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toz (英奎)
2016-03-30 10:12:33出處連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318001150-260205
RBC僅4家低於250% 王儷玲:已無負值壽險
2016年03月18日 04:10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
壽險市場已很健康。金管會主委王儷玲17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表示,到去年底壽險業
資本適足率(RBC)不到250%的只有4家公司,其餘18家都是250%以上,甚至逾300%,
強調目前已無淨值為負的問題壽險公司。
4家不到250%的公司即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安聯人壽、台銀人壽,RBC未達250%的
最大衝擊,即無法適用近日金管會開放投資海外不動產、最高可達可運用資金2.5%或淨
值40%的部分,4家公司初步只能投資可運用資金1%或淨值10%。
另外一項即250%以上的公司投資公共建設金額在50億元以下,可事後報備,未達250%的
公司,事後報備部分僅限10億元以下,另外還有一些海外投資限額等,相對投資效率及收
益會受影響。
立委李應元昨日在財委會質詢時表示,王儷玲過去在金管會副主委任內曾公開表示支持保
單限額給付,目前是否還會落實此論調,王儷玲表示,那是過去市場上還有多家淨值為負
的壽險公司,如國寶人壽、幸福人壽、朝陽人壽,當時評估若全數要接管,賠付金額高於
安定基金的財源,所以主張限額理賠,減少國庫與全民力的負擔,雖然此立論是對的,但
現在台灣已無淨值為負的公司,就不必再提此理論。
去年壽險業稅後獲利1175億元,創新高,第四季台股雖回檔,但不少公司因債券上揚,淨
值都比第三季底時翻升,目前金管會已透露的大型壽險業自結RBC,即國泰人壽是300%以
上,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則是250~300%之間;昨日則是揭露4家壽險公司不到250%,也
是資本適足率目前最低等級公司,今年所有壽險公司將公布確切的RBC係數,屆時將不是
目前看到的5級制。
(工商時報)
想法評論:
雖然這也是業界自撰的新聞,但看一下各公司狀況也不太壞
常會有人問,保險公司到底賺什麼? 大部分是轉投資,是種規模經濟
通俗點說,錢放保險公司,它轉投資賺錢分你,只是分多分少的問題
因為它需要穩定收入,做長期投資,因此用年限來做限制,保證它的財源
以類儲蓄型的保單來說,不論賺錢賠錢,它都要給一定的回饋
普遍人都認為分太少,認為保險公司好賺,沒考慮它本身也要風險控管
其實...若是各位有20億,開間保險公司,你也可以這樣做的 ^.<
股票,賺什麼,也是把錢放到你認為會賺錢的公司,他賺錢,你也賺錢
只是他賠錢,你也要賠錢,風險不同。
對很多客戶而言,名稱就只是名稱,遊戲規則搞清楚,各取所好
穩定的『低』收益,看起來很不划算,尤其是對會投資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像我常說的,戶頭有一億,你要怎麼用?
股市,幾百萬賺、幾百萬賠?
保單,每年領200萬生存金?
=================================================================
各位對於,金管會控管投資上限是好事還壞事?
有人認為,控管是對保戶負責
有人認為,放寬投資上限,公司才能賺更多錢回饋保戶
好像都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