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目前只看到事件與決心兩部,法庭這一部圖書館目前借不到(每本都是五人預約滿,
不知等到何時才有辦法看到),相信結局跟電影相差不多才是。
其實後篇的問題點是在前篇時早已經出現,只是沒有到收尾時,感覺不到問題在哪。
第一個就是將野田建一的大部分戲分都挪到藤野身上,造成原本在一旁觀察神原的野田
變得可有可無。就因為野田是那樣的家庭長大,是第一個發現者,亦是最後回到學校教
書的人,以他這樣不平靜的人生來從旁側寫神原,才是後半段的精隨,結果全部挪到涼
子身上,造成野田變成只是神原旁邊一個只會擺笑臉的人。個人認為,野田相對於神原
,就有如華生相對於福爾摩斯一樣,是從第二人稱旁觀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際主男角
神原的表現(涼子是光明面的主角,神原是黑暗面的主角),戲份挪移的下場,就是造成
涼子性格變得彆扭起來,然後無法從野田的角度來看,神原是多麼讓人無法捉模,多麼
戲劇性的一個人。
第二,柏木這角色太過於嘴砲,反而感覺不到原著中那種過度早熟,看不慣身邊事物的
世故,雖然都是小屁孩,但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只出張嘴,不如原著中那樣工於心計。
不過因為還沒看第三部,對於這部分的內容是否寫在原著並不確定,只能從前兩部的內
容去分析。
電影改編作品,會因為時間緣故增刪某些內容,甚至將角色戲份挪移,這我都可以理解
,但要改編故事就要改編的合理些,要不然到後面轉不回來是很糟糕的,而這是後篇的
問題,也就是前面改的太多,情節看似合理,但後面就是收不回來,感覺就是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