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上游-橫越亞洲的永夏之旅》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6927
讀冊生活: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15219
大家好,這是我繼《生活在他處》後,關於長途旅行的第二本作品。
2012年的夏天,我經歷了另一趟漫長的旅程,從台灣海峽到博斯普魯斯海峽,
從中國到土耳其,從亞洲到歐洲。123天的長途移動,七次出境入境,在世界
末日以前回到這裡。世界末日沒有來,我只好繼續寫作,完成了這本書。
這本書依舊是沉澱後的創作,寫作中,我想像著自己身處在那段旅程,重返當
下的場景、聲音、溫度、行走的步伐、移動的速度、行囊的重量, 甚至是途中
的茫然無知、自恃老練、孤獨無措,全部都記錄下來,因為那才是旅行的原貌
與共鳴的啟點。我寫著寫著,默默為旅行歸結出「河流」的意象,旅行就像河流,
我一路隨波逐流,一路載浮載沉,配合某種不可抗拒的引力漂流著。傳統絲路從
中國核心直到歐洲,等同我的旅程漂行在絲路的上游,或者我是在那絲路上努力
游著的人。旅行是流動的,時間流動、風景流動、人與人的交會流動,沒有一件
事可為恆常。所以這不是一本向下扎根的風土文學,而是一本流動的記敘。
四個月的旅程不算太久,不過是比一個季節稍長一些,比半個年頭再短一點,
我知道若兌換成習以為常的日覆一日,時間就會毫不留情地溜去,甚至忽略了它
流動的痕跡與附帶的暗示性,所以旅程中的我透過不斷地穿梭,讓時間的相對長度
一直延伸,我想,或許「旅行」也延伸了我生命的長度,讓它跟別人長得不太一樣。
經歷了十八個月的創作,我完成了這本全新的作品,書名叫做
《絲路上游 - 橫越亞洲的永夏之旅》,裡面記錄了那場被延長的夏天,和獨屬
那段旅行的熱度,希望你們有機會感受它,並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