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德國大選:綠黨哈貝克拒絕與選項黨魏德爾電視辯論
新聞來源: https://is.gd/9CzNRV
肖爾茨對陣默爾茨、哈貝克直面魏德爾——德國電視一台和二台計劃安排這樣兩場電視辯
論。但無論是哈貝克,還是魏德爾,都拒絕這樣的安排。
(德國之聲中文網)
綠黨總理候選人哈貝克不願參加與選項黨總理候選人魏德爾(Alice Weidel)的電視辯論
。哈貝克的選戰發言人向德國編輯部網路(RND)表示:"我們從一開始就明確排除了這樣
一場對決的可能性,也已經表過態,不會接受這樣的邀請。"
儘管如此,德國電視一台和二台仍發出了邀請,還發布了新聞稿。哈貝克的選戰發言人批
評說,距離大選兩個月之際,兩家公法電視台的這一做法干預了選戰。
公法電台理由:聯盟黨民調領先
德國電視一台和二台想讓總理肖爾茨(社民黨)與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爾茨(基民盟)同
台辯論,時間是2月9日。據《每日鏡報》報導,兩家電視台給出的理由是,默爾茨所在的
聯盟黨目前在民調中明顯領先於所有其它政黨。默爾茨是現任總理肖爾茨"最有希望獲勝
的"挑戰者。
此外,德國電視一台和二台希望哈貝克和魏德爾二人同台辯論,因此發出了邀請函。
哈貝克發言人暗示:為何不是三人同台
哈貝克的選戰發言人呼籲德國電視一台和二台重新考慮一下計劃,並流露出哈貝克想要與
肖爾茨和默爾茨同台辯論的意向。這位發言人稱,鑑於哈貝克的民調支持率如此之好,沒
有人能預測大選當天的結果如何。"提醒一下:2021年大選前的同一時間點,社民黨的民
調遠遠落後,可電視一台二台仍從一開始就計劃進行三人電視辯論。"
2021年9月的大選前,共進行過三場電視辯論,不過不是二人同台,而是三人同台:肖爾
茨、綠黨總理候選人貝爾博克和基民盟候選人拉舍特。當時除德國電視一台、二台外,私
有的RTL和ProSiebenSat.1也舉行了電視辯論。
魏德爾也反對
選項黨首魏德爾也批評電視一台和二台的計劃。她的一名發言人向《圖片報》表示,選項
黨作為目前民調結果第二好的政黨,又被安排進無足輕重的辯論組合裡,"我們將審核這
是否違法"。
今年的大選前,除德國電視一台和二台外,私有電視台RTL也邀請了肖爾茨和默爾茨電視
辯論,時間是2月16日。至於其它政黨總理候選人,該電視台表示還在考慮如何安排。
(德新社、天主教通訊社、福音新教通訊社)
───────────────────────────────────────
德大選政策白皮書出爐 綠黨挺台、基民盟對中強硬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12190019.aspx
中央社 記者林尚縈/柏林專電
德國明年2月舉行國會大選,各黨政策白皮書陸續出爐,在對中國政策上,執政的社會民
主黨(SPD)延續現行「去風險但不脫鉤」策略,綠黨則明確表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而基民盟/基社盟對中國採取比過去更強硬的立場。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信任案未通過,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
)預計耶誕節後宣布解散國會,外界普遍認定明年2月23日為選舉日,選戰開跑將直接進
入2個月的倒數階段。
目前德國如火如荼展開競選活動,本週各主要政黨陸續發布政策白皮書,向選民闡述內政
、國防、外交等政策重點。其中與德國經濟及地緣政治息息相關的對中政策,是選戰中備
受矚目的焦點之一。
根據各黨政策白皮書內容,原紅綠燈內閣成員社民黨、綠黨(Die Grünen)、自民黨(
FDP),皆依循2023年7月德國聯邦政府推出的第一份「中國戰略」(China Strategy),
對中貿易採取「去風險但不脫鉤」原則。
向來友台的綠黨在政策白皮書中寫明,會持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並「視
台灣為民主價值夥伴,致力深化與台灣經濟、文化、民間與政治交流」。是所有政策白皮
書中,唯一直接提到台灣的政黨。
綠黨也強調,雖然在貿易上無法與中國完全脫鉤,但德國需保護港口、鐵路、5G網路等關
鍵基礎設施及重要產業,免其受中資控制影響。過去數個月,綠黨也積極在國會推動「關
鍵基礎設施保護」法(KRITIS-Dachgesetz),預防中俄等國混合戰攻擊。
而目前民調領先、有望明年大選後取得組閣權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在其政策白
皮書強調,德國必須認清「中國是德國的系統性競爭對手」,在涉及德國戰略利益的領域
,必須進一步限縮中國影響力。
為此基民盟提出應設立直接隸屬總理府、以德國自身利益為基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
Nationalen Sicherheitsrat),強化跨部會對中政策的協調性與決策效率,以更有彈性
應對地緣政治的劇烈變動。
被視為與中俄等威權國家親近的另類選擇黨(AfD),則在政策白皮書中說明,希望擴大
與中國的經濟、科學與文化連結,認為德中關係應該根據德國的現實政治利益調整,指出
要積極利用中國推行的「一帶一路」,為德國經濟創造更多機會。(編輯:張芷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