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留版潛水數年,終於有機會輪到自己分享。
由於版上關於建築的文章怎麼看都很少,自己的準備過程也十分徬徨無助,
幸好後來跟一些在日本的前輩們(XD)連上線,才稍微知道方向,所以,
就趁考完試熱騰騰的狀態寫一篇心得,心路歷程文。
這次報考了東京大學跟東京工業大學兩所,共三個PROGRAM,應該算是包山包海了XD
分別是
A.東京大學一般入試
B.東京工業大學一般入試
C.東京工業大學IGP(C)國內出願
每一個PROGRAM報名費都是30,000yen,
請事前做好心理準備T^T
首先我想大方向比較東大跟東工大考試科目的異同。
東大/東工大的一般入試,包含
英文 (東大-提交TOEFL成績免試或參加大會考/東工大-提交TOEFL.TOEIC成績其一)
專門科目Ⅰ (即學科, 範圍涵蓋:計畫.史.力學.結構.施工.構造.設備.環境)
專門科目Ⅱ (依據自己的志願研究室類別選考, 以我而言考的是快速設計)
面試
東工大的IGP考得較少,包含
英文
快速設計 (不確定其他組的會考什麼)
面試
考試科目基本相同,但是在專門科目Ⅰ的部分,兩所學校的出題路線不同,
因此同時準備兩所其實是很困難的。
我自己的第一志願在東工大,所以準備時以東工大為主。
東工大的出題模式比較偏重
基本名詞的定義,公式的計算與運用,影響近代的重要論述(尤其日本住宅),
以及實際進入業界會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識。
相比之下,東大考題給我的感覺偏重的是
公式理論的推導,從古到今的建築歷程發展,工程科學方面的基礎知識,
以及刁鑽至極而且總覺得要作古了的建築史知識。
以我今年遇上的考題為例,
東工大考了若要將室內穩定產生的髒空氣排出,需要多少的排氣量。
東大考了各個材料的楊氏模數以及比重的值(鋼筋.混凝土.木材等等)。
當然是個人的獨斷與偏見XD
但我覺得東工大比較像是要訓練你成為未來的建築師,
而東大則是要訓練你成為專業的研究者。
一個重運用,一個重理論。
雖然只是考試,不能代表實際入學的教學內容,
尤其碩士班的重心是在研究室,或許不會有太大影響。
但我想出題方向跟老師的教學重點還是有關聯,
因此哪一條路才是自己想要的,在選校的時候可以稍微思考。
接下來針對各科目說明。 (天吶要講的好多orz)
・英文
東大可事前考TOEFL-iBT,並且要 1.申請直接從ETS寄給學校的成績單
2.把ETS寄給自己的成績單轉寄給學校
這兩件事需同時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才能成功免試校方辦的TOEFL-iTP大會考。
如果只考東大的人,其實考學校的iTP就好了,因為,省 錢 。
東工大則是憑TOEFL-iBT.TOEFL-PBT.TOEIC.任一成績計分。
關於重要的成績門檻,眾說紛紜。
我自己在網路查了日本人考建築大學院的經驗分享,雖然沒有一個人敢肯定,
但安全範圍似乎落在TOEFL-iBT 80分,TOEIC 750分左右。
唸日文之餘,記得加強英文啊~
・專門科目Ⅰ
首先要先拿到考古題,才能確立準備方向。
內容通常都是從大學部的教科書裡節錄出來,因此取得圖書清單非常重要,
可以在參觀研究室的時候直接問前輩最快,我自己生性害羞,所以沒有細問,
是後來在網路上查日本人的分享書單,跟考題範圍算有接近。
建議還是趁參觀研究室的時候好好問清楚比較省事......。
(當然也可以站內信問我哈)
題目難到變態,要全部都會寫是不可能的。只能持續讀,盡量記。
我建研所畢業的日本室友也說他不會,所以不必因此卻步。
・專門科目Ⅱ
考的是四小時快速設計,請以準備建築師考試的心情練習,才不會像我響鈴後
看向旁邊只覺得自己是炮灰。
題目通常不會很大,評分標準是什麼我也不知道,總之就是盡量練吧。
・面試
絕大多數的日本考生都是著西裝/套裝出席,但也有少部分穿有色襯衫搭休閒褲,
基本上把這當作正式場合來穿會比較好。
有看到有留學生穿著短褲、細肩背心,最後似乎也沒有影響到錄取結果(東工大)。
但我想穿著正式總是比較,嗯,放心。這裡不是代表一定要西裝的意思,而是我
覺得應該要穿上能讓自己最有自信的服裝。不會因此膽顫心驚的服裝。
一般入試以日文面試,(但兩所都有先問會不會日文,或許也可用英文)
IGP用英文面試。
面試內容被問到的有:
・簡短自我介紹
・為何選擇本校
・為何選擇這位教授
・比較有興趣的領域是
・將來的研究主題
・針對研究內容的提問
・畢業以後的打算
・有沒有參加過競圖,是否得獎
・如果考上但不是進第一志願的研究室還會來嗎
其他就是一些跟教授之間的對話,傳接球,抱持著平常心會比較好。(嗯很難
另外特別要提的是,東工大是先藉由筆試成績篩選出面試名單,
因此以設計組為例,教授們要面試的學生人數是32人(2016年)。
但東大是全員面試,因此教授們得面試100多人。
所以在東工大時會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好好陳述自己的想法。教授們也會看作品集。
東大面試則必須快狠準回答重點,想辦法給教授強烈的印象或許是比較好的方式。
(作品集連遞上去都不給遞XD)
總之我也不是教授,實在不知道他們怎麼看人,只能說平常心,但要盡力就是。
最後,覺得準備院試的這段期間算是學到很多,
因為日本建築教育的重心正好跟台灣的錯開,
他們比較重視歐洲跟日本,而台灣則偏向美國和中國,
我自己在準備的時候其實讀得津津有味(雖然背不起來QQ),
也感覺到自己的知識庫擴大了。
因此,如果真心熱愛建築,無論如何,在真的進入校門前的這段過程是不會白費的。
好勵志,哈。
其實還有很多想講的,但篇幅實在太長,要再另開一篇了。
以上,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