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
看到是核電廠相關主題的電影,原本沒抱什麼期待,沒想到看到後來一直想向東野圭吾獻
上我的膝蓋(跪)。這不是2015年寫的小說,而是1995年啊,經歷二十年依然歷久彌新
的,大概就是文學了,為東野圭吾的人道精神致上我最深的敬意。村上春樹寫《地下鐵事
件》,東野圭吾寫《天空之蜂》,對我來說這就是小說家最終極的人道關懷了。
其實擁核反核總是爭執不休,表面上我們也只聽得到這兩種聲音,而故事中特別描寫的是
核電廠技術人員、廠長、清潔人員等內部人員,切入點卻是一個恐怖攻擊,歹徒要求停止
全國核電廠,否則會讓這台最新型直昇機從新陽核電廠的反應爐正上方落下爆炸。諸多巨
大的矛盾,逼迫政府面對破壞全日本核電廠,或犧牲新陽核電廠的人。
1.反應爐外層經過爆炸測試,絕對不會有問題→即使飛機上放有炸彈也能安然無恙嗎?
2.立即停止新陽的反應爐,即使飛機落下也能保證不會出事→是否代表明核電廠安全必須受到質疑?
3.反應爐有層層保護,即使飛機上有炸彈也沒問題→但是若墜機地點是旁邊未多加外層保護的核廢料處理廠呢?
從救出人質、欺騙歹徒、反覆聲明的過程中,種種矛盾始終都沒有消失過,政府高層的決
策,其實全是豪賭,賭注是人命。
這是故事結構的第一層。
第二層則是被視作加害者的受害者,也就是部份在核廠工作的人,有的年紀輕輕患病死
亡;有的以低薪暴露在輻射威脅下,成為第一線敢死隊;有的受到反核派壓迫,小孩在
學校霸凌自殺。
第三層是沉默的大眾,要電要享受,卻又想殺人不髒手。
環環相扣的共犯體系,造就了一群光鮮亮麗的合法殺人犯,以及一群活在陰影下的受害
者。你以為萬惡淵藪就是核電廠嗎?或者東野圭吾就是個反核人士嗎?從另一面來看,
卻又不僅僅是這麼一回事。
廠長不聽從上層指示,決定關閉反應爐,讓技術人員用最後的一分鐘逃到安全罩下,
他說他相信他的員工,而且想保護核電廠。
自衛隊的人員不顧生命危險,一躍而下救了素未謀面的小男孩。
男主角奮不顧身,成功改變螺旋槳方向,讓新型直昇機墜入海中。
有些事,如同蜜蜂誘敵一般,你必須生死許之,不逃、不躲、不藏,正面迎擊,不管是愛
子之死、雙親變故、摯親疏遠,或者核能發電。否則你永遠不會知道,政府在電力與人命
之間選擇了電力;不會知道導師在真相與謊言之間,選擇了謊言;不會知道一介清潔人
員,被拱上祭台奉為祭品;不會有人知道,苦心多年終於成型的技術,竟是殺人武器。
核電廠裡,有值得信賴的技術人員、有可靠的廠長、有底層的清潔人員;核電廠外,有
爭取勞災的反核遺屬、嚷著不能停電的民眾。這些人都存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1995年,
直到2016年。造出一把槍的人,是否有扣板機的勇氣;設計出新型戰機的人,是否有上戰
場的覺悟?今時今日,反核或擁核並不是重點,安不安全可能也只是一種說法,端看你用
什麼態度面對它,以及最終你如何選擇。
無論是腳傷、割腕痕跡、血痕、脫髮、炸傷,天災與人禍,總是離我們那麼近。天空之蜂
終究沒炸到反應爐,也沒有造成一人傷亡,這次是十根火藥,卻又有誰知道下次會不會是
破天荒的大地震或海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