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東京 豬排 とんき 池波老師與我還有老爸

作者: Sherlock56 (夏洛克56)   2020-01-31 12:49:26
店名:とんかつ とんき 目黒本店
地址:東京都目黒区下目黒1-1-2
電話:03-3491-9928
營業時間:16:00~22:45
個人平均消費:2500元日幣左右
適合去的時間:有時需排隊,約10分鐘左右
吃完要消化多久:一個小時半左右
本篇重點:封汁、豚汁
===============================================================
三代回憶網誌:https://junespring.pixnet.net/blog/post/358706855
===============================================================
https://pic.pimg.tw/junespring/1580440896-4207536496_l.jpg
2019年12月,個人覺得在這個價錢下的評比,僅供參考:
肉質★★★★★★★☆☆☆ 7顆星
油炸★★★★★★☆☆☆☆ 6顆星
配菜★★★★★★★★★☆ 9顆星
米飯★★★★★☆☆☆☆☆ 5顆星
「串起三代回憶的池波老師。」
父親轉機訪日,並未停留多久。這次一反常態地先安排好行程,並要我一起走走。這次的
行程圍繞著池波正太郎老師的過往,走過淺草的紀念文庫後。父親帶我轉往目黑,到了這
家「とんかつ とんき」吃晚飯。行程中父親還問我記不記得小時候曾跟我說過的故事,
我笑說那故事像極了池波老師的「剣客商売」,父親也笑著說「那是你爺爺跟我說的」。
有一段時間,受了「剣客商売」影響的我,總以為那些行事有趣的人是隱世高手,像是曾
在彰化街頭穿著黑木頭鞋到處走的柺杖長鬚老人。
父親還說爺爺在日本學習攝影時曾結識池波老師,兩人曾在這家店吃過幾次飯,喝上幾杯
啤酒,家裡也有一本池波老師簽名的書籍。但由於池波老師與爺爺皆不在世上,是真是假
亦不能確定,但每每爺爺遊東京時,總會來這家店吃一份豬排倒是錯不了的。
池波老師在《昔日之味》一書中說到:「在薄豬排外面裹上一層麵衣和麵包屑,接著下鍋
油炸。對兒時的我來說,薄片炸豬排是最隆重的大餐。」
當然對於池波老師來說,他也說了薄片炸豬排跟炸豬排是不一樣的東西。對吃過煉瓦亭跟
「とんかつ とんき」的池波老師來說,那是更加過癮的享受吧。
https://pic.pimg.tw/junespring/1580440897-3048671672_l.jpg
在目黑的街頭拐了一個彎後,我跟著父親走到店門口,才發現這家店並非小店,而是有著
兩層樓的老店。一進門後,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木頭氣味與淡淡的油煙味。
一樓店內廚房寬敞地驚人,食客們便圍著這個碩大的廚房用餐。
頭髮班白的老師傅像是行政主廚般四處走來走去。
這裡的調料也很簡單,問了跑堂的師傅,真的是跑堂,就在碩大的廚房裡接單送餐。師傅
說可以試著把唐辛子放在豚汁中,會有更棒的風味。
https://pic.pimg.tw/junespring/1580440907-4260997021_l.jpg
炸里肌定食:2100円。
說來有趣,這樣的豬排並不多見。外皮似乎加上了蛋,呈現一種雖薄但不透氣的感覺,父
親提到由於這樣的麵衣,更可把肉汁鎖於其中,讓肉質再柔嫩一些。
很多朋友問我這些評分怎麼來的,就以這份豬排說明一下。首先是肉質評分,我會抓三個
指標,肉的部位挑選及肥瘦比例滿分三分,肉的鮮度與氣味滿分三分,肉的調理與調味滿
分三分。最後一分是以份量為主,是否為我個人滿意的份量或物有所值,斟酌給上一分。
整體都各給了兩分,份量也足,不多不少。
https://pic.pimg.tw/junespring/1580440897-2273548943_l.jpg
封汁封得極好麵衣讓裡面的肉切面依舊微微滲出肉汁,瘦肉柔嫩多汁。脂身甘甜化口,加
芥末也棒,配高麗菜絲也解膩。不過這家雖麵衣酥脆含油不多,麵衣帶點蛋香,但似乎炸
得老了一些,吃完微微刮口,有點可惜。
油炸評分則針對麵衣,火候是否適中,麵衣的含油量與麵衣本身的香氣各三分,最後加上
個人覺得是否刮口膩燥的一分。
配菜主要評高麗菜絲、湯及新香與醬料,這裡的高麗菜絲、湯與新香我皆給予滿分,醬料
一般。高麗菜絲極細,也新鮮,帶點水嫩嫩的感覺卻不濕滯,入口微微脆甜。
https://pic.pimg.tw/junespring/1580440897-1728569432_l.jpg
豚汁有不少煮嫩的甘甜脂身,味噌的鹹度抓得剛好,還帶點淡淡酒香。
新香應為自製,淺漬小黃瓜脆香,黃蘿蔔則是清爽。
白飯則以香氣、甜味與口感分別評分加總,這次吃到的白飯稍軟,有點吃不出粒感。香氣
稍弱,雖依舊軟棉甜香,但不若其他名店來得強烈,故就給個五分吧。
吃完後父親並未多說話,似乎像是完成了一直以來想做的一件事而已。隔天與父親再到淺
草,於西光寺的池波老師墳前雙手合十,感謝他創作出了這麼美好的作品,串起我們家族
三代的共同回憶。
作者: dieyoung (A濫)   2020-01-31 13:19:00
作者: covetousness (ひとり上手)   2020-02-01 19:54: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