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
這一次殺到弘前來的重點 就是要看弘前城那在雪色中的天守
這是我們造訪的第41個城,第8個現存天守
圖文網誌版:http://catannchen.blogspot.tw/2014/03/13.html
無旋轉散景 不會暈 可安心服用
純文字版:
弘前城距離弘前站大概一兩公里,走路大概二十分鐘左右會到
這是根據前一夜夜間散策得到的心得
然而一早起來的我們想偷懶
在公車站晃了晃發現還要再等快半小時
此時計程車就是我們最好的伙伴啊~~~~~~~
640日元~~~給他啦~~~
很快 馬上 我們就到了弘前城追手門前了
弘前城雖然規模不大
可是好歹還是十二現存天守之一
除了天守之外 還有幾個櫓
一定要來看一下的
還不錯 我們到達的時候天氣開始轉晴
藍天開始出現
遠遠就可以看到追手門
這是三之丸南側的入口 是一個枡形入口
也就是進城的路到城門會轉個90度
因此在門口有個四方型的防禦空間
枡形是絕對無法攻破 守備嚴密的入口 這樣子的設計從安土桃山時代便開始有
突破外門進入枡形的敵兵會面向內門
此時可以從枡形周圍的土牆或是櫓架起攻擊敵軍側面及背面的弓箭
在無法自由活動的枡形內消滅敵軍
十二月年末年始 這邊幾乎沒有遊客
只有少少一兩個來散步的當地人
和一般城門相比 追手門有個特色就是窗戶開在特別高的地方
雨淋板遮蓋的城牆也是在土坡之上
這完完全全就是因應當地大雪的措施
現在也可以看到 果真雪已經覆蓋上整個土坡之上
追手門前立著史跡 弘前城的紀念碑
回顧一下弘前城的歷史
弘前城的築城主也就是初代的弘前藩主為津輕為信
他原來的領地是在堀越城 但那時天災人禍大小事不斷 不是很順遂
直到1600年的關原之戰 津輕為信率兵參加了德川家康的東軍
並且在進攻美濃大垣城中有功 因此立了弘前藩
1603年 津輕為信在當時稱為高岡的弘前開始築城
為了擺脫之前在堀越城的悲慘命運
特別還請了軍師風水師探勘地形 並且以四方四神守護的概念來築城
最終在1611年時完工
並且為信的兒子還娶了家康的養女 感覺果真有神功護體
此時仍稱高岡城
然而津輕為信本人並沒有看到這座城池完成 他在1607年便於京都過世了
弘前城這個名字真正的出現 是在1628年
我門繼續往裡面走
1665年重建完成的追手門經過了350年後的狀況保存得很不錯
追手門的下層是以厚的木板以及大根柱子所做成
從這邊可以看到他的窗子及門的高度都非常高
從追手門進入三之丸後 向護城河望去是三重三階的辰巳櫓
大家想必聽過現存十二天守
但可能就不知道也有現存十二三重櫓了
一個城中往往只有一個天守 卻有很多個櫓
但是流傳至今的三重櫓卻沒有想像中的多
這個辰巳櫓便是其中一個
向前走通過美麗紅色的衫之大橋後左轉便進入了二之丸地帶
守護著二之丸門戶的便是南內門
這邊又是一個枡形入口 從杉之大橋要進入南內門也是要轉彎90度
而在這個枡形的東方配置了辰巳櫓 西方有未申櫓可以同時向要轉進南內門的敵人攻擊
古時候的戰爭藝術 便是發揮在這些小小心眼的設計
進入二之丸地帶後就可以看到本丸中小小的天守了
沿著內護城河走 兩旁種植的皆是櫻花
在整個弘前城內大概有50種約兩千六百株的櫻花
除了數量多之外 弘前城種植櫻花的歷史可以回推至1715年
由當時的藩士 至京都帶回カスミサクラ櫻苗種植
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了
真希望能在櫻花盛開之時再度造訪
和雪色天守相映的是紅色的下乘橋
很意外的 這個地方竟然是2013一部韓劇的景點!
沒看韓劇的我就沒有再多考究這件事了
站在下乘橋上拍天守 可謂弘前城天守的定番照
想起這也是我敗下超級安格龍的契機
不過我們還沒有要靠近天守參觀 因為還有個重要的蓋章任務
本來一百名城的章是放置在天守之中的
但是在冬季閉索期(12月~3月)
章會放在城池東北方的綠之相談所之中
然而官網上面寫的12/28~1/3為年末年始的休日
因此我們並不抱著可以蓋到章的希望
沒想到到了相談所 竟然有個職員在掃著門口的積雪
當我們表明來意之後 他便要我們自己從後方的守衛室進入蓋章
當時一方面受寵若驚 但又害怕會錯意 因此在警衛室門口裹足不前
此時職員竟然又好心地跑來 幫我們找警衛陪同我們一起進入綠之相談所
於是我們便能在休館日一窺綠之相談室的風貌
(其實有點像是information center)
更重要的是 不用跑第二趟就蓋到百名城的章
(雖然還是想為了看弘前之櫻再跑一趟啦)
真是感謝放假中來掃雪的職員 感謝上天讓我們遇見她
此時理論上再往北邊走可以看到北門及龜甲橋
然而積雪讓我們有點迷失放向亂了方寸
並且又開始飄雪
我們走至丑寅櫓後便感覺氣力用盡
這個三重三階的丑寅櫓也是現存十二三重櫓之一
他是弘前城現存櫓中裝飾比較多的
包括了他所獨有的突出的木格子窗
一般櫓的窗子都是與牆面切齊的喔 就只有他不一樣
接下來我們往西北邊繞過一堆門的遺跡(都被雪蓋住了)
來到了西北邊的武德殿
武德殿位於內北之丸
他其實是明治末期才建的 用來當做柔劍道的練習場
弘前城因為地理條件的關系 其實在明治時期是個軍事據點 跟廣島城有類似性質
武德殿後來因為建物老朽 在1998年有重新整修
2003年起 就不再是練習場而改成土產賣店及休憩所
連接著內北之丸和本丸的是鷹丘橋
我們要再度去造訪天守
弘前城的天守是三重三階的 非常的迷你 在十二現存天守中也算是嬌小的
因為原來他並不是在1611年築城時的天守
真正的天守是個五重五階的大天守 位置上是在本丸的西南方
但是在1627年遭雷擊燒毀 此後弘前城過了兩百年沒有天守的歲月
直到1810年第九代藩主將本丸的辰巳櫓改建成天守
也就是我們眼前的這座天守
在本丸地帶可以看到一些工事現場
主要是弘前城石垣的修理工事
其實在東北地方的城大多是土壘 很少有石垣
弘前城的石垣也大部份集中在本丸地帶
由於這座天守在整個城中算是比較新穎的建物
在建造上也有一些比較現代一點的特色
例如面向內護城河的東面及南面兩側
窗子使用的是鐵窗
而南西面則是有切妻破風的裝飾以及配置弓箭手埋伏的矢狹間
不過因為冬季閉鎖 我們就無緣見到天守內的展覽品了
因此我們開始往回走
最後我們看到的 是在二之丸西南側的未申櫓
一樣是三層三階的構造
和辰巳櫓 丑寅櫓同為現存十二三重櫓之一
他從1610年建造後一直保存到現在
比天守的存在還要久
守護著通往二之丸的路
穿過了南內門及衫之大橋後又回到了追手門
仔細看了一下蓋在加高土壘上的追手門
這樣子的構造真的在其他城比較少見
走出追手門之後 我們將去尋訪弘前的洋館們
最後補充一些相關的資訊
首先是弘前城的城郭圖
如果想搞清楚每個櫓每個建物的方位
請一定要看著地圖
在雪中是很難認路標的
這張圖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標出綠之相談所在哪
大概就丑寅櫓的東邊不遠處
如果有冬季前往想蓋百名城章的朋友可以特別留意
再來是補充一下現存十二三重櫓是哪幾座櫓
弘前城有三座 分別是 辰巳櫓 未申櫓 丑寅櫓
名古屋城的西北隅櫓
彥根城的西之丸三重櫓
明石城的巽櫓 坤櫓
福山城的伏見櫓
高松城的月見櫓 艮櫓
熊本城的宇土櫓
江戶城的富士見櫓
沒想到除了熊本城的宇土櫓外 我已經造訪了十一個現存三重櫓 哈
以上
還是好想看櫻花盛開的弘前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