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前頭,科技這種東西絕對不是說「先上再說」的東西現在各種資安問題就是因為先上再說才導致的,不勝枚舉
https://tinyurl.com/yxzvdhnu 這裡有一份資料雖然只是簡單QA,不過其他文件中也沒有實做詳細細節你說加密我就相信你有加密?你要怎麼證明?今天是只串公佈門,如果開放給私人企業(像是電信業務)呢?這部份有受到法律規範嗎?存取權限是一部分,另外一件事情「數位足跡」要怎樣確保今天用這張身份證,不會被任何人追蹤?總之再次聲明,科技的東西絕對不是「說開就開」規劃不周全就會有漏洞,有些洞不是說補就可以補針對你說的「之後再補充」,那是軟體架構現在討論多數在於硬體結構上,就像上面說資料在晶片存放的方式,這些不是出廠後還可以改的要改可以啊,發出去的卡全部收回,覺得這合理嗎?不管你怎麼想,台權會跟其他團體有在整合這些資料如果你只是一知半解就說「趕快開一開就好」我建議你可以花一點時間看,看內文大標也可以科技的東西出去就收不回來了,沒有事前規劃好台灣人民等著變成2300萬筆大型資料庫你的帳號密碼可以隨時更改你的生物辨識可以改變多少?科技幫助你,但是無知會讓科技傷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