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櫻雪【五】醍醐寺-靈寶館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6-01-15 11:42:30
~※ 醍醐寺-靈寶館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2623758
才初至京都便失心瘋嗑飲了不少茶食,下午是「中村藤吉」的抹茶蕎麥麵、
三顆抹茶冰淇淋、一盅抹茶凍、一碗薄茶,入夜又抵受不住誘惑加碼了「茶寮都
路里」的抹茶聖代,讓狂盛的咖啡因繼續灌往血脈。近年來或許是年歲漸增、抑
或咖啡因代謝失調,一杯茶便可讓我失眠,更何況這樣的輪番攻勢。
所以當回到旅館躺倒於床,便開始整夜的翻來覆去,更因牆隔過於薄微,讓
鄰房的腳步、馬桶水聲、門板扣合都成了鬧耳警鈴,將好不容易進入淺眠的我驚
醒,然後前功盡棄得再次蓄積昏迷激素。因此當鬧鐘於清晨按規劃響起,腦袋自
然仍呈睡眠不足的濁重暈眩。
在被窩裡賴了好一陣子,我勉力拖拉起自己殘身,因為花季每天的起始都是
戰場,若不提早趕赴熱門景點,就得抱著懊悔陷入車陣與排隊人龍,接著便是氣
餒於遮漫視野的人海。
走到公車站,我搭車往北至「東山」轉乘地鐵。相較於便捷密織的公車路網
,京都的地鐵並不複雜,就僅縱向的「烏丸線」與橫向的「東西線」,而我要搭
乘的「東西線」還會繼續往東南延伸,穿過今日晝間的目標「醍醐寺」。
從地下道來到閘門前,沒看到什麼人工售票口,看樣子就只能嘗試自動售票
機了。壁上的站點票價圖很好理解,但點了票價按鍵卻不見反應讓我有點慌,好
在身後沒有排隊人眾,不然就要被當成笨蛋或鄉巴佬了。以前是曾修過一年日文
,但修練的成果慘淡,看到句子僅能有漢字念中文、有平假名讀平假名,被放水
流的片假名還是在機場往京都路上才硬背了一陣,但現在看著面板上的指示字句
依舊不濟事。
好在本人雖然日文不靈光,但還算有推理腦袋,隨即便讓我想到關鍵在哪。
果然,先把鈔票塞入一旁孔縫,按鍵的燈便亮了,順利讓我取票進閘入了月台。
而接續的搭乘就沒啥障礙,畢竟站點標示都是漢字啊,比起去年在俄羅斯地鐵被
抽象符號字母搞暈了頭,這裡不需再花多少比對工夫,瞥個幾眼便能找對班車方
向。
車廂內的乘客如傳聞中漠然,看樣子應皆是上班族或學生,不是閉眼補眠便
是發愣或滑點手機,不似台北的那樣雜鬧。如此看著各樣站台飛迅過眼,我也抵
達了「醍醐」,走到站外的接駁站牌。站牌旁無人排候,研究了標示,應是尚未
發車,但也無妨,反正離寺院開門還有段時間,距離也不算遠,就徒步上山吧。
在岔路口用講得像台語的破爛日文跟路人問著「醍醐寺?」後,我走上小丘
,這兒步徑乾淨,堆築於坡的公寓工整清新,沒有某些鄉間的髒頹,就像是個遠
離塵囂的寧靜小社區,搞得捏著便利商店飯糰填肚的我粗魯唐突了。
由於是方至京都的第二日,腳力足夠,就算被睡眠不足所擾,依舊精神奕奕
走到了「醍醐寺」總門。門口一株粉雪枝垂櫻如傘揚展,正爍亮著晨光笑迎著訪
客,對側另有棵桃紅品種,只是未及綻放的它枯乾黯然,故便宛若棄婦般被我瞥
個兩眼就過身入寺了。
儘管內庭尚未開放,但外院參道已有遊客趁人潮未至時多取些景。「醍醐寺
」的起源相當早,約是在唐朝貞觀年間,因著「聖寶理源大師」於山上發現靈泉
「醍醐水」,接續建了小廟供奉觀音,然後一路發展成「真言宗醍醐派」總本山
寺院。不過這些舊建物位於遠方被稱為「上醍醐」的山丘,眼前平地的「下醍醐
」年代稍晚,大體上分為右邊的「靈寶館」、左側的「三寶院」、以及正前參道
末端可接往「上醍醐」的「伽藍」。門票也如此切分為三區,時間有限的遊客通
常選擇較近的兩院,而我是打定主意在寺耗上近整日,便買了有優惠的三區聯票

遊人尚顯稀疏的外院行來清幽,且素淨院牆雖沿路交隔,依舊有挺拔櫻樹竄
生過簷瓦,披垂粉雅珠簾。如此繞行「靈寶館」信手閒拍花景,我發現了一處門
扉開啟的偏僻院落。其屋舍旁櫻樹偉立,枝折飛揚,宛如隨風盪起的巾衫,碎花
也伴襯點灑,將墨瓦的深沉綴上亮眼斑色。當時的我不知屋閣為何,查了資料方
知為「報恩院」,前身為「上醍醐」的「極樂坊」,經幾度搬遷置身於此,但究
竟是因啥更名、報的又為何恩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當這麼從「報恩院」繞出時,前方之景卻已誇張得駭人,等入「靈寶館
」的遊眾長長漫漫,不知何時早串聚成龍不見其末。本就是為搶得寺院初啟的清
靜才提早前來,怎知卻還是過於天真。但傻眼後想反正已失了先機,索性又繼續
盤桓,賞兩側櫻樹揚搭成遮天隧道,待館門開啟,人龍推進,才加入其中。
進了院門,「靈寶館」的斜簷矮屋橫展於前,不過此時慕名而來的人們可不
是為了館中收藏,而是環繞館舍的的嬌媚櫻朵。步徑曲繞迂迴,正值滿開的雪嫩
花瓣也隨之串聚,在晴空恣意點繪。前晚「白川」櫻景漾著夜之柔媚,但此時我
才領略櫻花於白晝能綻放的光采。飛散入天的枝幹勾出濃重墨跡,曲折疏密各自
姿態,而繁密的粉瓣可以是抹淨雲,因一時興起飄降遊人身畔,也能是道流瀑,
自孤高枝頂洩地而落。枝垂櫻則如鈴串細碎掛垂,彷彿當春風微襲,便能拂出悅
耳清音。
這景畫讓人舉步維艱,並非人潮阻了前路,而是花影勾住心魂,令我怔視,
忘了前行。草坪一隅垂枝揚擺於坐佛肩畔,其若有知覺,應也會停了舌尖呢喃經
語,如我一般睜眼抬望。數步之遙幾叢枝枒蒼勁挑起,讓碩密花串迎合館舍簷線
,勾捺間成了映於空無朗天的禪意書畫。就這樣遠看連綿花跡,近拍繁炫潔瓣,
在徑末屋舍包納的中庭,我望見了「靈寶館」鎮館之櫻。
它主幹偉岸,讓人直接感受其年歲的古遠,枝枒也粗豪橫探,藉細散微枝盤
據整個中庭。儘管無數扶撐的支架讓它略顯蒼老,顫巍巍彷似不堪身肩負荷,然
碎星般鋪天蓋地綻灑的粉艷花朵卻是其傲揚威儀,在早春漾顯妝容艷色,不容置
疑。於是無數遊客懷著敬意默語瞻望,館中也闢了空室讓人隔著落地長窗靜賞,
那如浪襲來又隨坡重重傾瀉的花姿成了無聲撼動,深烙每人心頭。
我在此定望了許久,才又起步往別處探去。這步徑接抵一座別館,展著幾尊
精雕佛像,但在無法拍攝的景況下,印象自成淡薄,應就是概略逛了一周便走出
繞往館後。後方的櫻樹大多形姿清瘦,不走參天懾人路線,像是信眾為了結婚紀
念或替子女祈福而捐贈。不過當一路行前再轉折,道旁的櫻樹又茂盛起來,且因
地幅狹擠更顯其高聳。一抬眼,繁花如綿綿細雨輕灑而落,再帶上旁側疊瓦古樸
、簷尾飛挑,無雲青空都因此斑斕起來。
將院落繞過一圈,我又回到入口盯著主舍,儘管「靈寶館」館藏非此行重點
,但既然來了花些時間觀覽也無妨。可是沒有照片作記憶輔佐,要再次將珍寶以
文字勾勒談何容易,雖曾認真靜心端詳,研究那些引起興趣的細部設計,但此刻
印象卻已成飄緲霧靄。那霧靄間揉雜了一尊尊菩薩立於蓮座,金漆斑剝顯其古舊
珍貴,精繁雕鏤的流雲背板、綻展千手上之紛呈法器,都彰顯早遠時期工藝之價
值。雕像之外亦有書畫鋪展,可見漢字經各家筆觸如鋒刃、似輕煙勾轉於長卷,
更有些書寫於精緻畫紙,金銀襯墨淡點出花葉,讓飄逸字跡浮遊於山水,多了些
暢情快意。
據說館內的重點文物及國寶有四萬多件,但這些珍品也只能是見時的剎那嘆
然,感佩之餘還是得送其漂遺於記憶汪洋。出了館,院內湧進的遊客又更多了,
然儘管人跡紛雜,依舊無法污抹高懸於空的櫻景,於是我又忍不住隨人潮步上初
至之路,在皎潔花海盪往屹立中庭的鎮館之櫻。
再一次地,我便彷若乍見仙山的迷途水手,凝神屏氣,忘卻旅程奔波辛勞。
張開胸懷,讓那揚展的瑰麗形影填塞我的世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