」。在這次競選期間他一直保持沉默,
直到投票日前才表態挺川普,因此遭川粉詬病。而部分共和黨人批評龐培歐,說他支持特
別檢察官史密斯調查川普卸任後非法持有機密文件一事,還曾批評川普的財政政策。
兩名知情人士告訴Politico,龐培歐原本爭取出任川普新政府的國防部長,但川普的兒子
小唐納和極右派評論員兼福斯新聞前主播卡爾森等川普親信都強烈反對。Politico九日針
對龐培歐想當國防部長的報導向川普團隊求證;一個半小時之後,川普就貼文表明排除龐
培歐及海理入閣。
一位前川普政府高階官員表示,「有人希望不要讓那些有總統野心的人」利用川普的內閣
職位作為跳板。龐培歐一度想要參加共和黨總統初選,且對於支持烏克蘭等外交政策觀點
與川普不一致。紐約時報報導,川普的大金主薩克斯也認為,龐培歐過於熱中在海外使用
美國軍力。
龐培歐出局後,Politico指出,眾議員瓦爾茲及羅傑斯成為國防部長可能人選。瓦爾茲是
前美軍特種部隊綠扁帽成員,經常在電視上為川普辯護,黑馬羅傑斯則是聯邦眾議院軍事
委員會主席。
五十二歲的海理之前在共和黨內提名與川普廝殺得厲害,並在三月因共和黨人表現對川普
的壓倒性支持後宣布退選。海理競選時猛烈抨擊川普,不過在選前二天投書華爾街日報,
收回對川普的批評,並稱川普是「比賀錦麗更好的選擇」。目前不清楚海理是否爭取於川
普第二任政府中任職。
───────────────────────────────────────
美政壇老將桑德斯承認:川普說服人民相信他更了解經濟困境
https://udn.com/news/story/123098/8351000
聯合報 編譯羅方妤/即時報導
美國許多政治性談話電視節目近來紛紛探討民主黨為何輸掉選舉。無黨籍參議員桑德斯接
受美國CNN採訪,承認川普在競選時成功說服人民相信,他更了解經濟困境。
桑德斯長期與民主黨合作,曾在二零一五年宣布以民主黨人身分參與二零一六年美國總統
大選初選。
桑德斯告訴CNN,工人階級感到憤怒,「他們有理由感到憤怒」。他說:「我們如今生
活在一個經濟體,在這之中,上層人士過得非常好,人民卻有六成是領薪水過活的月光族
。」
桑德斯說,川普在競選期間做得很好的地方是,「他說自己感受到你們的痛苦,知道你們
很受傷,他對這個現象有個解釋」。不過,桑德斯接著表示,川普所謂數百萬移民造成經
濟困境的說法是「錯的」,企業貪婪才是真正原因,政治人物必須處理這個問題,還說民
主黨需要傾聽工人階級的心聲。
───────────────────────────────────────
北京拉攏美盟友 齊抗保護主義
https://udn.com/news/story/124264/8350981
聯合報 編譯林聰毅/綜合報導
北京當局擔心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可能將中國大陸商品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正在想方設
法向美國的盟友招手,提供降低關稅、免簽證以及投資等優惠措施,希望能聯手抵抗川普
新政府未來可能祭出的保護主義政策。
川普在競選時承諾要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課徵高達百分之六十的關稅,將威脅大陸國家主
席習近平所提倡的成長模式,北京當局希望提高製造業和出口以使大陸擺脫經濟低迷。
接近北京決策圈的人士透露,為抵銷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的衝擊,領導階層正考慮向美國
在歐洲和亞洲的盟友提供調降關稅、豁免簽證、中國投資等優惠措施。
消息人士說,雖然北京願意在川普新團隊上任後與華府對話,但也抓住機會討好美國的傳
統夥伴,為中國在與美國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爭取時間和籌碼。
但這項戰略若要奏效,北京須先克服一些挑戰,例如,近年來歐盟對中國的立場轉趨強硬
,並對中國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感到憤怒,而日本、南韓和菲律賓等美國在亞洲的
盟友,也逐漸對中國提高警覺。
近幾月來,中國大陸已將澳洲、紐西蘭、丹麥、芬蘭和南韓等約廿多國納入入境免簽證範
圍,而且不要求這些國家立即給予互惠。大陸決策圈這項「單邊開放」策略,代表北京領
導階層已改變其長期偏好的一項戰術,舉凡經濟和外交的協議都需要有交換條件。大陸國
務院總理李強上周在上海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表示,中國將實施單邊開放,
為外國人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機會。
知情人士說,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日前在會見西方企業界領袖時說,北京正考慮在許
多產業「主動」削減關稅,包括電力和電信設備,以及海鮮和其他農產品,以促進外國投
資以及與歐洲和其他亞洲國家的貿易。
對於北京的示好,歐洲領導人可能持謹慎態度,不願採取可能得罪川普新政府的立場。
───────────────────────────────────────
美可能取消陸最惠國待遇
https://udn.com/news/story/124264/8350897
經濟日報 記者胡玉立、編譯林聰毅/綜合報導
隨著美國共和黨更接近「完全執政」,共和黨人可能成功推動終止中國大陸的「最惠國貿
易待遇」地位。北京當局為反制華府可能發動的新一波貿易戰,正設法向美國的盟友招手
,提供降低關稅、免簽證及投資等優惠措施,期能聯手抵抗美國新政府未來可能實施的保
護主義政策。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競選時承諾將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課徵至少60%關稅,同時,Edison
研究公司根據最新計票結果預測,已掌控聯邦參議院的共和黨,已在435席的聯邦眾議院
拿下212席,只要再六席便能取得過半席次,達成完全執政。
如今,國會共和黨人正再度提起終結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
不再給予最惠國貿易待遇,這在過去被認為難以成真,但現在實現的可能性升高。美國國
會2000年給予中國大陸「貿易最惠國待遇」,廢除PNTR將自動調高來自中國大陸的商品關
稅。共和黨7月公布的政綱內容便包括呼籲結束給予中國大陸的PNTR。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領導階層在願意與川普新團隊上任後展開對話的同時,也正考慮向美
國在歐洲和亞洲的盟友提供調降關稅、豁免簽證、投資優惠等措施,以討好美國夥伴,並
爭取時間和籌碼。
但這項戰略若要奏效,北京須先克服一些挑戰,例如,近年來歐盟對中國大陸的立場轉趨
強硬,並對中國大陸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感到憤怒。
───────────────────────────────────────
終止對陸最惠國待遇 共和黨議員擬重推動
https://udn.com/news/story/124264/8350980
聯合報 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川普橫掃七個搖擺州,以三一二張選舉人票大贏民主黨賀錦麗的
二二六張。共和黨很可能實現完全執政,共和黨國會議員開始重新推動終止中國大陸「永
久性正常貿易關係」。此事過去被認為可能性不大,現在卻很有機會實現。
美國國會在二○○○年表決通過給予大陸「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PNTR,舊稱貿易
最惠國待遇),從根本改變了中美貿易關係,也有助大陸後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PNTR指的是一個國家給予另一國家非歧視性貿易政策,即一國向其所有貿易夥伴提供
相同貿易條件,如關稅稅率等。批評者表示,PNTR助長美企將製造業外包大陸,一旦
美中關係緊張,供應鏈就可能出問題。
眾院美國與中共競爭特別委員會發言人表示,「中共一直趁著美國對其開放,以掠奪性經
濟做法對付美國經濟、勞工、企業和國家安全。我們相信與自由國家自由貿易,但正如兩
黨同聲建議的那樣:應重新調整我們與中國關係,將PNTR轉為反映出我們在貿易關係
面臨的中共威脅」。
不過,支持PNTR的一方表示,取消大陸這項待遇將導致美國通貨膨脹,大陸商品會被
進一步加徵關稅。
───────────────────────────────────────
川普2.0外交軍事核心 華爾街日報:交易與嚇阻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11110004.aspx
中央社 記者廖漢原/紐約專電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前任期間曾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2度會談,多次稱與俄羅斯總統蒲亭
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朋友,各界好奇川普上任後的外交及軍事方向。「華爾街日報」
指出,展現美國軍事經濟實力、嚇阻敵人、與盟友交易,將是核心。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引述多名現任與前任美國國安官員的說法
報導,川普上任後面臨衝突擴大、更險惡的世局,他將對敵國樹立嚇阻力,推動與盟友間
的交易政策。現任總統拜登執政下的美國並未對國際局勢感到全面畏懼,川普在第2任期
間將展現經濟軍事實力,為國際帶來和平,或至少防止烏克蘭、中東與其他地區形勢惡化

前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說,川普政府會透過實力讓全球回到和平
並重建嚇阻力。美國敵對方會瞭解,過去4年不理會許多事務,這在未來不會被容忍。
一名前官員指出,北韓士兵如今與俄羅斯部隊使用伊朗製飛彈攜手在戰場上殺害烏軍,伊
朗持續向中國出售石油,這些跨界連結都是前所未見的,過去美國可以有零散的對北韓、
伊朗政策,如今必須綜合處理。
前川普國安官員凱洛格(Keith Kellogg)將軍指出,元首個人外交可能有助於弱化反美
軸心國家,國際外交由人際關係開始,川普會接觸重要國家領袖,找出解決問題之道,制
裁與動武是強硬選項,但都不是首選。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美國計畫主任夏皮洛(
Jeremy Shapiro)指出,川普沒有摧毀盟友的計畫,但確實較不關注。他認為盟邦偷走了
美國的財富,就像親戚來借錢,整天不走,還使用游泳池。
在美中關係上,現任與前任官員多認為將是川普新任期的外交主軸,會持續既有政策,強
硬施壓。川普可能會回到前任期的美中貿易戰,強化亞太軍事投資,提高太平洋地區可能
發生衝突的準備。
2名前官員表示,川普對源自於中國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造成2020年選
舉落敗,至今仍對習近平耿耿於懷,也對中國駭客試圖入侵競選陣營感到憤怒。前官員說
,川普可能不會再像過去賣面子給習近平。
川普在首任期間減少美軍對外軍事承諾,發生在歐洲與中東的戰事美軍也未直接涉入。現
任與前任官員指出,川普不會袖手旁觀,但相較於拜登,他可能會直接進行外交介入。前
官員說,川普希望美國介入協調所有國際衝突,提供外交解方,這會是外交核心,為世界
和平擔任協調者。
拜登在任期間,2021年倉促自阿富汗撤軍,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2023年發生以哈戰
爭,戰事擴大至黎巴嫩與伊朗。川普在位期間,除了同意飛彈攻擊敘利亞,擊殺伊朗革命
衛隊指揮官蘇雷曼尼(Qassem Soleimani),國際間未見大規模衝突。拜登卸任後,川普
將處理2場進行中的戰爭,他已表明將盡速促成俄烏停火與力挺以色列。
川普傾向領袖直接互動,曾2度與金正恩會晤,與蒲亭(Vladimir Putin)及烏克蘭總統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多次私下互動,也與習近平進行互訪;對大型國際組
織活動興趣不高,數度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領袖
會議。(編輯:何宏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