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 http://www.wretch.cc/blog/classicme/16894766
在京都這樣的千年古城,除了參觀寺廟神社,其實我也很想放輕鬆一點,喝咖啡
算是一種方法。
很多京都旅遊書都介紹了許多咖啡館,我對其中最早成立的一家,名為進進堂的咖啡館,
最感到興趣。尤其進進堂的創始店,就設立在京都大學附近,更令人感到好奇。
設在大學圍牆邊的咖啡店,會是怎樣的面貌呢?我也想起自己大學時喝過的咖啡館。
很有書卷氣嗎?很物美價廉嗎?
尤其進進堂也廣設麵包店,旅客都能在京都車站附近及Porta地下街找到分店。相信
許多來到京都的人,或多或少會注意到這家店。
出生於京都的日本作家「壽岳章子」,對京都自然有著極深的情感與經驗。在她的著作
「喜樂京都」之中,曾以相當篇幅寫到這家成立於1930年的咖啡館(也兼營麵包店):
「一九五0年前後,當時糧食供應人不太理想,京大全校的師生幾乎輪流上進進堂。
我和國文系的人也經常去。那時吃些什麼喝些什麼,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總之,
坐在黑田辰秋打造的、上了漆的山毛櫸材大型桌子。還有不容易駝背的單純長條椅,
坐起來非常舒適。」
當我們搭公車,跑到一個叫做「百萬遍」的地方,就在京都大學的北門,找到了這間
外表算是低調的咖啡館。
我在門口先拍了幾張照片,進去之後,發現有標語以日文寫著,不能拍照。為了確定
我沒有誤解意思,在點餐時,我還順便跟服務生問了一下。
不行,他搖搖頭,說聲抱歉。
所以,我只能告訴你,店裡頭的感覺是如何。
這間店很有意思的是,正如壽岳章子說的,長方形的桌子很大張,足以坐下八個人。
至於椅子,並非鬆軟的沙發或墊了棉布的藤椅,而是硬梆梆的長條椅。很像早期台灣
小吃店裡常看到的長條椅凳。
我們走到店的最裡頭,找到一張目前只坐了一個人的桌子。
那人像是研究生吧?我偷偷瞄了他攤在桌上的資料,全是英文,像是期刊論文之類的
東西。至於別桌的客人,也有討論事情的,也有看書的,也有聊天的。年紀有大有小,
也有不像學生的。像我這樣的觀光客,說不定沒幾個。
不過,如果觀光客很少的話,那何必禁止攝影呢?
這間店的咖啡又如何呢?
我們分別點了熱咖啡跟冰咖啡。一杯熱綜合咖啡是370日圓,冰的稍貴一點。喝起來
十分香醇,稍有酸味,我猜想是虹滴式煮法。
我特別留意的是,咖啡送來時,盤子上的湯匙擺著兩顆方糖。就那種四維方糖之類的
方糖,更讓我想起台灣早期的咖啡飲用習慣。
我平日喝咖啡很少加糖,但這一次,我挾起那兩顆方糖,毫不猶豫的丟進杯裡。
比較讓我覺得不妥的是,店家的冷氣機噪音不小。那種舊型的機種,體積非常龐大,
(當然比不上分離式冷氣機),可能是年久失修,運轉起來格外吃力。店家把冷氣機
擺在店後方的小庭院,剛好是我座位的側後方,聽來特別清晰。
離開前,我們還跑到隔壁的麵包店瞧瞧。(咖啡館與麵包店有內門相通)
然而這間創始店的麵包部,不知是否剛好售完,麵包種類似乎不多。但從店裡的裝潢
與擺設,絕對感覺得出歷史感。
結論,如果你順道經過京都大學,或是很愛咖啡的人,建議可以來此體驗京都最早的
咖啡館風味。
★進進堂 資訊:
百萬遍京都大學北門前
(最近的公車站是京大農學院前或搭到百萬遍,往今出川通京大北門方向。)
營業時間:8:00 am- 17:45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