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swyk (熟過頭的熟男)》之銘言:
: 【弟弟的壓力】
: 一段姊弟戀中,弟弟的壓力很多方面會來自自己的家人、朋友
: 大多數的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跟大他很多歲的女人在一起
: 搬出來的理由不外乎是【女人容易老】、【女人老起來很明顯】、【戀母情結】...
: 但我想真正藏在這些看似愛自己小孩的父母心中最大的原因是【兒子老了誰照顧】
: 不夠成熟的男孩(因為還沒成熟所以不叫男人,不管幾歲)當然需要人照顧
: 幼時要媽媽照顧,大了要女友照顧,再老一點要妻子照顧,老了要老伴照顧
謝謝你的眾多分享。
不過我仍然對父母心中「真正的想法」抱有疑惑:
反對女兒嫁給長八歲男子的父母,比反對姊弟婚的父母少得多,
他們怎不擔心「女兒老了誰照顧」呢?
(怎不開心現在年輕的兒子被懂事的姊姊照顧呢?)
仔細觀察現今青壯年,男女在維護自身生活品質的能力差異並不大,
女生就真的比較懂得照顧自己、所以不用擔心嗎?
女生真的比較容易老嗎?
(保持運動的男女,看起來同樣年輕。
總體而言,女性運動人口也不比男性少,只是運動性質有異而已。)
所以我認為,除了「大齡女性較不適合生育」這點比較明確,
父母反對姊弟戀的原因,通常是「沒有原因」,
只是被傳統形象(婚姻就該男大女小)束縛而已。
我一直覺得台灣過度依賴父母、過度被父母想法牽制的生態環境不太健康,
無法像美國大部分家庭一樣:結婚主要是兩個人的事,不是兩大家子的事,
育兒方面也常須依賴父母幫帶孩子,因為台灣社會給年輕夫妻的支援不夠友善。
我認為這種過度的牽絆必須解開,但有人可能認為我在破壞良善的傳統觀念與風俗?
(由於我的單親媽媽在十幾年前就過世了,所以我話才能講得這麼輕鬆?)
我樂見miswyk熱心分享正面的經驗。
不過除了這個小板,除了「姊弟戀」這個議題,
我認為各種來自本源家庭的婚姻障礙都應該從基本觀念去改善,
也就是:
不要太聽媽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