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169
陳怡杰 上報Up Media
不知道,好萊塢電影裡的食物,吃起來口味如何?
一個從小愛烹飪的女生,不曾留美,土生土長的台灣背景,如何憑藉一雙「什麼都煮得出
來」的巧手,在夢想國度好萊塢(Hollywood)打出名號?
在洛杉磯工作的台灣人不少,但憑著「食物造型師」(Food Stylist)專長進到好萊塢實
在不常聽到。「在台灣,Food Styling主以國際連鎖食品公司廣告為案源,他們才有預算
把Food Styling視作一門專業,台灣其他影劇需求都把Food Styling含在美術、廚師編制
裡,請他們兼差弄一下。」
好萊塢奇幻旅程
Anna是道地台灣人,台藝大電影科班畢業,2010年李安在台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
,她因緣際會加入美術組,一心想結合「烹飪」與「電影製作」工作的她,追夢速度很快
,幾番考量隔年就接受劇組前輩建議直闖好萊塢,至今一待6年,已接過不少美劇Food
Styling工作,也為雀巢、李錦記等大廠操盤食品廣告,去年剛與影星艾迪·墨菲(
Eddie Murphy)合作新片《丘奇先生》(Mr. Church)。
她解釋,Food Stylist希望讓食物拍得漂亮、也吃得出來,「過去食品廣告,大多食物造
型師為讓食物賣相更佳,有許多不能說、不能吃的小撇步,譬如在鬆餅上倒機油代替糖漿
、大量使用色素染色、或在沙拉噴髮膠達到定型效果,但近年自然意識抬頭,食品廠商也
希望『忠於食品』,盡量不造假。」
拍得漂亮、吃得出來
「至於影劇中的Food Styling需求,因為食物較偏配角功能,只是輔助劇本、幫助演員入
戲的工具,除非有特寫鏡頭,不然通常不比廣告、平面攝影來的講究。且因為演員必須隨
劇情吃下肚的考量,食物造型師也需通曉廚藝、營養學。」
目前,Anna工作仍聚焦美國當地,「目前還沒有台灣邀約,倒是中國曾先找上。」
在接各種case進來時,Anna最先確認歷史背景,「從古早到未來世界Food Styling工作都
接過」,2012年還在當助理時,她曾在美劇《性愛大師》(Masters of Sex)劇組處理
1950年代食物造型,獨立闖蕩後,也在美劇《異種》發想未來食物。
未來食物:涼圓
「當時真田廣之飾演長生不老數百年的科技富豪,要做他從冬眠中醒來,第一口要吃的未
來食物,那時做了5、6道菜放在透明壓克力桌子下打燈,食材方向則往現今最流行的『分
子料理』概念去發想」,Anna特別舉例其中1道改良台灣攤販常見的涼圓,「涼圓外型本
來就有點前衛,很像1顆顆泡泡,劇組看了以為是眼珠,覺得超酷。」
採訪過程,Anna舉起咖啡杯講解,「現在我外食時會去注意『器皿』」,日系選哪種、工
業風冷酷調性又會選哪一種,務必做到盤子裡食物符合要求、盤子外器皿、桌子擺設,都
納入全盤考量。」Anna說,Food Styling工作可大可小,從鏡頭遠方臨演餐桌菜色到主角
桌前的餐點特寫,該熱該冷,特別主角會入口的,除了好看也要好吃,切忌熱菜變冷,影
響主角演技表現。
也不是每場戲都能做到自己滿意,「劇組規模龐大,自己要調適心態,有時必須拿出自己
不滿意的東西。可能導演跟演員講戲,一講過了半小時,然後立刻開拍,沒時間加熱,或
是雞肉一直加熱到乾掉。你也不能說『我再修正一下』,總不可能要整部電影500人流程
因你而亂掉。」
食物造型師的日常
Anna說明,一般「食物造型師」作業流程是這樣的,從道具統籌(Property Master)接
到訊息,如劇情年份(50年代)、劇情背景(1場party),然後去搜尋當時經典菜色圖樣
參考,回頭跟道具統籌討論,決定哪幾道出現OK,開始大量製作。
「如果情節設定未來食物,我會實際煮出來、拍給道具統籌看,他也許會說『主菜可以、
旁邊配菜做』,然後二版、三版、四版修正到定案版,開拍當日帶到現場,修正過程不需
要試吃。」但有時演員會有特殊飲食需求如無澱粉、無糖,要注意的是,如果菜色是演員
會吃下肚的,一定要有機。
闖了6年,Anna坦言近2年才比較能以「Food Stylist」當做自己的專職,「好萊塢算時薪
,若拍到主力有關廚藝的電影,工作期約2個月,1周5天,每天12小時,單案約1萬美元(
約新台幣32萬),」這只是Anna其中1個case。
亞洲人開車就是這樣
Anna告訴我們,「食物造型師」在業界是滿孤獨的工作,極少與同業互動,合作的常是道
具師、攝影師、美術指導等。但慶幸的是,在好萊塢打拼6年,種族歧視不曾發生在她身
上。
「很多人問過我,從小我也聽著這些故事長大。但來到好萊塢候完全沒感覺,我覺得跟自
己個性、自信、實力有關。」「頂多開車闖個紅燈被朋友念『你們亞洲人開車就是這樣』
。」
「美國確實喜歡開種族玩笑,但不限於華人,拉丁美洲人、黑人、白人,彼此都會互開,
」Anna打趣表示,美國人種太多了,好像每個人種都會被分配到一點「種族歧視」的
quota(額度)。
「語言真的是個優勢,對我來說,在當地沒有溝通障礙,也是相處融洽原因,朋友不會覺
得我是個外來者。」
台灣人的一點優勢
但「台灣人」背景,也在好萊塢為她帶來益處,曾有1位好萊塢廣告公司的台籍創意總監
,手邊負責客戶港商『李錦記』,在美國發現Anna官網,看了作品喜歡,又發現同是台灣
人,找了Anna去做『李錦記』官方食物造型師,
「雖然『講中文的台灣人』在好萊塢絕非一定優勢,甚至『李錦記』官方攝影師是越南人
,但中文背景還是讓Anna比起前任南韓籍食物造型師,跟香港客戶溝通起來更順暢,一合
作就是2年。」
但現在案源穩定的Anna,6年前剛到美國時,可沒那麼如魚得水。
從無薪intern開始
「一到洛杉磯,我馬上就mail給當地所有Food Stylist,但70封出去,1個月後卻0人回應
。我打起精神又振作選了真的很喜歡的30人再寄一次,終於有5人回覆。只因為我把第一
封『assistant』(給薪助理)改成『intern』(無薪實習)。」
設想步步週到的Anna也同時找了2年1期、8月開學的廚藝學校,「畢竟我沒有受過正規廚
藝訓練,不過我已設定出國是工作不是拿學位,所以只找學費最便宜,一方面也給找工作
一點緩衝步調。」
「我不是走藍帶廚藝夢那條路,當時只想趕快訓練紮實功力,可以直接上戰場、甚至做
600人份都沒問題的那種,但沒有一個專門學院在上這類課,Food Styling講求的是現場
功力,得靠不斷自學。」
Anna說,當然也可以鎖定一個食品造型師前輩經年累月學習,但她跟的經歷都沒有太美的
回憶。
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前輩
「美國蠻多人在做『食物造型師』,光洛杉磯至少70人,當時跟了幾個前輩做intern,只
能做一些切菜、洗碗的雜工,不給你真的到片場學、看,他們比較藏私、不願意教,怕你
一下子超越他,把他case接走。」現在自己也收了1名巴西助理的Anna不怕被學,不想自
己變成過去討厭的那種前輩。
老家在北投的Anna,從小喜歡做菜也愛蒐集食譜,「以前沒發覺喜歡買廚藝書,大學時回
家抬頭一看書櫃,才發現過去買過好多。」父母各在台灣人壽董事長秘書室、中華賓士會
計部任職,平時工作忙碌,讓Anna從小就有不少下廚機會,父母煮飯時,她也愛湊在一旁
看。
同樂會回憶
她最記得國小三年級時,同樂會要自備食物,同學都帶一包洋芋片打發,但Anna就想做真
的菜色,「拿麵包當米飯包成壽司」之類,「第一道同樂會料理做無酒精的雞尾酒,自己
加妞妞珍珠圓,看起來五顏六色做的很開心」,「給爸媽試喝沒感覺,但裝在塑膠杯裡帶
去學校,同學超捧場,每學期都會期待我這次要帶什麼料理去。」
「以前不覺得做菜可以當職業,覺得比較草莽、不是女生長久做得來的工作,至少家人也
沒有希望我去餐廳當廚師」,高中也沒讀餐飲科,一般高中畢業進大學念電影系,一直把
做菜停在「生活基本技能」的看待階段。
電影系畢業後,在家寫了一段時間劇本,試著想賣給電視台、也當過記錄片導演助理,「
我知道自己一直想留在電影圈,但一直在找哪一塊是我真正喜歡、外界也讚賞、自己也做
得久的職位。」
對比今日生活,她認為「電影系畢業」確實帶給她有別於同業常是廚師轉任的部分優勢,
「比較會從攝影機拍出來的角度去做Food Styling,知道食物面向鏡頭的那一面要加強什
麼處置,不會把時間花太多在鏡頭拉遠、打糊等看不見的地方。」這也贏得不少客戶稱讚
Anna「細心、注重細節」。
雙語流利
英語流利的Anna,其實父、母也沒留過學,「爸媽是土生土長花蓮、高雄人,小學3年級
就送我進補習班,我小時候也對外籍老師很有興趣,一直纏著他們聊天,一路補到高中畢
業,課餘聽超多西洋音樂,雖然沒有特別參加外國朋友社群,但口說一直有在練習。」
「是啊,語言非常重要。」Anna不諱言,從《瘋台灣》執行製作、《少年Pi》美術一路到
好萊塢,讓她工作無縫接軌的第一利器必定是英語流利溝通。
從《瘋台灣》到《少年Pi》
大學畢業隔年,Anna加入《瘋台灣》團隊,「當執行製作,什麼都要做,比如去台中,就
開始找梗找受訪者,也負責跑點試玩、場勘、順流程,另外拉吃、玩、贈品、機票、住宿
等贊助,受訪者要各行各業,但每次需要找特色美食的時候我都很興奮。」
當時Anna偶然在家翻書櫃,發現蕭維政(資深電影人、廚師,曾任《總舖師》飲食指導)
2本食譜《春夏風義大利麵》、《秋冬風義大利麵》,「我看到他自介寫『平常研究美食
,另外1個身分是食品美術(Food Art Director)」,我才知道原來愛做菜、不當廚師還
有這門行業。」
原來如此
「我就想拜師學藝,透過廣告業界朋友聯繫蕭維政想學Food Styling,當時跟他助理仰雯
(後來也在台灣業界獨立接案做食品美術)聯絡。細節都談好了,我也確定要好好研習
Food Styling當職業」,但此時,一個爆炸性的機會來臨。
朋友問Anna「要不要去《少年Pi》劇組?」起初工作性質因仍類似《瘋台灣》執行製作,
她一度猶豫,「我都安排好要學Food Styling」,幾經思量,Anna暫緩追夢,「對電影人
而言,『跟李安工作』實在太夢幻」,即使又做回《瘋台灣》類似的執行製作,她仍甘之
如飴。
這也成為開展Anna人生的重大契機。
4天變9個月
當時《少年Pi》劇組需要1位Location Manager(帶好萊塢來台的美術指導,深入台灣勘
察秘密景點),因為具備雙語能力又熟悉台灣各地,劇組從《瘋台灣》節目端找上Anna。
「劇組原本只需要4天,幫他們排出行程就好,我就想說細心安排、動用所有《瘋台灣》
時期累積人脈找了包括萬里桐等私房場景,想說全力把這個case做好,再回去學我要的
Food Styling。但4天後《少年Pi》美術指導問我願不願意留下來, 簽約協助拍攝,最後
待了9個月到劇組離台。」他們看到什麼特質?「可能工作態度OK、笑臉迎人、溝通和諧
吧。」
改到美術組做coordinator後,Anna協調美術組所有需求,包括場景、陳設、道具、搭景
等所有視覺,務求符合《少年Pi》設定的1976年,「開得出需求,我都要找得出。同時間
一般雜務如訂便當我也做。」
Food Styling出道作:《少年Pi》
其實當時被詢問願不願意留下時,Anna也老實跟劇組及李安助理李良山說明,「我剛下定
志向,真的比較想走食物部分」,獲得劇組承諾「《少年Pi》食物場景較少,但你可以願
意在旁協力食物部分與學習。」
「我真的很感謝,終於開始接觸我夢想中的工作,跟好萊塢來的美術專家學習。」Anna笑
稱,「很多人踏入Food Styling的出道作可能掛學生短片,但我的第一部Food Styling就
掛李安的《少年Pi》,哈哈聽起來很好聽,但到美國還是從零開始。」
《少年Pi》在台灣的4幕食物場景Anna全程參與,從印度家庭餐點、船上水手食物、男主
角抵達陸地抓樹根來吃(用牛蒡或山藥調製成樹根樣,外頭灑海苔粉當青苔)等。
《少年Pi》2011年中拍完,Anna與劇組建立好感情,知道她想專攻Food Styling,紛紛規
勸「台灣市場需求太小」,「影視重鎮好萊塢才是最適合磨練的所在」,Anna考慮後,直
接整理行李、殺去洛杉磯。
「家裡沒有太大拉扯,因為對出國念書一直贊成。」Anna向父母做出承諾,「給我3年,
沒闖出名堂,我會回來。」
Anna成功了。
她的貴人是曾操刀好萊塢巨作《全面啟動》、《ID4星際終結者》、《MIB星際戰警》的道
具統籌(Property Master)馬金尼斯(Scott Maginnis),「『食物造型師』由道具統
籌聘用,很感謝他給我起家機會。」
貴人現身
當時Anna正跟著一位女性食物造型師前輩學習,「但脾氣非常兇、錢也給得少(1小時10
美元,正常1小時至少15~30美元)、而且超怕助理學東西,其實她作業據點離我車程2小
時以上,油錢就幾乎抵銷」,之後幾年,Anna不斷告誡自己,不要把這種風氣往下帶。
不久,1位《少年Pi》劇組好友跟馬金尼斯聊起Anna正跟這位女前輩學習Food Styling,
馬金尼斯勸Anna「我跟她合作的經驗不好,你來我這,我給你一個機會。」
「當時馬金尼斯正在做1部HBO美劇《矽谷群英》(Silicon Valley, 之後連拍4季),有1
場食物戲讓我試身手」,事事謹慎的Anna再度打了漂亮一仗,之後一路與馬金尼斯合作5
年,包括2016年與艾迪墨菲合作新片《丘奇先生》(Mr. Church)。」
「一開始我也打算好好拜師1位Food Stylist前輩,我也願意從洗盤子、刷馬鈴薯開始學
起,但跟過3位試過水溫後,深覺不如自己上陣磨練有效,很幸運的當時馬金尼斯給我機
會,自己也很謹慎的把握住。」
《矽谷群英》成果獲馬金尼斯盛讚為Anna建立極大信心,「具備可以獨當一面的自信,證
明不用跟著1個人學,直接上實況戰場磨練對我更見效。」
未來,Anna希望可以成立個人品牌公司、個人餐廳,「但Food Styling我永遠不會放棄,
現在約『私人廚師』與『Food Styling』時間各半,希望漸次轉成『自我事業』與『
Food Styling』時間各半。」
「6年前台灣Food Styling案源約只夠5人均分,這趟返台與業界交流,發現台灣Food
Styling市場竟沒有太多變化」,Anna感慨「6年前若我沒去美國,現在台灣也不會有我的
位置。」
專訪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Hf2YzXY74
延伸閱讀 食物造型師之外 那些當J‧J‧亞柏拉罕私人廚師的日子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