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櫻雪【四十】興福寺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6-03-14 12:24:59
~※ 興福寺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89529499
由「春日大社」參道行出,我走在奈良公園街道,雖偶有車流行掠,卻也不
損園林之景的幽靜。而在無意識地瞥看中,路邊鐵籬圍起的院落勾起我注意,那
裡面棚架高築,枝垂櫻披展花衫,雖有部分已替生為碧嫩新葉,但襯上背後屋閣
依舊清麗。
我在門外盯瞧這棟建物,它看來該是近代所築,然卻似為貼合奈良的古陳興
味,灰瓦斜簷交劃、山牆唐破風折勾,依舊持著日式屋閣的樣貌。特別的是在那
簡練線條中還融入西式妝點元素,甚至柱椼框紋中尚能見回教風格的窗緣勾花,
讓人忍不住端詳許久。本以為或許是哪個權貴大老的別墅,但近日讀些建築書籍
時,倒意外發現它的相關介紹,原來其早年為「奈良縣物產陳列所」,現今則是
「佛教美術資料研究中心」,就不知館裡是否也有珍貴展物了。
離開了此座典雅屋閣,我再次確認著手中地圖路線,早上從「奈良車站」行
進公園時,曾見塔簷於林樹間探首,雖當下警覺應是與「東大寺」、「春日大社
」同列世界文化遺產的「興福寺」,卻無暇折返。現刻既已走在歸途,便提醒著
自己,定得順道繞上一觀。
它列名世遺其來有自,畢竟其與「東大寺」同是「奈良時代」的南都七大寺
,且皆居南都六宗的領首地位,各自為「法相宗」及「華嚴宗」的大本山。從另
一角度而觀,昨日「平等院」與「平安時代」之公卿「藤原道長」頗有淵源,再
往前追溯,其祖先「藤原不比等」在「奈良時代」權勢也呼風喚雨,「興福寺」
身為當時的藤原氏寺,自也傳繼了重要的歷史時軌。
當我修正著路線從東處穿進,先望見的自是醒目的「五重塔」了。它重建於
「室町時期」,有五十公尺高,雖說這幾天陸續於「醍醐寺」、「東寺」、「八
阪塔」皆有類似接觸,乍然回想也難辨分歧,但這會兒再見古塔風姿,那鬱褐之
色依舊引人。從遠距定看的疊簷飛揚、至趨近仰望的挺拔英偉,勾舞的椼架間總
有斑斑殘痕讓人不由自主發愣盯瞧,宛若讀著註解歷史的字跡。
與它隔路相望的是「東金堂」,此屋正面退縮為廊,簷下斗栱密綴,但總覺
那密生的立柱若能少些,應更有些開闊氣象吧。而這殿名既被冠了「東」字,想
必該有個「西金堂」與之對應,然放眼四望卻不見相似者,且廣場上的塔舍也不
知為何有種零散感覺,讓人難以摸清佈局脈絡。
這疑惑直到我走前去看了院中的建物分佈圖板,才算有了概略解答。其一是
因我走的方向是東西,而非南北中軸,另者為原該對稱互生的殿閣很多都已消失
在火劫了。先是「平安時代」後期被硬添上叛亂之名遭受攻打,之後的幾次復建
也都傾毀於烈燄,再加上十九世紀因「神佛分離令」所帶起的廢佛毀釋,「興福
寺」的命運可謂多舛。
故而原本把守中軸入口的「南大門」只存空地一方讓人追念,背後的中門迴
廊與講堂不見蹤跡,其間的「中金堂」勉強集全了資金,圍築起工地正進行復原
,而作為對稱的「西金堂」自是因軀骨不存,令孤身的「東金堂」備感突兀了。
幸的是「五重塔」還有與之相互對望的伴,是在路徑另頭的「南圓堂」。此
殿的旁側設了座「一言觀音堂」,留意過並無禁止攝影的符號,就持著敬意拍張
照片下來了。堂裡祭奉的觀音或許是匿身於龕櫃,沒能見到形貌,但壇案卻佈置
得華麗,朱艷簾幔織紋細膩,寶蓋垂鈴雕琢繁複,再添上金枝炫葉與華燈的烘托
,讓人目不暇給。
我在堂口凝望了好一陣,才轉身看向「南圓堂」。雖名中帶「圓」,但它卻
非形如滿月,而是座八角殿閣,栱架在壁簷間密圍成環紋,其下為唐破風張出的
廊門,其上則是冠於寶頂的渾圓珠飾,重瓣底座,焰紋勾飛,相當精緻。它附近
其實還有座模樣相似但略微平實的「北圓堂」,是這些舍殿中年歲最為古老的,
撐過「鎌倉時期」之後的劫火,屹立至今。但我當時不知是為趕時間還是腦袋一
時糊塗,竟就這樣轉出而錯過了。
寺區的角落另有座「三重塔」,雖不若其五層高的兄弟引人矚目,但艷粉素
潔層次不同的櫻朵在旁伴飾,便構築出一方雅緻院落,小巧卻幽靜,挺適合滌清
思緒。從這兒再度接上主街,便漸漸行入觀光客雜湧的鬧區了。
早上來的時候這些店家大多未啟,然此刻已皆展開撩目攤架,勾引遊人停佇
步伐。但快速瞥看之後,都覺過於普通,反而在「東大寺」看到的鹿兒相關紀念
品還比較可愛。那當中被卡通化的立行小鹿有點像脫帽後的「喬巴」,它搖頭晃
腦走在奈良鄉野、逛遊於塔殿、隨大佛閉眼合掌祈願,讓我不小心便挑著明信片
與手機吊飾將它帶回家。
「春日大社」那兒的更讓人驚喜了,當時在社內望過御守及咬著詩籤的鹿雕
都沒有動心,但走到外徑設立的式年造替特賣處卻失心瘋了。架上一長串手掌大
小的白鹿絨毛玩偶相當吸睛,拿起一看,二頭身比例讓它像隻長著短鹿角的小飛
鼠,無辜大眼圓滾滾地,隨意擺個角度望去,都似捧著臉頰楚楚可憐。同時,店
裡也有以它形樣設計的明信片,米黃、淺紫、粉綠色調各異,用很淡雅的紋繪在
鹿兒身後勾出垂燈、花藤與山巒。我盯瞧許久,實在難以抉擇,乾脆三張連著小
白鹿一同交去櫃台結帳。
現在想想,還好當時沒有多所躊躇,見著中意便明快揀物灑錢,不然難得來
趟奈良就要空手而歸了。可是紀念品雖有著落,午餐卻未有目標。是曾行過自己
註記的「麵鬥庵」,據說那裡賣著美味的咖哩豆皮烏龍麵,但門外的滿滿人潮令
我望之暈眩,再隨意瞥探幾間餐廳,似乎也是得拼戰半小時有餘的態勢。突然又
有股衝動想放棄今日午餐了,畢竟因為早上晚出門,加上跟小鹿玩得過於忘我,
目前行程已落拍了一個小時,而接續的「法隆寺」對我而言,可不是個能隨便打
發的地方。
想直接趕赴行程,然考量午間只吃了一罐「大佛布丁」,好像又對身體太殘
忍。在這猶豫當口,我發現另間我也有筆記的「中谷堂」,招牌食品為「艾草麻
糬」。這店泛著古樸木色,感覺該為老字號商家,但既被各方媒體大肆宣傳,不
免俗自是人眾雜擠、川流不息。好在這是個隨買即走的攤位,兼著師傅們不斷以
飛快動作入餡揉捏,一顆顆麻糬海量產出,人潮消化得還算快。
以試嚐的心理跟大叔比了一,他馬上身手敏捷用紙撈起一顆交付與我。我端
在眼前先大略研究其外貌,圓滾滾的餅身隱透微綠,外層裹滿了黃豆粉,很令人
聯想起抹茶甜品。付錢後咬了一口,外皮軟中帶有嚼勁,也很引人好感。再往深
處吃去,內餡艾草的顯濃味道在豆粉的低調香氣中瞬間竄揚,是種沒試過的滋味
。整體說來,它雖生錯了身家,有著抹茶色卻無抹茶體,初相識時令我感到失落
,但深入相處後倒還滿讓人回味的。
再買幾個填飽肚子?很不幸地,當胃腸既已被敷衍,罪惡感便隨飄飛的細雨
散逸了。美食算什麼,不過是場露水因緣,如夢境瞬晌即忘,尚掩著謎般簾紗的
古老「法隆寺」可還於遠方等著我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