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12-17 06:25:41標題: 以擬倍增戈蘭高地人口 多國譴責
內塔尼亞胡:加強建設 阿拉伯國斥擴佔領破壞敘過渡
新聞來源: https://is.gd/f2XBJ3
https://i.imgur.com/yiI9EhJ.jpeg
【明報專訊】
以色列在敘利亞巴沙爾政府12月初倒台後加強控制跟該國有主權爭議的戈蘭高地,總理內
塔尼亞胡周日(15日)宣布計劃加強在當地殖民,打算令人口增加一倍,聲言「加強建設
戈蘭高地就是加強以色列國力,而這在目前尤為重要」。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等
多個阿拉伯國家譴責以色列「刻意擴大佔領,趁機破壞敘利亞新政權過渡」。
注資8600萬 稱加強教育基建
戈蘭高地是敘利亞西南部一塊狹長地帶(地圖),面積1800平方公里,估計住有最少2萬
以色列人及2萬敘利亞人。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中佔領這一戰略
要地的大部分地區,並於1981年單方面宣布吞併戈蘭高地以軍控制區。國際社會不承認以
色列對戈蘭高地擁有主權。惟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周日表示,政府「一致批准」在戈蘭高地
「發展人口」,將尋求在當地定居的以色列人口增加一倍。內塔尼亞胡發聲明讚揚新計劃
,並指將為此撥款資助逾4000萬以色列新謝克爾(約8613萬港元)。他強調以色列人將繼
續管控並定居於戈蘭高地,以使其「繁榮發展」。聲明又說,該計劃將加強當地教育系統
、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等,以協助新居民融入。
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談對敘立場
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OHR)統計,以軍自本月8日巴沙爾政權倒台後對敘利亞展開450
次空襲,其中75次發生在上周六傍晚以後,針對目標包括西部沿岸的塔爾圖斯省防空及地
對地導彈系統,形容為2012年以來以軍對敘「最猛烈轟炸」。英國《每日郵報》指以軍採
用重型炸彈,造成的震動相當於黎克特制3級地震。俄軍此前向巴沙爾政府租用塔爾圖斯
海軍設施,但周一的衛星圖片顯示俄軍疑已從該基地全面撤走。
內塔尼亞胡表示,「無意跟敘利亞展開衝突」,強調以軍近日對敘利亞展開的軍事行動,
只是為「瓦解來自敘利亞的潛在威脅,防止恐怖分子接管以色列邊境附近地區」,以方將
根據實際情况確定對敘利亞的政策。他又表示,上周六跟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通電話,
形容「氣氛融洽」,二人討論了「以色列需要在對哈馬斯戰爭中勝出」,以及以方對敘利
亞形勢的立場。推翻巴沙爾的敘利亞武裝力量沙姆解放組織(HTS)領袖沙拉(前化名喬
拉尼)上周六批評以色列近日襲擊敘利亞的行動「缺乏理據、明顯越界」,令區內局勢升
級,但他同時指敘利亞多年來飽受戰火,「已筋疲力盡」,無意與以色列發生戰鬥或對抗
,亦不應捲入新衝突並受進一步破壞,當下應優先尋求重建和穩定,又稱新政府將努力與
國際社會建立關係。
區內多個阿拉伯國家同日先後抨擊以色列加強控制戈蘭高地的做法。沙特批評以色列破壞
敘利亞政治過渡;阿聯酋外交部斥以色列「蓄意擴大佔領」,違反國際法並令區內局勢升
級;卡塔爾形容以方計劃「投機取巧」,譴責其儼如「對敘利亞領土展開新一輪侵略」,
促國際社會制止相關行動。
斥「極端反以」 關駐愛爾蘭使館
另一方面,以色列外長薩爾(Gideon Sa'ar)周日宣布關閉駐愛爾蘭大使館,抗議愛爾蘭
支持南非入稟國際法院(ICJ),控告以色列對加沙巴勒斯坦人實施種族滅絕。薩爾批評
愛爾蘭採取「極端反以政策」。
(半島電視台、CNN、耶路撒冷郵報)
紐時:HTS往時管治務實鐵腕遏異己
外界關注以伊斯蘭主義沙姆解放組織(HTS)為首的敘利亞新領導層將如何治國,《紐約
時報》周日(15日)指可從該組織在西北部根據地伊德利卜省的作風探尋迹象:HTS過去
幾年一方面務實和有紀律地管治當地,但另一方面亦強硬打壓異己。
理財有方 轉型靠本地經營收入
《紐時》指出,HTS自2016年開始軟化其伊斯蘭聖戰意識形態,包括停止自殺式襲擊,翌
年跟其他志同道合的反巴沙爾政府武裝為求拓展勢力,在所控制的伊德利卜省大部分地區
實行務實和具紀律管治,以「敘利亞救贖政府」名義成立有11個部門的民事政府,雖然
HTS仍有整體控制權,但該做法讓該組織的軍事分支可專注養兵備戰。
有外國專家形容HTS展現戰時經濟的適應性,從依賴外國捐助支持,戰略轉型至通過本地
稅收和管治,維持軍事和民事運作。《紐時》指該組織對所有貨品和企業徵費,並由跟其
相關的公司壟斷燃料、電力、食水等必需服務,甚至成立了一間電訊公司。其主要收入來
源仰賴在接鄰土耳其的巴布哈瓦口岸收取出入境稅等費用,有當地人道組織估算,HTS單
憑此就每月賺取最少1500萬美元(約1.17億港元),另外又會出售能源賺取收入。HTS在
社會管治方面也非完全保守,其根據地默許民眾吸煙,學校除教授《可蘭經》外,也開設
數學、英語等科目。
不過,《紐時》等西方傳媒報道,HTS此前在根據地鐵腕打壓異己並虐囚,有美國智庫近
期報告稱,HTS仍在追殺失勢的敵對激進組織成員。《紐時》又稱,HTS高層存在開明派和
保守派的拉鋸,目前後者已被排擠。
美英俄與HTS取聯繫
另一方面,美英傳媒過去兩天報道,美國、英國和俄羅斯3國均已分別跟HTS取得直接聯繫
。
(紐約時報、澳洲廣播公司、天空新聞台)
巴沙爾被指運20億現鈔赴俄 買軍援購房產
英國《金融時報》(FT)周一(16日)報道,紀錄顯示巴沙爾政權6年前已將搜刮得的民
脂民膏,以現鈔方式偷運赴俄。目前流亡俄國的巴沙爾昨天發出12月8日離國後首份聲明
,稱他在反對派攻入大馬士革一天後才離國,而非事先已計劃出走。
流亡後首聲明:出走非事先計劃
《金融時報》報道,在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敘利亞當局將總值約2.5億美元(約19.5
億港元)、重近兩噸的100美元面額和500歐元面額鈔票,分21次空運到了莫斯科的伏努科
沃國際機場,然後存入受美國制裁的俄羅斯銀行,用以獲取俄國提供軍事援助及讓巴沙爾
家屬在俄羅斯置產。據外貿海關數據平台Export Genius自2012年起蒐集的俄國貿易紀錄
,2018年以前敘利亞央行與俄羅斯銀行之間並無同類的現金轉移。
《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前官員、律師和研究組織資料,指巴沙爾承襲了其父阿薩德於
1970年代政變上台後所建立的家族投資生意網絡和資產,包括俄羅斯優質房地產、奧地利
維也納的精品酒店、在迪拜的私人飛機等。阿薩德父子通過親屬隱瞞海外資產,而該家族
很多主要成員都具商業頭腦,尤其是曾任摩根大通銀行家的巴沙爾妻子阿斯馬(Asma),
有人權律師稱阿薩德家族儼如「金融犯罪專家」。
美國國務院2022年報告估算阿薩德家族資產約10億至120億美元(約78億至936億港元)。
報告指他們的財富大多循國營壟斷或販毒所得,並將部分資金挪到不受國際法約束的地區
投資。《金融時報》2019年報道,巴沙爾家族在莫斯科購入最少20間豪宅。
另外,俄羅斯外交部周日表示已安排特別空軍飛機,從敘利亞赫梅敏空軍基地撤走俄國及
白俄羅斯、朝鮮外交人員,不過大馬士革的俄國大使館運作如常。
(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
───────────────────────────────────────
以色列擬倍增戈蘭高地人口 土耳其批擴張疆界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12160334.aspx
中央社 綜合安卡拉外電
以色列昨天通過一項計畫,意圖使定居於其占領和併吞的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人
口倍增,土耳其今天抨擊,以色列藉此「擴張疆界」。
法新社報導,土耳其外交部發表譴責這項舉措的聲明指出:「這個決策是以色列藉由占領
,達到擴張邊界目的的新階段。」
在敘利亞反抗軍攻進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後,以軍占領了聯合國監督的以敘兩國戈
蘭高地緩衝區。數日之後,以色列政府昨天通過人口倍增計畫。
土耳其外交部聲明說:「以色列此舉引發嚴重關切,因為以方違反1974年(以敘兩國簽署
的)『停止衝突協議』(The Agreement on Disengagement)進入隔離區,以及朝鄰近地
區推進並空襲敘利亞。」
土耳其外交部並警告,此舉將「嚴重損及」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垮台
後,穩定敘國局勢的各項努力。
https://i.imgur.com/8gAEHnR.jpeg
(中央社製圖)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辦公室指出,以色列政府「一致通過」金額
高達4000萬謝克爾(shekel,以色列貨幣單位)的「戈蘭高地人口發展計畫…此乃有鑒於
戰爭和敘利亞新戰線,以及倍增人口的期盼」。
尼坦雅胡表示:「鞏固戈蘭高地,就是鞏固以色列國,而且這在此刻格外重要,我們將繼
續在那裡立足、發展並定居。」
被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目前約有3萬以色列人定居,還有約2萬3000名阿拉伯人德魯士族
(Druze),他們在以色列占領前就定居於此,而且大部分仍維持敘利亞國籍。
以色列自1967年開始占領戈蘭高地大多數地區,並於之後併吞這些土地,此舉未獲得國際
社會大多數國家承認。
在1974年,戈蘭高地建立了緩衝區,分開以色列與敘利亞各自控制的領土,聯合國維和部
隊從此駐守當地。(譯者:曹宇帆;核稿:陳正健)
───────────────────────────────────────
阿薩德:國家現“落入恐怖分子手中”
https://is.gd/Ve19MY
敘利亞 – 被推翻的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首次發聲。他對外界表示,他“離開敘利亞不是
預先謀畫好的”。這份書面聲明發表在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的
Telegram頻道上,日期為莫斯科當地時間12月16日。他表示, 至於叛軍奪權,阿薩德表
示,敘利亞現在“落入恐怖分子手中”。
作者:法廣
他在書面聲明中詳盡描述了出走前一刻的經歷。按照他的說法,在這(叛亂髮生)期間,
我從未考慮過下台或尋求庇護,也沒有任何一方提出過這樣的建議。唯一的行動方針是繼
續對抗恐怖分子的襲擊。他說,他一直留在首都大馬士革,直到12月8日周日凌晨,仍在
履行職責。
他還表示,“在這(叛亂發生)期間,我從未考慮過下台或尋求庇護,也沒有任何一方提
出過這樣的建議。唯一的行動方針是繼續對抗恐怖分子的襲擊。”他說,他一直留在首都
大馬士革,直到12月8日周日凌晨,仍在履行職責。
“隨着恐怖勢力滲透大馬士革,我與我們的俄羅斯盟友協調前往拉塔基亞(Latakia),
監督作戰行動。”他稱,但當天早上抵達俄羅斯赫梅米姆空軍基地(Hmeimim)後,“很
明顯,我們的部隊已完全撤出所有戰線,最後的軍隊據點已經失守”。
“這發生在大馬士革陷落的第二天。隨着最後軍事據點崩潰,所有國家機構也隨之癱瘓。
”聲明稱,俄軍基地“遭到無人機襲擊猛烈攻擊”,“由於沒有可行方式離開基地,在此
情況下莫斯科要求該基地指揮部立即安排撤離到俄羅斯”。
法新社報道說,2011年,阿薩德血腥鎮壓親民主示威活動,引發了敘利亞戰爭,造成超過
50萬人死亡,國家遭到嚴重破壞,約600萬敘利亞人(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被迫流亡。
───────────────────────────────────────
阿薩德倒台七日後:敘利亞看守內閣已接管,以色列趁亂轟炸入侵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8428537
聯合報 轉角國際
統治敘利亞超過半世紀的阿薩德威權政府於12月8日垮台,至今恰滿一周,主要的反抗軍
大敘利亞解放組織已派出看守內閣接管行政事務,預計任期將在3月結束;人民歡慶阿薩
德政權倒台之餘已漸漸恢復日常生活,但各界仍警惕未來對談狀況,擔心不同勢力的武裝
組織衝突會在權力移轉過程一觸即發。不過在「後阿薩德時代」敘利亞首先面對的是以色
列空襲與入侵,以色列已連續轟炸敘國軍事要塞數百次,還入侵50年來不曾踏入的兩國緩
衝區,更宣稱要將戈蘭高地的屯墾區擴大兩倍,宣稱是為了「預防」武器落入伊斯蘭極端
組織手中。
過去一星期以來,西方媒體紛紛湧入敘國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以及反抗軍重鎮阿
勒坡(Aleppo)等城市,與民眾一起享受沒有警察監視的自由,報導著獨裁總統阿薩德(
Bashar al-Assad)下台後,各地人民對革命成功的詫異、希望與歡喜之情。
逼走阿薩德政權、接管政府的反抗軍當中,主要以「大敘利亞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下稱HTS)為首,其領袖喬拉尼(Abu Mohammed al-Julani)如今已放
棄內戰期間的化名,改以真名「夏拉」(Ahmed al-Shara)示人。
夏拉一開始即向公眾強調,敘利亞禁受不起更多衝突,並承諾未來的敘利亞將是屬於所有
人民的國度。成立過渡政府是當前最緊要大事,夏拉任命了巴席爾(Mohammed al-Bashir
)為看守政府總理,任期預計於2025年3月1日結束,他將暫時領導政府,確保最基本的水
、電、網路與公家機關服務運行,還要避免武裝組織與政府單位為了國有資源而對立。
巴席爾出身電力工程學與行政管理背景。2017年HTS在其佔領統轄的伊德利卜省(Idlib)
創建「敘利亞救國政府」(Syrian Salvation Government,SSG),成立文官政府治理當
地,巴席爾就曾在2021年至2023年間擔任最高行政官員,並在2024年1月當選伊德利比省
總理。敘利亞問題專家亞辛-卡薩布(Robin Yassin-Kassab)認為巴席爾的政績不錯,可
以理解為何被委負重任。
巴席爾告訴《半島電視台》,SSG官員將一一與原有政權對口交接,內政部、經濟與資源
部、資訊部、司法部乃至衛生部、教育部等各單位部長人選都已出爐,組織堪稱完整。然
而各界不免擔心,若3個月後HTS不打算放權,敘利亞仍可能再度陷入衝突與動蕩。
非營利組織「我們的家」(Baytna)多年來在敘利亞國內提供公民扶助,其執行長阿奇(
Al Achi)對巴席爾政府即抱持審慎態度,例如談到巴席爾過去熱衷人道救援,阿奇語帶
保留地說:「他當然對人道工作有興趣,那是錢流所在之處。」而根據敘利亞人權組織網
絡(SNHR)調查,曾與蓋達組織和伊斯蘭國有關連的HTS,也曾被揭露讓政治異議者「被
消失」或虐待致死的不人道罪行。HTS如何掌握並參與各方對話,將直接決定敘利亞能否
踏出民主化第一步。
例如,已有不少媒體指出,另一個主要組織「敘利亞民主陣線」(Syrian Democratic
Forces,SDF)就十分憂心未來處境,SDF是由庫德族人領導、美國強力支持的反抗軍,曾
經力抗伊斯蘭國等原教旨主義恐怖組織,與HTS存在路線衝突。而且SDF最大的敵人土耳其
,向來害怕SDF會與國內庫德族分離分子串聯,而HTS正是在土耳其支持下重新壯大、推翻
阿薩德政府。就在幾天前,HTS軍隊才相當兇狠地逼走了代爾祖爾省(Deir al-Zour)的
庫德軍。
但無論如何,歷經13年內戰地獄,一夕從威權解放的敘利亞社會,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具備
行政治理經驗、並有能力與外界對話的領導組織,而HTS目前看似是最符合條件者。亞辛-
卡薩布強調,若HTS提出民主化對談的時間表規劃,並承諾過程會包含各方政治領袖,比
較能讓敘利亞人民和國際社會安心,強化新政府的正當性。
現在,敘利亞人民還在享受驚喜的餘溫,根據《美聯社》記者現場報導,在首都大馬士革
與阿勒坡中,民眾已開始恢復上班、學生們也回到學校,日常生活重新運轉。儘管仍有報
復性殺人、教派暴力衝突、搶劫等刑案,但都是規模不大的零星案件,握有武器的反抗軍
顯得克制。而民眾紛紛聚集在公共場合,對著彼此和記者大吐苦水、批評阿薩德政府的腐
敗,體驗數十年來不曾有過的言論自由。
聯合國15日則向國際社會呼籲,盡快解除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將是幫助敘國快速站穩腳
跟的關鍵。阿薩德時代的敘利亞被美國列為「恐怖主義資助國」,2011年內戰之後就受到
歐美多國制裁,HTS也是美國、歐盟、土耳其「登記在案」的恐怖組織,因此同受經濟制
裁。世界銀行估算,敘利亞的GDP排名位於全球196國的第129名。但部分專家相信,提振
經濟絕對是HTS最重要的目標,若將國際援助資金與政治改革綁在一起,可能有助於民主
化進程。
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佩德森(Geir Pedersen,漢名裴凱儒)強調:「前進中的政治必
須涵納所有敘利亞人,而這個過程顯然也必須由敘利亞人自己領頭。」
以色列「防衛性」轟炸?
喜憂參半之餘,也有許多敘利亞人民來不及沉浸在勝利之中,就面臨來自以色列的侵略威
脅。從阿薩德宣布垮台之際,以色列幾乎是毫不遲疑,當天立即開始對敘利亞領土發動轟
炸。
以色列聲稱,由於大馬士革「易主」,以方1974年與敘利亞簽署的停火協議「失去效力」
,裝甲部隊從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再往兩國之間的緩衝區推進。1967年第三次以
阿戰爭期間,以色列強行佔領戈蘭高地,儘管名義上仍為敘利亞領土,但多年來都是以色
列管轄,當地主要居民為信奉德魯茲教派的阿拉伯人,大部分仍保留敘利亞國籍。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12月15日還宣布,將鼓勵擴大戈蘭高地境內
的30個屯墾區,預計當地2至3萬名猶太人口將擴張至兩倍。以色列長期在搶奪來的土地上
建立屯墾區,破壞原居民社區、以供新移入的猶太社群居住、生活,屬於違反國際法的行
為。而納坦雅胡聲稱,因為敘利亞現已被「伊斯蘭主義者」接管,戈蘭高地成為「新前線
」,以色列有必要出於自衛而有上述舉動。
事實上,以色列過去一周持續對敘利亞多項軍事基地展開猛烈空襲,包含大馬士革、荷姆
斯(Homs)、塔圖斯(Tartus)、拉塔基亞(Latakia)、帕米拉(Palmyra)等地,光是
12月11日一天就遭受480起空襲,大量空軍訓練場、飛彈、無人機、噴射機、兵工廠等地
遇襲,俄軍過去駐守在敘利亞的海軍基地的15艘潛艦也被擊沉。
HTS領袖夏拉14日在電視台受訪時也批評,以色列利用文字遊戲、合理化其佔領敘利亞領
土的行為,但他再度重申敘利亞承受不起更多衝突,強調不會被拉入爭議之中,以免造成
更多破壞。
而以色列辯稱,以方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不讓武器落入伊斯蘭極端分子與恐怖組織手中。在
阿薩德時代,敘利亞身為「抵抗軸心」聯盟,是伊朗向黎巴嫩真主黨輸出武器的重要陸路
途徑;而HTS最早在內戰初期又是從蓋達組織出身。儘管反應如此激烈,納坦雅胡還是聲
稱以色列沒有興趣與敘利亞起衝突:「我們會依照敘利亞實地狀況,決定以色列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