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地方賊,歡迎大家跟我一起偷走許多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圖文網誌版:http://t.cn/RmN6fZn
可以順便偷走賊的臉書追蹤:http://t.cn/RmPbrSh
[襲產 #聖克魯斯教堂 Church of Santa Cruz] 偷走昭披耶河畔的葡萄牙記憶 #曼谷
Bangkok /泰國 Thailand
因為在研究馬六甲的葡萄牙村時,得知曼谷也有葡萄牙族裔,也去了一趟聖克魯斯教堂,
雖然沒有在葡萄牙族裔社區多佇足,但還是回來研究了一下曼谷葡萄牙族裔歷史
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去Kudi jeen 走走喔!
船駛在繁忙的昭披耶河上,在帕空花市(Pak Khlong Talat)外的碼頭往對面一掃,
在一系列傳統泰國佛寺建築及平房間,竟有一棟粉紅色的教堂矗立在對岸。泰國有
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民虔誠的信仰佛教,只有約一趴的人信仰天主/基督教。因此
眼中出現一棟醒目的教堂,當然讓賊賊感到好奇,便走過綠綠的紀念橋
(Memorial Bridge)到對岸想一探究竟。其實這一側的昭披耶河岸有一個腳踏車和
行人步道,滿方便的,雖然設計有點不良於行,但從鄭王廟或從紀念橋邊都可以走到
聖克魯斯教堂。
這間教堂名為聖克魯斯(Santa Cruz),是由葡萄牙人於1770年5月20日興建完工,也是
曼谷最老的教堂之一。在吞武里這個地區會建有葡萄牙的天主教堂,其實與葡萄牙族裔在
泰國的遷徙有關。葡萄牙人於1511年逼退馬六甲王朝,佔領馬六甲後,也成為第一個進入
泰國的西方勢力。然而,在馬六甲王朝時期,馬六甲便一直受到北方暹羅勢力的威脅。
此外,就殖民者最關心的貿易路線來看,馬六甲也與暹羅有密切的貿易往來。因此,
葡萄牙殖民政府勢必得處理暹羅問題。
相較於積極侵略馬六甲,葡萄牙政府對那時暹羅王朝的領土並無野心。葡萄牙政府更為
迫切的是要恢復因其侵略而被暫停的馬六甲對外貿易,殖民政府便派遣外交官至暹羅談判
甚至在1518年與阿瑜陀耶(Ayutthaya)簽訂合約,供給暹羅武器與彈藥,暹羅則允許
葡萄牙人在阿瑜陀耶以及其他重要港口定居、通商與傳教,而暹羅人也可定居在馬六甲。
1567年,葡萄牙傳教士們在阿瑜陀耶建造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因此,不同於殖民馬六甲,
葡萄牙是與暹羅王朝建立貿易和軍事夥伴關係。
1767年,在暹羅王朝的舊首都阿瑜陀耶(Ayutthaya)被緬甸軍隊進攻焚燒後,達信
大帝(King Taksin)在昭披耶河的西岸吞武里( Thonburi)地區建造新首都,也才有
吞武里地區有名的鄭王廟。因為葡萄牙在達信大帝對抗緬甸時有出面相助,達信便在
吞武里留了一塊地給葡萄牙社群,另有一些中國移民也移居於此。(有些葡萄牙族裔可能
被緬甸軍隊做為奴隸,不知道在緬甸地區有沒有葡萄牙後裔?)1769年9月14日,達信大
帝在拜訪葡萄牙社群時,同意他們與此地建造教堂,這才有聖克魯斯教堂的完工。
而聖克魯斯教堂的取名也源自於9月14日這個神聖的日期,對於天主教來說,這天是
十字聖架慶日( the Feast of the Triumph of the Holy Cross)。傳說,君士坦丁大
帝的母親海倫(Helena, 248-328)在320年9月14日於耶路撒冷找到了主的十字架。
因此,他們以 Santa Cruz (Holy Cross) 為這座教堂取名。
事實上,這間教堂原本是木造的,但原本的木造教堂未被良好維護。1835年,它被
重建成一個具有中國風格的木造教堂。所以,村名又將這個教堂稱呼為“Kudi jeen”
中國教堂)。也因這個取名,當地社區也被取名為Kudi jeen,並流傳至今。1916年,
聖克魯斯教堂第三次改頭換面,而且是由兩位義大利建築師安尼巴萊·里戈蒂(Annibale
Rigotti)與馬里奧·塔馬尼奧(Mario Tamagno)負責,這兩位也建造了許多曼谷
市區的老建築。在他們的設計之下,聖克魯斯教堂以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重新佇立於
昭披耶河畔,它的淡粉紅色的圓拱頂使他成為昭披耶河畔獨一無二的存在。
可惜的是賊賊到教堂時,教堂門鎖上無法入內參觀,看網路上的照片,教堂內也是挺美的
內部裝潢就等賊賊下次去曼谷在回補資料了。在教堂四周則有聖母像、十字架等與其他教
堂的空間形式未有太大差異。另外想要補充,前面有提到這個社區稱為Kudeejeen,
該社區展現了不同於曼谷其他地區的地景,是曼谷極為特別的社區。多元文化在此並存。
在這個社區,旅人會看到天主教、伊斯蘭和華人信仰在此和諧的共存。
在網路上有看到這裡的導覽行程,也許大家可以試試看(賊賊還沒參加過,下次去曼谷回
回來再告訴大家):
http://www.walksofbangkok.com/tours/diversity-harmony-klongsan-kudeej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