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什麼樣的程度才不會破功

作者: Nitrogenital (Dank Memes)   2018-07-29 20:32:54
說到底,就是經歷不同,站的位置不同,看事情的角度就不同。
對有些人來說,語言就是個工具,所以會聽,會讀,會講,會寫就好。
對其他人來說,語言卻是他們夢想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會追求盡善盡美。
有個日本學妹曾對我說:「想看,想感受你所經歷的一切。」
所以她在學中文的時候,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明明ローマ字也可以發音中文,她刻意和老師要求學注音。
去kikunoya,她最喜歡翻開童書,一字一句的朗讀上面的詞語。
「為什麼,死港仔和牛仔褲,都是仔,發音卻不一樣...」
「為什麼,燥熱和肉燥飯...」
我一路如看嬰兒牙牙學語般,一步一腳印的看她學國語。
原因無二,她想當個台灣媳婦。
因為從小就在台灣美國之間穿梭,現在又在英國唸醫學系,所以對口音問題有很深的感觸
兩個原PO, SEAN和Smallfly的老公,在日本從事的都是教育業。都是以人為本的行業。
英國長年來對外國訓練的家庭醫師-GP(大部分是印度,歐盟)有很大的偏見,原因不外乎是
因為他們的口音(腔調)不正統,導致溝通上的困難。
在醫療上,醫生-病患關係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溝通上的問題而疏遠。
舉個例子:
我的一位朋友之前在英國的診所服務。一個有糖尿病病患的GP是印度籍的,讓GP百思不解
的是為什麼病患的血糖高居不下,常常叫病患回來抽血檢查。病患後來和我英國籍的朋友
說:「我每次來的時候,都會在(火)車上買兩包零嘴。」
因為他覺得醫生和他溝通有芥蒂,所以都沒有主動提過。
「日本人みたい」或者是「もう日本人だ」說到底,代表的是認同感的不同。
當我面談的病患對我說:「你聽起來像英國人。」
而不是:「你是不是從威爾斯來的。」(病患和同學說我有威爾斯腔,淚奔)
我就會擔心,我是不是有那個部分無法讓他們完全對我放心,然後很緊張的把病患資料
和自訴病史重新仔細看過一次,每次都要提心吊膽,怕自己在哪個環節上出了疏漏。
日本是個有趣的國家,他排外的因素可以千奇百種,歧視自己人的原因也是各式各樣。
我聽過蠻離譜的是:
「我覺得我和他總是對不上話,總覺得他有點笨。」
「為什麼?」
「因為他的語速有點慢,你知道,我講日語速度很快。」
父母都是醫生的日本學妹覺得爸爸和同學很遲鈍,因為他們說話速度就正常人速度。
我自己本身沒有在日本生活過,但是前兩任都是日本人,所以長時間耳濡目染之下,我
也大致上覺得,要真正融入日本社會的話,你每個方面都要很日本人。
根據自己的經驗,口音這東西真的可以後天努力,不論口音的重要性,
至少你聽起來像日本人,你就可以比較可以像我學妹說的一樣:
「看到,感受到日本人的日常。」
最後,其實台灣人有個大優勢,你稍微打扮一下,在開口之前,日本人就分不出你是不是
日本人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