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今,是可以來回應自己一個月前寫的文章了,以及對139話大結局的感想了。
對於結局,如我之前所說,基本上到了138話,不管139怎麼畫,都很難動搖我對這個作品
的評價。
大結局我個人很滿意,大致上也是我一個月前所預測,以及希望的結局,只是說礙於連載
篇幅,幾個地方感到有點不夠圓滿。如果能夠至少多個十頁,相信可以再微調的更完滿一
點。比方說怪誕蟲,雖然我不認為怪誕蟲會是關鍵,我認為還是要交代一下他的下場。雖
然我認為巨人之力的存在主要是尤彌爾,但怪誕蟲至少可以帶過一下說他就去找下個宿主
之類的。
1. 尤彌爾
的確是因為愛,然而,也正是因為愛是難以說清的東西,作者留了一個空白讓讀者去想像
,因此,我原本的猜想也算是這個留白的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了。
2. 米卡莎
前文說到,米卡莎是我原本覺得三主角中性格塑造最為薄弱的一個,也是最無自由意志,
可能變成工具人的角色,但是到了138時,我意識到,米卡莎可能是三主角中塑造最為完
滿、最成功的角色。139來看,這個觀點得到了證實。
米卡莎一直以來是不做選擇的人,作者讓她最後展現了自由意志,而這個選擇之重,使她
付出一生的代價。而讀者對她的選擇最為感動,最為揪心,最後一幕真的看到哭了。
頭痛之謎,如今也跟著尤彌爾的留白一樣,只知道跟尤彌爾有關,但細節可能自己去想像
了,跟尤彌爾的猜測一樣,我原本的猜想,也是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了。
3. 阿爾敏
在前文所說,以及阿爾敏是最接近「孩子」的人,艾連寧願自己成為惡魔,也要為阿爾敏
鋪平未來的道路。139話,在「路」中,艾連帶阿爾敏去看了「火焰的水、結冰的大地、
沙的雪地」,看著阿爾敏的眼神,艾連眼中露出寬慰的眼神,艾連對阿爾敏的這份「單純
」的情感,我在之前有詳盡地闡述。隨後兩人的對話,最後阿爾敏醒來看到米卡莎抱著艾
連的頭顱,令人動容。不過我以為最後作者會給一個「帕拉迪島的未來可能會由良知派來
領導」的暗示,而阿爾敏會是領袖,看來我對世局是比較樂觀一點。
4. 艾連
有一個主題,作者選擇最後仍要處理。
「有力量的人才有自由」我在另篇文中分析過這個主題,最開始漢尼斯大叔對艾連說,你
之所以無法拯救母親,是因為你缺乏力量。巨樹森林女巨人捕獲作戰,李維兵長對艾連說
過一番話,而艾連懊悔自己的選擇導致隊友全數陣亡;政變篇,兵長強迫希斯特莉亞成為
女王。
這裡透露出,有力量者可以強迫他人的選擇(強迫希斯特莉亞成為女王)。有力量的人才
有「自由」。
這個主題危險的地方在於,它會對作品中對「自由」的另一種闡述產生傷害,講更直白一
點,就是賦予艾連發動地鳴殺死世界80%人口的正當性。而這個正當性會與阿爾敏等人的
意識型態產生根本上的矛盾。如果是要擁抱這個主題是可以的,但漫畫卻又同時在艾連身
上開展出與之矛盾的特質,因此會讀者感到無法認同:艾連如果要滅世,又為什麼不幹徹
底一點?如果不要滅世,原本有限度的地鳴也是不錯的方案。艾連發動地鳴後,實際上造
成帕拉迪島與世界更大的仇恨,造成更加無解的局面。而弗洛克等葉卡派的意識形態,在
人類歷史上已有諸多證明必將走向自我毀滅的軍國主義的極權國家。到底作者讓艾連要走
哪一種路線?李維兵長並非主角,因此這個主題在他身上產生的矛盾不會太明顯。
艾連說,就算不知道眾人會阻止他,他還是會發動地鳴吧,原因他也不知道。
其實原因是我們都知道的:人類內心原始的殺戮與恨,那股只想消滅一切的「自由」。我
在另一篇分析文中有提到過「自由」與「牆」的二元性。一個荒野中奔跑的人,看似自由
,你也可以說他是沒有自由的,因為他根本不會意識到「不自由」。
自由的概念是在牆的形成之後才有的。人因為要與人相處共容,因而各自犧牲部份自由,
協調出一條行為的界線,以求出兩人共同生存的社會。所謂殺光全世界已得到自由是一個
悖反命題:1. 這是會導致毀滅的意識形態,假設殺光帕島以外的所有人。那麼在帕島內
部,馬上就會再度形成不同族群之間的牆,因為人與人之間就是會有差異,就是會有衝突
,如果解決差異的方法就是殺戮,最終就是強者擁有自由,弱者沒有自由,甚至極端一點
,只有一個最強的人存活下來。前者是危險不穩定的階級社會,後者是人類社會已不復存
。作者藉亞茲馬比特之口對弗洛克有說過類似的概念。表示作者絕對是有意識到這個主題
。
作者沒有就此命題超越。而是讓艾連展現一個人的脆弱,他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順應
本能殺戮,但也總是對阿爾敏那種單純良善的清澈眼神感到疼惜。在139話,阿爾敏眼看
著痛苦的艾連,突然握住艾連的手,最後並且對艾連道謝。雖然這個主題被用老套的方式
解決,但這是有前面故事的情感鋪墊的:在瑪利亞之牆奪還站的前夜時,三人坐在台階
上述說去看海的夢想;在瑪利亞之牆奪還站時,阿爾敏選擇犧牲自己而對艾連說謊,以擊
敗貝爾托特;在授勳典禮前,阿爾敏被弗洛克責難後的沮喪,而艾連鼓勵他,牆外的世界
還等著他去探索,,這好多幕都讓讀者看到艾連對阿爾敏的情感,因此在139話,阿爾敏
選擇理解艾連並且握住他的手,儘管老套卻還是感人。儘管沒能完滿一致化艾連的行為邏
輯,卻是至少用一整部的故事來告訴我們兩人的愛,儘管是殘忍的,其他死去的人,被有
力量的人剝奪了自由。阿爾敏要做的,就只能是在這個殘局,貫徹他的理念到最後一刻。
我相信編輯們絕對有注意到暗示艾連(可能)弒母將會讓讀者難以下嚥,絕對有注意到艾
連這份暴力的正當性會引起反感,但對於作者要在最後也要處理這個主題,對此我持肯定
態度。
而「古立沙抱著艾連」說「你是自由的」,被用在這裡,由於這一幕在許多年前就被提出
,我推測上面這個「暴力之自由」是諫山創原本的主題。這是一個殘酷而悲傷卻又無可奈
何的故事,主角艾連既是復仇,也是殺戮的本能使然,使他走向世界大惡人的路。而對一
個小孩說「你是自由的」便成為最大的反諷。
我本來希望最後一幕如下:鏡頭來到古立夏,原本他也懷著一個念頭,要告訴艾連世界的
真相,但是他選擇讓他一無所知也好,他不想要艾連像吉克一樣背負沉重的命運。他放下
筆記本,把筆記本收進抽屜,鎖起來,他要艾連成為一個一無所知的普通人,他對他說:
「你是自由的」。而這將對擁有始祖與進擊巨人之力,實際上因為知曉過去與未來,等同
被取消自由意志的艾連,形成最大最重的諷刺,卻也馬上形成悲劇的超越:因為艾連仍然
選擇接受他的命運,走向被米卡莎殺死的結局。儘管最當初古立夏如此愛他,希望他自由
、快樂、單純的過完一生。
但是,用米卡莎的鏡頭來結束整部作品,總之還是把我給看哭了,因此這可能才是最棒的
收尾。
巨人終於完結了。有許多我在追的youtuber紛紛表示崩潰。可能多看幾次,多過幾年,想
法會有所不同。也許十年前的我來看,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也可能無法接受。不管怎樣
,一個作品激起那麼大的討論,已經是非常不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