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特急雷鳥.大阪真田.南海電鐵rapi:t

作者: laxic (啦啦啦)   2020-09-01 00:21:44
圖多圖文版
https://laxic.blogspot.com/2020/09/day-12rapid.html
昭和36年(1961年)10月,一條由國有鐵道JNR營運的超長路線正式運行。這輛特急列車從
大阪出發,經北陸本線'、信越本線、羽越本線、奥羽本線後,抵達終點站青森,全長
1052.9km,車行時間15時間45分,稱為「白鳥(はくちょう)」。可分為大阪~青森的「青
森白鳥」,以及大阪~直江津的「信越白鳥」。
昭和47年(1972年)10月,羽越本線電氣化後,大阪至青森全線電氣化完成,特急白鳥從キ
ハ80系柴油車改為485系電車,將行車時間縮短為13時間40分。後來因為直接來往兩地的
乘客減少,長距離的路線漸漸不受青睞,平成13年(2001年)3月,這條日本日間行駛距離
最長的特急白鳥,畫下休止符。長距離路線不再,以既有的青森~秋田~新潟的「津輕(
つがる)、稻穗(いなほ)」、新潟~金澤的「北越(ほくえつ)」、金澤~大阪的「雷鳥(サ
ンダーバード)」成為主力。
特急雷鳥(サンダーバード)就是我們前往大阪要搭的列車,手上有效期4天的JR西日本北
陸地區鐵路周遊券,還剩一天可以使用。往西行,這張周遊券的使用範圍可以到小濱,可
以涵蓋金澤~敦賀的車資,而列車在敦賀就轉往南行,所以進閘門前先找票務窗口,買了
敦賀~大阪的自由席。
金澤駅的在來線有3座島式月台,3面7線。1號線正停著一輛前往名古屋的特急白鷺(しら
さぎ),特急白鷺與特急雷鳥都是走北陸本線,到了敦賀後才一個往琵琶湖東邊接東海道
本線,一個往琵琶湖西邊的湖西線
特急白鷺比特急雷鳥早7分鐘發車,若是先搭特急白鷺,然後在福井或敦賀下車再換回特
急雷鳥,不就可以一次達成兩個願望嗎。當下有點猶豫,很想遊說同伴一起上車吧,不過
走到車頭看了一下,還是作罷,因為車型是683系4000番台的車輛,與特急白鷺一樣。
特急白鷺是與特急雷鳥最大的不同,在於車身窗戶區域及下方線條的顏色。特急白鷺的窗
戶區域是銀灰色,下方為藍橘色帶;特急雷鳥則是黑色區域,加上藍色色帶。
特急白鷺開走後,接下來就是特急雷鳥(サンダーバード)了,趕緊上車找座位。
電子顯示器與傳統顯示窗同時並存,電子螢幕顯示目的地,傳統視窗顯示列車愛稱。
或許與雷鳥的命名有關,サンダーバード的片假名充滿傳統動漫字體的風格。這裡的雷鳥
不是指我們前幾天在山上一直想見卻見不到的雷鳥,不是那個從雛鳥到成鳥、又雄鳥又雌
鳥、又夏季又雪季,出了一堆讓人愛不釋手的玩偶的雷鳥。
サンダーバード(Thunder Bird)是由時任JR西日本社長井手正敬命名,取自美洲印地安原
住民中的蘇族神話,在雷電交加的大雨中才會喚醒的巨雕。在超級雷鳥(スーパー雷鳥)開
始營運時打的電視廣告,還引用了英國當紅的科幻人偶影集:國際救助隊雷鳥神機隊
(Thunderbirds)。
車身上貼有新舊兩款雷鳥圖形標示,舊款比較樸素,新款橫跨兩節車廂,多了些動感。雷
鳥的圖像簡單用幾筆線條描繪,但總覺得比較像不死鳥鳳凰。
6號車廂與7號車廂是由兩輛683系貫通型先頭車彼此對接,前面6個車廂是從和倉溫泉來的
,在金澤與後面3節車相對接,再一起駛往大阪。
683系4000番台電車因為有對接的需求,特別駕駛室挑高,置於貫通門上方。683系2000番
台及8000番台的電車就沒有這樣的設計,屬圓頭的設計,不能貫通。
貫通型車輛對接處的內部,通道曲折。
從金澤出發的乘客不多,挑了左手邊的靠窗位,希望晚點行經湖西線,可以一覽琵琶湖風
光。
就座後,拿出晚餐 - 金澤三味。在車站小販店琳瑯滿目的鐵道便當中,一眼掃過就決定
是它,能登牛、螃蟹壽司、赤鯥壽司,對這種奢華的組合毫無抗拒的能力。
駛離城鎮,加賀笠間駅之後開始出現北陸新幹線延伸路段的軌道混凝土立柱,像似立在田
園中的巨大骨牌。
北陸新幹線延伸工程愈離愈遠,北陸本線跨過手取川後駛去海側,兩線在於小松駅交會。
小松或許不像那些觀光城市能吸引許多遊客造訪,卻有個名聞世界的企業,那就是小松製
作所(Komatsu Ltd.)。這間企業是g市佔率排名日本第一的重工業器材製造公司,世界排
名第二,僅次於美國的開拓重工(Caterpillar Inc.)。
小松製作所就在小松駅東口外,咖啡色的建築,後方是辦公區,前方是體驗園區,名為こ
まつの杜。戶外擺了一輛巨無霸砂石車 - 930E-2,世界規模最大的砂石車之一,通常只
會在礦區才會見到,遠遠看就很驚人,輪胎高度比一層樓還高。
(可惜小松駅站體外牆窗戶有點髒。)
配著窗外綠油油的田園景色,便當一下就完食,吹著舒服的空調,還沒到福井,一下就睡
了過去。
睜開眼,西斜的日光泛黃,暮色漸漸烙下,看了下時間,列車剛過敦賀駅,前方是鳩原山
區,即將進入進入鳩原螺旋線(鳩原ループ線)。
鳩原螺旋線(鳩原ループ線),也稱為衣掛隧道螺旋線(衣掛隧道ループ線),是敦賀開往關
西方向列車的專屬線,位在敦賀駅與新疋田駅之間。
兩站之間高度差了90m,25‰急陡坡在科技上是有辦法克服的,但考量到貨物列車的限制
及行駛效率,設計了迴圈的方式來延長行駛距離。列車從笙の川右岸駛入山谷,再順時針
環繞海拔181m的衣掛山一圈,爬上笙の川左岸的山谷高地。
有新疋田駅,那就有疋田駅,位置約略在疋田郵便局附近,走的路線是在東邊山谷與北陸
本線平行的柳ヶ瀬線,沿著縣道140號東行,再南向轉往縣道365號,兩線在木之本駅匯合

在北陸本線複線化後,柳ヶ瀬線的敦賀~疋田路段廢止,成了僅行駛疋田~木之本之間的
盲腸縣,赤字隨之高起,成了日本第一的赤字路線,昭和39年(1964年)廢線。
日本所剩的螺旋線鐵道不多了,最具代表性的3條路線,JR西日本的鳩原螺旋線(鳩原ルー
プ線)是其中之一,另外兩條分別是JR東日本上越線的湯檜曾螺旋線(檜曽ループ線)、JR
九州肥薩線的大畑螺旋線(大畑ループ線)。
離開山區,從福井縣進入滋賀縣,近江塩津駅過站不停,特急白鷺與特急雷鳥過了這一站
就會分道揚鑣。駛入湖西線的特急雷鳥,窗外望去,筆直道路的盡頭,綠田在山岡間沒入
水中,這裡是琵琶湖最北端之處。
列車沿著琵琶湖岸蜿蜒,湖對岸的御所山及津田山,就像海上的一座島,一路相隨。當然
還有一座名為沖島的真正小島,是琵琶湖上的一座貓島,有機會想去瞧一瞧。
泛黃的天色還沒轉暗,又再睡去。依稀聽到京都及新大阪的到站廣播,才努力的睜開惺忪
的雙眼。
一叫醒來進大都會的落差感還挺大的,光鮮亮麗的大樓,下班湧出的人群,與白天金澤休
閒的景象大為不同,腳步不自覺跟著快了起來。
今晚下塌在通天閣附近的東橫Inn,出了JR大阪駅的閘門,馬上開始挑戰轉乘的大型立體
迷宮。
比起東京都內那個像毛線纏在一起的地鐵線,大阪市的路線圖相對清爽許多,三不五時抬
頭看路線指標,就像在台灣山上找登山布條差不多,只是大樓內雜訊太多,容易漏掉上樓
又下樓的指標。再加上日本人不是習慣靠左行走與站立,偏偏這座城市又靠左又靠右的混
亂樣貌,搞得心情阿雜,這大概是浪速人的浪漫吧。
從梅田駅轉乘大阪地下鐵的御堂筋線到動物園前駅,再穿過有ジャンジャン横丁之稱的南
陽通商店街與新世界本通商店街,終於在8點半來到東橫Inn大阪通天閣前這間分店。
抬頭就能夠看到通天閣,選這除了便宜外,貪圖的就是將通天閣收入走訪口袋中很方便,
走幾步路就到了。
南陽通商店街與新世界本通商店街少了熱鬧的人潮,許多店家也拉下鐵門打烊,只剩零星
幾間早已擠滿人的居酒屋與炸串店。看了看,最後不免俗地還是得去心齋橋、道頓堀一帶
覓食。
在這發現的人孔蓋,是紀念平成6年(1994年)下水道事業開始100週年,圖案是大阪城、大
阪市的市花櫻花。最上方的符號為大阪市市章澪標,在古時設置在三角洲河口處,滿潮時
作為指示海上航路的航標,再加上周圍波浪的設計,呈現水都大阪的印象。
走回動物園前駅,再搭上御堂筋線,來到熱鬧的難波駅。跟著絡繹不絕的人潮來到戎橋上
,一頭是戎橋筋商店,另一頭是心齋橋筋商店街,五光十色的大型霓虹廣告看板環繞在頭
頂上,看的目眩神迷。
橋上銘板的插畫,是日本西洋畫家小出楢重所畫,畫出小說家谷崎潤一郎的「夢食う虫」
這部長篇小說書中的景象。插畫旁的字,「戎橋 白粉紙を 散らす恋」,是大阪著名的川
柳作家岸本水府所作。
白粉紙是一種傳統化妝品,濕潤的薄紙上塗上白粉曬乾後,就成了可帶著走的化妝品。可
見戎橋一直以來就是個繁華商業區之地,現在更加絢麗多彩。
固力果的霓虹廣告看板最受觀光客喜愛,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紅,不過第一代跑跑人從昭
和10年(1935年)就出現在道頓堀川旁。
戎橋的架設時間與道頓堀川的開鑿時間差不多,約在慶長17年(1612年)這時期,架橋人不
明,但開鑿者是一位名為安井道頓的商人。
安井道頓在天正10年(1582年),也就是本能寺之變那一年,因挖掘大坂城外壕及整備貓間
川河岸有功,獲得豐臣秀吉獎賞,拜領城南之地,並在豐臣政權的許可下,開鑿河川以便
開發城南地區。一條名為梅津川的小溪,就在那時被開鑿成道頓堀川的運河。
慶長20年(1615年),安井道頓捲入大坂夏之陣,在大坂城內戰死。打下大坂城的德川家康
,將大坂城封給松平忠明(元和5年(1619年)大坂城收回幕府直轄),運河開鑿在松平忠明
的同意下,由堂兄弟安井九兵及衛平野藤次接手完成。
道頓堀川也在江戶幕府的都市計畫下,發展成了繁華街。戎橋以東成了5座劇場聚集的芝
居町,道頓堀川北面聚集了茶屋及料理店,南面則是一間間併立的戲劇小屋,奠定了往後
的榮景。
來道頓堀這裡覓實在是為難,店家多到眼花撩亂,每一間都有排隊人潮,選與不選都是兩
難,最後只好店面看了順眼就加入排隊的行列吧~
首先來份大阪章魚燒,道頓堀 コナモン ミュージアム牆面上的大紅章魚蠻討喜的,就先
來一盒。
不虧是一級戰區,店面一間比一間誇張,本來想來碗金龍拉麵,但排隊人潮實在太長,放
棄。
繞來對岸的宗右衛門町通り,找了間評價不算低福えびす,品嘗看看大阪燒。店內大阪燒
的內容物都是配好的,本以為可以自由選要加的料,大阪燒端上桌也已經加熱成形,雖然
與想像中自己DIY料理有點落差,不過味道蠻不錯的,三兩下就完食,或許我想像中的大
阪燒得要到巷弄中找尋才有。
好像沒吃多少東西,又繞了一圈回到對岸頓堀商店街,順便逛一逛藥妝店。半途被這間本
家大たこ吸引,在這競爭如此激烈的地區,招牌如此簡樸,抱著想必有過人之處的疑惑,
又點了份章魚燒。
被台灣章魚燒的口感養慣後,對於日本章魚燒糊糊的內餡及軟爛的口感就不太習慣(煎餃
也是),尤其是上回在名古屋城被柚子胡椒口味的章魚燒燙了口,更對柚子口味不敢恭維(
拉麵也是)。
這兩攤的章魚燒都不錯吃,章魚大塊又有嚼勁,吃完滿足的走去日本橋駅,搭堺筋線返回
恵美須町駅。
與道頓堀一站之隔的通天閣新世界本通商店街,早已沉睡。
次日,前去機場前,還有一個上午的時間走走晃晃,正好去年(2016年)大河劇的真田丸還
有一點熱度,雖然因為堺雅人太過豐富的表情而沒有追這部劇,但真田幸綱、昌幸、信繁
(幸村)三代在亂世中求存的歷史還是蠻有意思的,就來去瞧一瞧吧。
原本計畫要蒐集第4個高塔六兄弟(タワー六兄弟),臨時想到大阪城也有百名城戳章,通
天閣就下次有機會再來。
前一晚打算要去看夜景的阿倍野HARUKAS 300,因為累翻放棄了,省了1500円的門票。
第一站前往的地點就在一路之隔的天王寺公園,穿過公園內大阪市天王寺動物園架高的通
道,目的地就在大阪市立美術館旁。
大阪市立美術館看上去像是一座放大版的土藏,是住友財閥的府邸,後來以建設美術館的
目的,連同後方的日式迴遊式庭園,後來由伏見宮貞愛親王命名的慶澤園,一併捐贈給大
阪市。二戰期間被陸軍接收,末期作為高射第3師團的司令部,戰後由名為GHQ的駐日盟軍
總司令接管,直到舊金山和約生效後才交還。
美術館旁就是在德川家康討罰豐臣政權的大坂之役中,浮出檯面的茶臼山。
據考證,茶臼山可以追溯到古墳時代,是一座前方後円墳形式的地方豪族的墓地。室町時
代的細川晴元在天文15年(1546年)於墓地後円區域的茶臼山,築了大塚城,但在隔年的舍
利寺之戰就被攻陷。
深綠色的河底池,是奈良時代延暦7年(788年)所鑿,任職攝津大夫的和氣清麻呂為了防止
大和川直接注入大阪灣造成的水害,動員了23萬人在上町台地開鑿,將河内川的水引入南
邊這塊低地。雖然當時的工程因為費用高漲而失敗,卻留下了現今的河底池。
看不見底的水池,一走靠近池邊,就有許多烏龜與鱉浮了上來,感覺都餓很久了。
走過氣合橋,眼前的茶臼山就是大坂之役的古戰場。與其說是山,不如說是座海拔26m的
土丘。
在關原之戰取得勝利的德川家康,創立江戶幕府,有別於豐臣秀吉生前所建構攝關政治的
體制,然而身為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名義上主君仍是繼位的豐臣秀賴,豐臣政權成了
擋住德川家康的絆腳石。
慶長19年(1614年),德川家康在京都方廣寺大佛準備開眼供養之日,找到了機會。京都方
廣寺是豐臣秀吉發願之地,慶長4年(1599年)豐臣秀賴下令重新打造大佛銅像,但建造中
引起大火,寺廟燒毀,於慶長13年(1608年)開始重建,慶長17年(1612年)大佛殿與大佛相
繼完成,慶長19年(1614年)梵鐘完成,並由德川家康住持開眼供養的祭奠。
德川家康逮到了機會,梵鐘上刻的部分文字成了導火線,「國家安康」、「君臣豐樂」、
「右僕射源朝臣家康」,被以文字獄解讀成對德川家康的詛咒。就這樣,慶長19年(1614
年)11月,大坂之役爆發。
10月,幕府軍向大坂城進軍,豐臣軍內部分為兩派,主戰派以浪人眾的真田信繁為首,主
張在近幾壓制畿內,切斷幕府軍東西的聯繫,在近江國瀨田川迎擊德川軍;主和的籠城派
以大野治長為中心,主張在大坂城周邊築起要塞,以兩層外堀加強防禦,換取有利的談和
條件。
11月,木津川口之戰爆發,大坂冬之陣的第一場戰役。接下來鴫野之戰、今福之戰、博勞
淵之戰、野田福島之戰,一一攻陷豐臣軍的城砦,將豐臣軍一步步逼回大坂城內。12月,
幕府20萬大軍包圍大坂城,德川家康的本陣設置在茶臼山,德川秀忠移轉至岡山,前田利
常受命於篠山挖築土壘,正面迎戰真田信繁所在真田丸。
面對籠城的豐臣軍,幕府軍很快就要面臨軍量不足的隆冬,又首次議和觸礁,便以石火矢
、芝辻砲,以及從英國新購入的蛇砲(Culverin)日夜砲轟。雖然豐臣軍以佛狼機砲還擊,
但射程不及幕府軍,天守閣被擊中,終於迫使和談加速。就在破壞二之丸、三之丸、填平
東堀、西堀、南堀,且以大野治長與織田有樂齋作為人質的條件下,大坂冬之陣畫下句點

慶長20年3月,因為豐臣秀賴拒絕移封及解僱浪人,修復了外堀及土塀,談判破裂下,引
發大坂夏之陣。這一回豐臣軍決定先發制人,試圖取得優勢,但樫井之戰、道明寺之戰、
八尾若江之戰接連敗退。最後的決戰地在平野地區(現今的阿倍野區),雙方拂曉出擊,茶
臼山成了真田信繁布陣之地,迎擊天王寺口的松平忠直。
山頂的中央擺著大坂夏之陣的布陣圖,東面朝上的鳥瞰圖,大坂城南面已經沒有外堀可防
禦,兩軍在南面排兵佈陣,一觸即發。
蒐集了100幅描繪大阪景色浮世繪的「浪花百景」,其中一幅就是描繪茶臼山。
真田信繁,以真田幸村之名廣為人知,山頂上插滿代表真田家的紅色六文錢旗幟,處處立
著真田信繁的生平事蹟解說牌。
真田信繁突破松平忠直,與突破第三陣的毛利勝永,趁勢直衝德川家康本陣,進行突擊。
面對運兵如神的真田信繁,德川家康在家臣拼命保護下,慌亂逃走,連馬印都沒帶走。德
川軍前來救援的部將,把毛利隊與真田隊團團包圍,毛利隊順利逃離,真田隊卻被佔領了
茶臼山的松平忠切斷退路,真田隊被殲滅。
兵力15萬對上6萬,豐臣軍漸漸被佔有數量優勢的幕府軍逼到絕境,退回大坂城,沒有內
堀防禦的大坂城只是一座裸城。最後,豐臣秀賴自盡,風臣政權垮台,擔任大坂城大廚的
大角與左衛門倒戈,在大台所放火,火勢延燒,大坂城化為灰燼。
茶臼山登頂後,可以到停車場對面的一心寺存牟堂,購買一張100円的茶臼山登頂證明書
。只是海拔26m實在有點難說服自己買張登頂證明,過去爬過的山,只有被列為台灣小百
岳的澎湖蛇頭山,海拔20m,比這裡還低。但兩者的共同特點,都同樣是爆發激戰的古戰
場。
穿越馬路,一處不起眼的入口,來到安居神社。
通過狹長的走道,這才見到神社的鳥居。聽說神社的宮司會定時餵養附近的流浪貓,這裡
成了貓咪的聚集地,我們因此慕名而來。
突擊不成,退路被斷,疲憊到了極點的真田信繁,躲來了安居神社,打算療傷後再逃回大
坂城。此時,神社外圍已被追擊的松平忠直包圍,真田信繁被攻入的鐵砲大將西尾宗次發
現,無心再戰的真田信繁,淡淡說出:「已經沒有心情戰下去,立功去吧(もう戦う気は
ない。手柄にせよ)。」,便被西尾宗次以長槍刺死,享年49歲。
穿過鳥居,就是真田信繁戰死之處,立著真田信繁銅像及真田幸村戰死跡之碑。
真田信繁以寡擊眾,勇猛不畏死亡,成為日本第一武士名留青史,與捍衛天皇忠貞不二的
楠木正成、源平合戰後兄弟決裂的源義經,成了日本史上三大悲劇英雄。
社務所牆上掛的真田十勇士海報,四周掛上的祈願繪馬,屬名者大多都是些來自大阪市的
名人。桌面上有大坂夏之陣與天王寺七坂的Q版人物戳章,分散在附近不遠處,時間夠的
話,當作尋寶遊戲也不錯。
安居神社創建的年代已經不可考,主祭神為少彦名神、素戔嗚尊(須佐之男命)。相傳昌泰
4年(901年)菅原道真流放大宰府時,曾在此休息,等待風停才啟航,因此在天慶5年(942
年),開始祭祀菅原道真,也有安居天滿宮之稱。
拜殿內擺著一尊赤紅的盔甲,頭盔上的鹿角是真田信繁的特色,另一邊掛了「真田日本一
之兵」的字軸卷掛。
神社內另有金山彦神社與稻荷神社,走來晃去,就是沒有看見貓的蹤影,可能太悶熱,找
了陰涼處躲了起來。
「浪花百景」中也有幅名為安居天神社的浮世繪,原本的模樣已在昭和20年(1945年)的第
1回大阪大空襲中燒毀,如今是戰後重建的樣貌。
從安居神社後方步下階梯,正好是天神坂。從國道25號線往北到千日前通り,這之間是片
斷層形成的上町台地,台地西面上有7條坡道,合稱為天王寺七坂。這區域內的寺廟很多
,所以墓園也多,其中不乏名人的墓安置在此。
不過日本人對於住家周遭有墓碑倒是不太在意,對於死後的認知並非冰冷陰森的。死後成
佛,靈魂成神,將墓地託付給寺廟,因此愈靠近墓地,更容易受到神明的保佑。
天王寺七坂由南到北分別為:逢坂、天神坂、清水坂、愛染坂、口縄坂、源聖寺坂、真言
坂。除了逢坂已鋪設成柏油路面的幹線道路,其他都為車輛無法通過的石板路。
古時在這上町台地西面的坡道上,是遠望夕陽落入大阪灣的絕佳地點,因此又稱為夕陽丘
。現在高樓林立,大概要登上阿倍野HARUKAS 300才看的到夕陽西下的大阪灣了。
接下來從谷町線的四天王寺前夕陽丘駅,前往谷町四丁目,來去大阪城公園蓋戳章。
出站後走一小段路,就會看見柯南漫畫場景中常見的大阪府警察本部,對面是大樓是完全
不像展覽館的大阪歴史博物館。
雖然沒有很想來大阪城,因為來參觀的人非常非常的多,但為了百名城戳章,還是要來作
個了結。
不得不說,大阪城的外堀有夠寬,被外堀圍繞的西之丸及二之丸,石垣也高得驚人,散發
出森嚴難靠近的氣息。
大坂城的前身是淨土真宗的寺院,稱為大坂本願寺,被後世稱為石山本願寺,後來在織田
信長討伐一向一揆的石山合戰中被燒毀。
這個地點位於上町台地北端,北有淀川,是通往京都的交通要衝,也被織田信長視為要地
,下令在此布陣,興建了長期駐紮的設施,為進攻四國作準備。
本能寺之變後的清洲會議後,成了羽柴秀吉領有之地。天正11年(1583年),羽柴秀吉在原
本石山本願寺的根據地上,築起了大坂城,並由黒田孝高(黑田官兵衛)作為城郭設計的擔
當。一直到羽柴秀吉逝世前,大坂城仍持續不斷的擴張及加強防禦,是當時日本規模最大
的城郭,有「太閤はんのお城」的別稱。
在地圖前端倪了一會,怎麼看都覺得中央的本丸要繞好遠才能抵達,最後還是決定從位在
西南面的大手門進入。
大手門旁有千貫櫓,作為瞭望支用,並從北面防禦大手門。在織田信長攻打石山本願寺時
,在這附近的櫓一直久攻不下,說出就算花費千貫文,也就將其奪下之語,因而得其名。
通往二之丸的大手門第一重門看上去很一般,走進枡形內,第二重的多聞櫓就厚實許多。
枡形內的大手口繞櫓,石垣上有3顆巨石,由右到左分別是大手三番石、大手見付石、大
手二番石。只拍到左邊2顆,右邊的大手三番石沒拍到,等不到人群散去的空景,放棄。
這3顆巨石分別是大阪城內第4、5、8大的石頭,大手見付石排名第4,約5.1 x 11.0m,推
估重量約108噸;大手二番石排名第5,5.3 x 8.0m,約85噸;大手三番石排名第8,4.9
x 7.9m,約80噸。
排名第1及第3大的巨石在通往本丸的櫻門,名為蛸石及振袖石。第2大在京橋門,名為肥
後石。
大坂城在大坂夏之陣中燒毀,德川幕府為了將豐臣政權徹底抹除,以藤堂高虎作為總負責
人進行天下請普。原本的石垣與水堀被全數破壞,填上10公尺厚不等的土,蓋起更高的石
垣,更改天守位置,讓豐臣政權的大阪城全都埋入地下。
德川幕府改造的大坂城,城墎大小雖然縮減了四分之一,挖鑿的水堀規模更是超越江戶城
初期,墊高的高度使得大坂城看上去更加雄偉。
本丸南面的內堀已經乾涸,昔日的水被綠意取代,這些綠草沿著石垣慢慢爬,哪一天爬滿
整面石垣也不覺得意外。從石垣上穿出的水管,是從大手前配水場配水至市區的水管,相
當突兀。
本丸南面的櫻門,終於能夠看見天守。正對櫻門的巨石就是城內排名第1的蛸石,約5.5
x 11.7m,130噸重。
穿過密密麻麻都是人的本丸廣場,來到天守下方的售票處,雨也稀哩哩的落了下來。人多
就覺得心情悶,排隊排很久才買到進入天守的門票。
大阪城的百名城戳章沒有那麼佛心,戳章放置在天守1樓的諮詢櫃台處,要門票才進得去
。也不是不願意付600円進入大阪城天守,而是那麼多參觀旅客湧入,毫無參觀品質,根
本沒辦法好好靜下心觀賞文物。
爬上天守台,入口旁放置了一門青銅號砲,作為報時之用。這種用來告知時間而發射的大
砲,起源於18世紀末的英國,為了讓停泊在港口的船隻知道正確的時間而開始,隨後在英
國各處的殖民地在全世界蔓延開來。
日本在明治4年(1871年)將號砲制度化,最一開始由陸軍負責,後來移轉給海軍或測候所
或地方自治團體來進行。報時的次數和時間沒有規定,由於日本多在正午射擊,也稱為午
砲。第一發午砲,在中午12點從東京皇居的江戶城本丸跡庭園由陸軍近衛師團擊發。
大阪的午砲最初設置在天保山,隔年才移至大坂城內。到了20世紀前期,響徹市內的午砲
成了噪音,火藥耗量大,經費支出多,再加上手錶精準度提高,午砲制度廢除。
現今的天守是第3代,最初的天守是豐臣政權下所建,在天正13年(1585年)竣工,地上5重
6階加上地下2階的複合式或連結式望樓型天守。灰暗色的漆喰壁,配上漆黑的下見板,瓦
上貼著金箔,奢華至極,在元和元年(1615年)的大坂夏之陣中燒毀。
德川幕府所建的第2代天守在寬永3年(1626年)竣工,地上5重5階加上地下1階的獨立式層
塔型天守,白色漆喰壁加上銅瓦。據說改建後的天守,是江戶城初代天守的縮小版,只是
現在都在大火中倒下,江戶城天守在明曆3年(1657年)的明曆大火燒毀,德川大坂城天守
在寬文5年(1665年)被落雷擊中而燒毀,之後未再重建。
明治維新前,大阪的阪是用「坂」這一字,維新之後,由於「坂」是士反兩字組成,有忌
於武士叛亂之意,於明治3年(1870年)將「大坂」改名為「大阪」。想不到,學習西方革
新的維新新政府也擔心這類的文字獄。
明明是非週末的星期二,天守內人滿為患,上下每一層樓都要排隊,每一層的展示區都擠
得水泄不通,有些展示也不能拍照,索性直接爬上天守最頂端,看看風景就好。
西面草皮是西之丸庭園,隱藏在樹叢中的大手門,外圍建築有大阪歷史博物館、NHK大阪
放送局、大阪府警察本部、大阪府廳,西北面就多是學校建築,以及昔日的三之丸。
東南面是廣大的市民之森,在陸軍接收後,曾作為大阪砲兵工廠。南面本丸內正在整修的
建築物,是陸軍第四師團司令部廳舍,後來成為大阪市立博物館,現在則是ミライザ大阪
城購物中心。
過往的本丸御殿,只剩下炒麵與章魚燒的攤車。櫻門外的二之丸,現在是豐國神社與大阪
市立修道館。豐國神社的主祭神是豐臣秀吉、豐臣秀賴、豐臣秀長,想要開運發跡就來此
參拜。
昭和3年(1928年)在第7任大阪市長 - 關一的提倡下,加上市民的捐款,重新建造大阪城
天守。同時也在本丸東面蓋了棟羅馬式建築,作為前身為大阪鎮台、日本陸軍資歷最老部
隊之一的第四師團的司令部廳舍。
東面這片大阪砲兵工廠,負責戰車、火砲、彈藥的開發與製造,從明治初年發展到二戰末
期,規模號稱東洋第一。
二戰末期,大阪砲兵工廠理所當然成了美軍轟炸的目標。戰後,第四師團司令部廳舍及大
阪砲兵工廠都被GHQ駐日盟軍總司令接管,之後司令部廳舍也一度作為大阪市警察本部使
用。
正下方的草地是大手前配水場,是明治28年(1895)由Henry Spencer Palmer所設計建造。
Henry Spencer Palmer是英國陸軍中校,負責日本近代最初的橫濱水道建造,當時為了防
止霍亂,於是請來Henry Spencer Palmer,設計大阪水道,從櫻之宮水源地取水,引進位
處高處的大手前配水場,再以高低差流下市區供水。
大手前配水場至今都還在使用,取水處後來改為柴島,設置了大手前高地區配水喞筒場,
並由大阪砲兵工廠建造了將水供往市區的配水管,也就是先前在進入本丸時看到乾涸內堀
上的大水管。配水管刺穿了本丸及西之丸的石垣,如此突兀的設計,今日已成為史跡,但
在今日來看這樣的建設,大概就不會被允許了。
東南面的建築有大阪城展演廳、整棟帷幕玻璃的日本氣象株式會社、雙棟的TWIN-21、NEC
關西支社、讀賣電視台本社、住友生命活泉音樂廳。
二之丸與三之丸間的青屋門,本丸四個出入口之一,如今只剩大手門保有完整的枡形樣貌

北面可以俯瞰本丸與二之丸相連的極樂橋,豐臣政權時期的極樂橋,橋上身上還有上層樓
閣,兩側板塀都是華麗的雕刻。橋對岸的三之丸有大阪城御座船可以搭乘,複刻當年豐臣
秀吉的鳳凰丸,在河上遊船20分鐘。
極樂橋與聯外的新鴫野橋之間,隔著北外堀,以前作為防禦的目的,對現在來說,總覺得
要繞好遠。
鳳凰丸上貼滿大量金箔,在深綠的水面上更顯金碧輝煌。
回到天守1樓,好不容易蓋到百名城戳章,希望下回再來大阪城,人潮可以少一些。
大阪成天守在昭和6年(1931年)重新建成後,成了昭和以來第一座復興天守。新的天守以
德川時代的天守台作為基礎,加以強化,在上頭建了現在所見的5層8階的復興天守。
之所以歸類為曾經有過卻有所改變的復興天守,是因為豐臣時代及德川幕府時代的天守互
不相同。現在的天守,第1至4層採用德川時代的白色漆喰壁,第5層採豐臣時代的黑漆風
格,搭配上金箔畫的虎與鶴。
最突兀的是,後來在天守台旁邊建了一座電梯,相當格格不入,雖然說天守裡面也有電梯
,但藏起來總比外露來的好對吧。
離開大阪城,覺得清靜許多,又發現幾個人孔蓋。有平成元年(1989年)紀念市制100週年
的與水管人孔蓋,中間是市花三色堇,市樹櫻花環繞在外。
另有大阪市水道局的人孔蓋,有網格版及無網格版。圖案是大阪水上巴士Aqualiner從堂
島川的水京橋下航行而出,背景有大阪城、雙棟的TWIN-21。
再來就要盡貓奴該盡的責任了,帶點伴手禮回家給白貓。搭著谷町線回到天王寺駅,沿著
あびこ筋,走一個街區到ペットプラザ天王寺店,聽說這裡的貓零食很便宜,剛好把剩下
的日幣花一花。
通天閣雖然不高,還是相當顯眼,就朝著通天閣去吧,回東橫Inn拿了背包準備回台灣。
與隔壁像穿著板神虎制服的比利肯さん說再見,走的匆忙,忘了搔一搔祂的腳底板。
南海難波駅離東橫Inn 1.6公里不算太遠,但背包上肩,懶病就發作,放棄直接走去,改
搭御堂筋線前去。
經過百貨賣場的地下連通道一番苦鬥,終於走到3樓南海電鐵的南海難波駅。雖然不是第
一次見到了,但對於這種高架又站體直接設在大樓內的共構,覺得很厲害。
南海難波駅作為起點站,擁有9面8線的港灣式月台,閘門一字排開,進入閘門前就先分兩
邊,一邊是南海線,另一邊是高野線。進到月台內還是彼此互通,先分邊的作法能夠大大
減少月台內的混亂。
高野線以綠色作為代表色,樹木作為圖案,從南海難波駅 ~ 極樂橋駅,直接行駛到和歌
山縣的大字高野山下,可再換成南海鋼索線到山頂。高野線另有一條支線從汐見橋駅 ~
岸里玉出駅的汐見橋線,在岸里玉出駅無法直通,被需站內轉乘才能前往極樂橋駅方向。
南海線以藍色為代表色,波浪作為圖案,從南海難波駅 ~ 和歌山市駅為南海本線,在大
阪府內有高師濱線、多奈川線的支線,和歌山縣內有加太線、和歌山港線,另從泉佐野駅
岔出一條通往關西國際空港的南海空港線。
除了南海電鐵外,前往關西國際空港也可以從天王寺駅搭乘JR西日本的特急遙號(はるか)
,乘車時間差不多都是40分鐘內,但除非是坐自由席,不然南海電鐵的車資相對便宜許多

更何況,比起JR西日本特急遙號(はるか)的281系電車,更想來搭南海50000系電車的特急
ラピート(rapi:t)。
特急ラピート是在平成6年(1994年)伴隨關西國際空港同時啟用,迥異獨特的外型,讓它
隔年就獲得日本鐵道友之會的藍絲帶獎。全車單一色系的深藍色塗裝,車頭獨特的造型,
像極了機器人動漫的開山始祖 - 鐵人28號。
列車名稱「rapid」源自德語快速之意,電子顯示器的片假名雨昨日搭的特急雷鳥一樣,
充滿傳統動漫字體的風格,配色也帶點復古感。
運行模式分為「ラピート α」及「ラピート β」兩種,最初α是難波駅 ~ 關西空港駅
之間的直達車,中間不停。現在差別在於α少停了堺、岸和田這兩站,而且α的車次很少
,車次只在週間的上午9點前(下行列車)及晚上8點後(上行列車)運行。
全車指定席,沒有自由席及站票,不用急著上車,發車前還有時間走到月台前端拍照,而
且列車6輛編成,不用走太遠。
5號與6號車的座位配置與其他4節車廂不同,1至4號車是普通席,1列4座的2 x 2座位;5
號與6號車是稱為超級座位(スーパーシート)的商務席,1列2座或3座的1 x 1及1 x 2座位
,座椅也加厚加高加寬。可惜無法進入商務席車廂,只能從窗外瞄個一眼。
車廂內部採用少見的橢圓形空間,上方放置行李的空間採上開式置物櫃,兩側皆為橢圓形
車窗,整個空間及內裝設計就像乘坐在飛機機艙內,設計相當少見。
列車名稱「rapid」也是有形象代言人,名為關空戰士(ラピートルジャー /
rapi:tldier),造型很像小時候零食裡面送的人形玩具。
關空戰士是在南海電鐵平成23~26年度中期經營計畫的凜進130計畫中誕生,故事背景是大
阪秘密警察開發的人造人,來阻止怪人ゴキブラー征服世界。
抵達關西空港駅,擁有2座島式月台,分屬南海電鐵空港線及JR西日本關西空港線的終點
站。揹上背包,馬上就衝往第一航廈,連照都沒拍。
這次在日本一待就是12天,安排了2個山域的登山計畫,卻因為天氣不佳而中途撤退,雖
然有登頂,登山行程也僅各自完成了一半,剩下的部分,就待未來再來完成吧。
2017.07-08
作者: HunsKing (SmallSausage)   2020-09-01 01:49:00
作者: kevin8256 (仁而有志)   2020-09-01 02:46:00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20-09-01 04:59:00
"rapit"(rapi:t)第二段敘述有點怪,津輕是2010年才誕生(改走這個區間)之前秋田到青森叫"羚羊"(かもしか)稻穗(いなほ)本來就有,跑新潟到秋田,2010年前部分到青森北越、雷鳥也都是白鳥廢止前就有的列車サンダーバード嚴格來講是那樣,但也算是間接繼承雷鳥這個廢止前已經跑了47年、深植沿線老百姓心中的列車名最一開始時兩者是併用的:"スーパー雷鳥(サンダーバート)"ド
作者: nodapuririn (puririn)   2020-09-01 08:37:00
金龍拉麵有四家分店都在步行距離https://i.imgur.com/HGk3jLo.jpg要排隊就改吃其他分店就好真田幸村在戰死前心中已經滿足沒有遺憾.不像其他日本三大怨靈安居神社趕在社務人員上班之前早點到的話.有念祭文的祭拜儀式心中若有放不下莫名堅持的罣礙去一趟安居神社走走搞不好會得到啟示
作者: laxic (啦啦啦)   2020-09-01 08:39:00
感謝W大指正!! 晚上寫到老眼昏花@@原來還有念祭文的儀式~謝謝分享~ 社務人員只有叫我小心不要熱中症~ (貓可能太熱都躲起來了:P)
作者: forcetrain (處女空氣)   2020-09-01 11:34:00
特"急"
作者: laxic (啦啦啦)   2020-09-01 12:01:00
謝謝forcetrain大大~
作者: darktasi (桃園達克大叔)   2020-09-04 14:45:00
推!雷鳥真的很舒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