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印度
建築地點:Serangoon Rd.、Race Course Rd.、Dunlop St.以及Waterloo St.上
如何前往:捷運東北線小印度、花拉公園站
網誌圖文版:http://rt009211.pixnet.net/blog/post/58346511
新加坡小印度及小中東區無疑是星國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街道,充斥著眾多的不同文化
宗教建築-清真寺、印度廟以及中國寺廟等,造成了眾多元素融合而成的景象,
小印度區聚集在新加坡的Serangoon Rd.一帶,最早期是印度商人飼養販售水牛之處
,但如今現在的繁榮的小印度區則是個充斥著五顏六色的特色建築之處,來自印度、孟加
拉以及斯里蘭卡短期來到新加坡工作的勞工們也都選擇在此落腳,早就了小印度是新加坡
最多元的文化的融合代表處,
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維拉馬卡卡拉曼廟),從小印度捷運站出來往
Serangoon Rd.的方向行走,第一個碰上的就是維拉馬卡卡拉曼廟,就我見過的印度廟其
實規模都不大,新加坡印度教也不例外,但印度廟的特色就是其繽紛亮麗的外觀,這座維
拉馬卡卡拉曼廟是小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廟之一,只可惜當時這印度廟正在整修看不見
其外觀,
這座印度廟是早期由印度來新加坡工作的人們在1881年所建立,主祭印度教卡莉女神
,是新加坡第一間祭祀卡莉女神的印度廟,其在孟加拉地區很受當地人民的愛戴,也因此
這座神廟也是新加坡最繁忙的印度廟,當我抵達時不少信徒在廟內祝禱祈願,加上我知道
部分印度教內部是不開放拍攝,所以就沒有拍攝他們祝禱的畫面,但確實能感受到這座印
度廟的鼎盛之處,
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接著往Serangoon Rd.
走800公尺就可以抵達這座印度廟(捷運花拉公園Farrer Park站),這座印度廟建立於1855
年,歷史較前述及的印度廟要久,但是20公尺的高塔較新,是於1966年所建造,恭奉著毗
濕奴(Vishnu),雖然前往這座廟之時感覺信眾不多沒甚麼特別之處,但每年二月的大寶森
節這座印度廟卻是信徒遊行中心,熱鬧景象非凡,
龍山寺,龍山寺就位在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北邊的Race Course Rd.,是傳統的
中國道教的廟宇,是由福州僧人在1917年所創立,主要祭祀的是觀音,龍山寺木造梁柱以
及華麗的雕刻就是個很傳統的道教建築特色,而且跟台灣越蓋越華麗的道教廟宇完全不相
同,不過有趣的情形是因為附近走向是住宅區,因此房屋蓋的都比龍山寺要高許多,因此
如此矮小的龍山寺反而非常的突兀,算是個小有特色之處,
恆佛寺,可惜的是當我前往恆佛寺之時,寺廟門是緊閉,因此不得其門而入,據說裡
面除了有道教的觀音之外,還有幾尊印度教的神也在裡面,這座由泰國僧人在1927年所創
立的佛寺,因為香火鼎盛,在慈善家的捐助之下擴大修建,據說寺廟中間的佛像高15米,
重達300公噸,十分壯觀,
Abdul Gafoor Mosque(阿督卡夫回教堂),如果要問我小印度區有哪座廟是最值得一
遊,我一定說是這阿督卡夫回教堂,雖然這座清真寺規模不大,但就我曾經造訪過的來說
,已經算是非常獨特,位在Dunlop St.上,離小印度捷運站約莫700公尺的距離而已,
這座清真寺融合了許多不同的建築元素,教堂的入口處上方則是有精心打造的日晷,
日晷上總共有25個三角形,這其實樣式不禁相同,但是由不同的阿拉伯文字所組成,每個
文字象徵著每位先知共25位先知,那日晷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只有在這裡才有的裝飾,
阿督卡夫回教堂則是非回教徒不得入內參觀,教堂內是他們參拜之處,雖然未曾到過
回教的發源地中東參觀,但是就我所參觀過東南亞的回教堂來說,阿督卡夫回教堂已經可
以排得上是前三名的教堂了,
夜晚的小印度燈火通明的程度不減,讓原本看起來很特別的歷史街道又更多了不同的
風情,只是非常意外地白天如此熱鬧的小印度,在夜晚的人潮竟是沒有很多,朋友說應該
是平日的關係,假日的小印度人潮可是非常的擁擠呢,
新加坡的朋友除了帶我吃辣死人不償命的印度咖哩之外,還帶我嘗試了道地印度甜點
,吃遍澳洲、日本、泰國、印度等美食的我之能說,台灣的食物跟甜點是最不甜的,這印
度甜點甜到真的會讓人受不了呀XD,
觀音堂,位在Waterloo St.的觀音堂,在小印度區過條小溪就可以抵達,是新加坡最
繁忙的中國寺廟,觀音堂建立於1884年,經過多次翻修才造成如此巍峨的寺廟建築,寺廟
外賣花者、算命者以及香客的往來絡繹不絕,翻修過後所有佛像包括觀音都是供俸在寺廟
的正殿,而後面則是有恭奉著釋迦牟尼佛的佛像,
Sri Krishnan Temple(克里斯南興都廟),觀音堂隔壁的則是克里斯南興都廟,這座
印度廟規模較小,部分來到觀音堂的香客會順便參拜這座印度廟,但我對印度廟平常涉獵
不深,但這座印度廟是我發現第一個拿香拜拜的印度廟耶,還是我以前完全沒發覺,
本篇本來想把小印度以及小中東區作介紹,但無奈還是沒辦法一次寫完,所以只好先
寫小印度區,下篇再寫小中東區,小印度的廟宇以及建築街道融合了印度、清真以及中國
傳統的風味,喜歡像我一樣感受歷史氛圍的朋友可以按圖索驥的將小印度區的街道及寺廟
走踏一遍,其中阿督卡夫回教堂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優美建築。
延伸閱讀:
【新加坡】加東歷史街道 :http://rt009211.pixnet.net/blog/post/57300300
【新加坡】亞坤枷椰吐司 :http://rt009211.pixnet.net/blog/post/57380340
【新加坡】印度煎餅 :http://rt009211.pixnet.net/blog/post/56335188
【新加坡】天天海南雞飯 :http://rt009211.pixnet.net/blog/post/56264361
【新加坡】極限辣度印度咖哩 :http://rt009211.pixnet.net/blog/post/56373990
【新加坡】328加東叻沙 :http://rt009211.pixnet.net/blog/post/56562459
【新加坡】Fern Loft背包客棧:http://rt009211.pixnet.net/blog/post/5664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