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張學友: 如果信了自己是歌神 那怎麼辦?!

作者: Emily212 (遊戲時間結束)   2015-02-05 20:07:49
KKBOX HK 獨家專訪
張學友:如果信了自己是歌神 那怎麼辦?!
2015-02-04
訪談全文 (網頁有兩段訪談影片檔)
http://www.kkbox.com/hk/tc/column/interviews-44-600-1.html
暌違七年,張學友終於推出全新國語專輯【醒著做夢】。學友最近兩張大碟都嘗試不同曲
風,貴為「歌神」,很多人會覺得他已經可以不理市場,做自己喜歡的,不過學友卻笑說
:「我是流行歌手,當然希望每首歌都流行!」他其實只想醒著做一個夢──繼續唱歌。
流行搖滾x管弦的化學作用
再推出大碟,原來是受了Elton John與Melbourne Symphony Orchestra一起做的現場專輯
,而動了想要做類似作品的念頭。不過流行搖滾與管絃樂一動一靜,該怎樣結合?「其實
我從來不覺得兩者有格格不入的問題。」的確,流行搖滾與管絃樂聽起來都是氣勢澎湃,
配合學友具有穿透力的聲音,非常震撼。
但經過一連串收歌、編曲、推倒重來的漫長過程後,學友反而發現如果整張專輯十首歌都
是最初設定的絃樂加搖滾,那麼聽來又會太相似太單一,「所以就換了一些其他的編曲,
也有一些不是搖滾和絃樂的歌,譬如雷鬼風格,讓整張專輯聽起來不會太單一,但專輯基
本概念是存在的。」《用餘生去愛》、《時間有淚》、《不錯》在編曲上都是這樣開始很
靜,中後段絃樂推大,最後再收的作品。
「我也希望每首歌都像《吻別》、《每天愛你多一些》啊!」
沒有能力控制哪首歌大賣
上一張粵語專輯【Private Corner】突破自己,大膽嘗試爵士,反應卻沒有預期般好,今
次更將流行搖滾與管絃樂放在一起,對聽慣學友唱情歌的歌迷來說,不免是聽覺上的挑戰
。究竟怎樣兼顧做自己喜歡的,與歌曲的流行程度呢?學友笑說:「我也希望每首歌都像
《吻別》、《每天愛你多一些》啊!」無論做爵士專輯,或是每一張作品,他都有考慮到
流行,「但最後到底哪首歌會大賣?目前我只我也還沒這能力去控制預測。有時你以為,
嘩!這首歌一定會大賣了,但出來結果又不是,因為一首歌會不會流行是有很多因素,要
靠天時地利人和。」
呈現原汁原味音樂
為了更貼近新專輯想要的英倫搖滾,學友特別遠赴英國Abbey Road Studio錄音,感受到
外國樂手的專業與積極精神:「他們從小到大接觸英倫搖滾,只要一彈,就會有那種感覺
。」至於去Abbey Road其實是製作人杜自持的心願,學友笑說在哪唱也差不多:「就好比
我們打網球的,會想去法網那個球場,但也不會因此變成費達拿啊!」
張學友有條件慢工出細貨,但耗時耗資,是做一張好專輯的必要條件嗎?「首先我覺得不
要先去想好不好賣,一張專輯好不好賣的因素很多,與放多少錢去做,關係並不大,但做
得好不好,我覺得這是基本條件,錢多些當然找好點的樂手,好的混音後期,這是會有分
別的。」學友說,就算沒錢飛到國外錄音,只要用心做,聽眾還是感受得到的。他希望音
樂人能做好自己的本分,藉此教育香港的樂迷們能有付費的觀念,這才是對音樂人最好的
支持。
「如果你信了自己是歌神那怎麼辦?你其實唱不到的。」
不是歌神,只喜歡唱歌
台灣歌壇天后江蕙引退,有傳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身體不適,同樣對自己要求極高的學友
就分享了自己的心情,說已經很懂得調適心態:「如果你信了自己是歌神那怎麼辦?你其
實唱不到的,因為你不知道怎樣繼續。」他說:「我只要當時盡力唱了那首歌,即使日後
發現有瑕疵,那就會是下一次進步的動力。 」學友笑說:「我只是喜歡唱歌,如果不是
也不會出來了。唱歌應該是一件很享受事,如果那麼大壓力,我覺得不值得。」
喜歡唱歌、喜歡表演,即使大環境不太理想,即使千錘百鍊才能完成作品,張學友還是要
用餘生唱下去!
作者: Gaujing (高進)   2015-02-07 16:16:00
Private Corner很好聽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