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迎接2025年 非洲卻步入戰爭新紀元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12-31 20:47:36
標題: 迎接2025年 非洲卻步入戰爭新紀元
新聞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12310211.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全球準備迎接2025年,然就在世人目光仍擺在俄烏、中東戰事之際,非洲大陸卻正悄然進
入戰爭新紀元-從西端的馬利到東端「非洲之角」的索馬利亞,無不捲入戰禍殺戮與破壞

華爾街日報指出,奈及利亞與索馬里亞北部有伊斯蘭極端分子崛起、民主剛果東部民兵混
戰等較早發生戰事的地方,戰況急遽升溫;非洲面積與人口大國衣索比亞、蘇丹,軍方為
主的統治階層內部則爆發新的權力鬥爭。
西非一些國家如今則成為全球聖戰主義(jihadism)的心臟。蓋達組織(al Qaeda)與伊
斯蘭國(IS)的旁支不僅彼此交手,也與當地搖搖欲墜的軍政府作戰。
衝突帶綿延6400公里、為禍245萬平方公里
按政治風險諮詢公司維里斯科楓園(Verisk Maplecroft)分析,非洲這道環繞沙赫爾(
Sahel)沙漠地帶的衝突走廊綿延約6400公里,捲入戰事的土地面積3年來翻倍達約245萬
平方公里,伴隨而來的是大規模流離失所、針對平民的暴行和極度飢餓等苦難,非洲迄今
仍是世界最貧窮的大陸。
然而,這片地區非比尋常的地緣政治變動卻被俄烏和中東等更受注目的衝突所掩蓋,導致
全球尤其西方決策者更無暇關注本就已資金嚴重不足的人道援助,遑論數以億計當地人的
未來。
據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資料與挪威奧斯陸和平研究中心(PRIO)
的分析,非洲當前歷經的衝突恐為1946年以來最多。單是2024年這兩機構的專家就已確認
28場與國家有關的衝突,範圍涵蓋非洲54國裡的16個國家,數量為世界各區域之最,且為
15年前的兩倍。
這還不算不涉及政府力量間的衝突,例如不同族群與社群之間;然自2010年以來,這類衝
突數量也增加一倍。
戰禍根源共通點:脫殖後沒建起有力治理
在幅員如此遼闊、多樣化的地區,各種不同衝突的出現和升級均非單一因素所驅動。然而
專家表示,許多受害最深的國家,都是因擺脫殖民獨立後未能建立起強有力治理模式而變
得脆弱,無論採行民主或獨裁制度者皆然;也有的是長年強人倒台後的過渡階段陷入不穩

前法國殖民地的馬利、布吉納法索和尼日等,幾十年來只是名義上的民主國家,實則常受
軍事政變破壞;民主剛果和奈及利亞的中央政府從未成功控制過大片領土,這都為當地和
外國勢力爭奪資源和權力開啟大門。
華爾街日報認為2011年是一分水嶺。當時在阿拉伯之春風潮下,北約軍隊介入利比亞支持
反抗強人格達費(Moammar Gadhafi)的勢力。後來利比亞隨格達費被推翻身死而陷入混
亂,數千武裝人員南下竄入馬利,點燃圖阿雷格(Tuareg)人反抗政府的叛亂,時機正適
逢蓋達組織和IS推動極端主義意識形態在全球擴張。
聖戰主義叛亂後又從馬利漏洞頻繁的邊境蔓延到布吉納法索和尼日,當地新的軍政府惱於
未能擊敗武裝分子,於是趕走當地的法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軍隊,如今聖戰主義開始威脅貝
南和加納等西非沿海國家。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維里斯科楓園分析非營利組織「武裝衝突地點和事件資料庫」(ACLED
)蒐集的資料後發現,如今布吉納法索86%的國土受政府軍與聖戰士交戰所累,奈及利亞
則為44%。
平民大多死於飢餓與醫衛匱乏 而非戰事本身
記者與援助團體赴前線受限、戰區電信網路關閉,使得統計非洲戰事衝突與追蹤特定事件
死難人數出了名困難。許多人其實不是死於戰事衝突本身,而是亡於飢餓和醫療服務中斷

以衣索比亞為例,比利時的根特大學(Ghent University)估計政府軍與泰格瑞人民解放
陣線(TPLF)長達兩年戰爭所釀平民死難,人數在16.2萬到37.8萬之間;ACLED的分析師
根據當地新聞與能得到的即時資料,統計直接死於戰爭的平民其實不到2萬人。
與其他地方的戰爭相比,在非洲的衝突中平民更可能淪為蓄意攻擊的犧牲品。ACLED自
2024年2月以來在烏克蘭記錄到專門針對平民的暴力事件不到7%,然而這段期間非洲的戰
事裡則有超過1/3是針對平民。
不斷加劇的衝突導致非洲流離失所人數創歷史新高,其中大多數人在自己國家境內。全球
近一半的國內流離失所者是在非洲,到2023年底人數為3250萬,是15年前的3倍。
流離失所讓婦幼尤其易受戰爭的附帶傷害。在民主剛果東部,當地官員和衛生人員估計,
果瑪(Goma)周邊的安置營,高達80%婦女曾遭性侵,許多人更多次受害。
西方自顧不暇抽身 其他強權趁機入非
由於俄烏戰爭和國內經濟問題,包括德、英在內的傳統援外大國紛已削減援助預算。許多
專家預期美國在川普政府回鍋後,外交和援助政策會發生重大變化,尤其在聯合國機構一
些援助項目上會進一步縮手。
美國和西方抽身下,其他強權則加碼進入非洲。俄羅斯已派傭兵赴馬利和中非共和國作戰
;蘇丹政府軍雖有埃及、伊朗及俄國支持,但武裝團體「快速支援部隊」(RSF)卻有阿
拉伯聯合大公國奧援,致使雙方持續纏鬥。盧安達則派兵為民主剛果的叛軍助戰,導致
200多萬人流離失所。
(譯者:陳亦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