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緩慢之都 京都不道德賞櫻指南

作者: ruujer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2015-04-24 12:58:48
http://goo.gl/OjrjH5
緩慢之都【郭敬耘的偽末日筆記】京都不道德賞櫻指南
(作者 / 郭敬耘 )
「京都是一個極度緩慢的城市。從這個角度上來談論,那麼觀光的京都簡直可以說是架空
在真實的京都上平行運作的,畢竟,Q比、hello kitty的角色扮演服必須隨著當下最熱門
卡通人物做點cross over ,綜合土產店的名物也淪落如角色扮演般使出各式限定版激發著
群眾的蒐集癖,但京扇、漆器不用,賣髮簪、賣京豆腐、和畫顏料的店不用,這些店如果
不仔細看的話,一百年就只是一瞬間,兩百年都算是新來的店。
京都的代謝總是建立在細微處:一家小學校廢校了,很快變成劇團的駐村與排練場所,一
家大正時期的洋館咖啡歇業了,dean&deluca進駐做一個一年性的京都計劃,甚至、每次
下榻的小旅館員工好幾年來都是一樣的,他們既不會和你敘舊,也不會露出你此番隔兩年
才來的沈重黏暱感,他們對你的協助與不急不徐的招呼、人際間運作的世故已經洗鍊入骨
。京都成熟的都會性格,跟世界每一個大城市都不一樣,那就是慢,用巴黎或北京差可比
擬的慢,而這種慢一點都不老派,與這份都會感一點也不衝突;在京都,沒有更新每年發
行一次的攻略本的焦慮,沒有一季季像海浪般拍打上岸的大興土木的新名所,不仔細看,
這座城市的面貌一點都沒有改變,京都是一座永恆親密感的城市。」
寫下這段既主觀又喋喋不休的文字時,我才從今年來晚的新年假期中回來不久,然而春日
是那麼沒有防備的來,過往每年四月興起的淡粉色花粉熱,隨著社群網站的即時性頻道式
的同步轉播而越來越熱,在26歲的初春,像逮到一個冷不防地空檔,回到台北家中的屁股
沒坐熱,匆忙間又即將六回目的京都續集。
**
初次與櫻花相遇是如何光景?到每次住的小旅店放行李時,想起京都童謠(富有教學使命
的)這樣唱:二條城,四條戲,五條弁慶,六條和尚…此時的在四?聚集的巴士站牌一代像
是個多國齊唱的超大型戲台,從金融區的四條烏丸開始往鴨川,商店街的步道工事如臨大
敵的迅速完成了七成左右,遊客像湍急的河水湧入突然拓寬的河床,這回,四條唱著的是
八國聯軍進攻的大戲,而現在的旅遊團領隊似乎都不流行揮舞著小旗幟了?他們拿著像剛
從收音機上拆下來般的伸縮天線,在頂頭套上一個滑稽的綠色河童布偶指示魚群大軍往鴨
川櫻滿開的四條大橋前進,一路上買土產的、在先斗町偷拍華燈初上後神色匆匆的倉皇藝
伎的…那個吵那個鬧啊。
從四條轉進河源町通,撥開人群,直直往六曜社前進,那個我心中每回可以到先斗町或高
瀨川邊尋歡作樂再乘著夜風去洗上一回「錦湯」的四條呢,那些在永恆流動的商店街卻仍
緩慢播放的古典樂呢?就連河原町通高島屋對面的轉角,此時都冒出一顆盛開的大垂櫻,
襯著即將入夜的藍天再打上淡化濾鏡,變成一張張以供展現「京都風情」的照片。
是的,我和日製銀鹽底片那種清淡的色澤一直不投緣,此時的古都宛如走上了岔路,我
不斷的撥開人群、嘴上還念念有詞:當然,我的心中仍保有清澄透明、宛如橋本愛那般的
少女出現在「小森時光」中把剛採下的番茄泡進冰塊中的日本,但那總在近畿之外,緯度
更高的北陸雪季晴空或是從四國向北眺望,那些圍繞島嶼的、日強烈反射的海面。京都夏
的悶熱、冬的刺骨濕冷,使我每回被點到京都穴,總是第一個聯想起在烈日當空下的町屋
珈琲館內懷著一把團扇端望坪亭(一邊擦著額頭滲出地汗)或是在寒冬中進入一喫茶店摸
上一塊熱氣蒸騰的喔西摸利就陷入末梢血管瞬間回溫的短暫暈眩中。
因此關於京都,我更熱愛傍晚、入夜,或是雨日青苔濃綠而濕潤的光澤,京都是乍苦還甘
的濃茶,要等到第二次沖泡才入的順口,一時在春天來讓我有點手足無措,抵達六曜社,
我頭也不抬的捨一樓的珈琲而鑽往地下店去,簡直像是像想憑空挖個地洞躲避人潮般,本
能式的。
作者: balius (愛喝鮮奶茶)   2015-04-24 13:08:00
其他的內容不予置評,但對"日製銀鹽底片那種清淡的色澤"這句完全無法苟同...
作者: gmoz ( This can't do that. )   2015-04-24 15:10:00
最後一段比較好 前面帶入景象應用太雜了XD (離題
作者: radiwei (little bear)   2015-04-24 15:52:00
很難閱讀的文章,感覺是故意寫的很艱深很曲折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15-04-24 17:22:00
這種文真的莫名其妙
作者: Lyevna (Lyevna)   2015-04-26 02:01:00
糟糕,這文好像是我的菜 >///< 竟然很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