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市歷史人文觀光指南:新地中華街.唐人屋敷跡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431199
圖文版照片拍攝期間:2016年8月-2020年2月
本篇所介紹的新地中華街與唐人屋敷,都是江戶時代長崎的華商貿易所留下的歷史遺跡。
江戶時期中國是日本最重要的貿易往來者,幕府為了管理中國商人,比照荷蘭的出島建造
唐人屋敷。新地中華街在江戶時期本來只是作為倉庫的人工島,幕末開港後華商由唐人屋
敷陸續轉移到新地,新地成為長崎華人的主要聚集處,直到今日。
江戶時期中國貿易體制的形成
日本與中國往來自古頻繁,到了室町幕府時代,也就是中國明朝成立的時候,由於走私貿
易並有武裝勢力的倭寇盛行,因此中日雙方政府訂定條約,採取「勘合貿易」這官方許可
的貿易形式,這樣的貿易使得幕府獲利盛豐。後來明朝逐漸衰落,日本也進入戰國時代,
雙方政局混亂的結果使得倭寇再度猖獗。明朝為了防止倭寇因而封鎖貿易,但反而使海上
的走私貿易更為橫行,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便是當時海上貿易的龍頭之一,這時歐洲各國
船隻也相繼前來貿易與傳教,因此16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形成各國競爭東亞貿易的海權
時代。
江戶幕府成立後,本來也期待重新開啟中國官方貿易,但當時明朝的海上封鎖仍在,與中
國貿易仍以私人貿易為主。江戶時代初期幕府對於海上貿易還算積極,甚至利用「朱印船
」制度來獎勵商人至海外貿易,但隨者封建體制形成,銀銅因為貿易大量外流,及幕府對
天主教禁教等影響,到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便頒布多次鎖國令,禁止日本人前往海外
經商,並將對外貿易港口限制在長崎一處,因此中日貿易限制在長崎的體制就此形成。
唐人屋敷與新地的形成
比起對荷蘭貿易的管制,長崎的中國貿易管制還算寬鬆,當初並沒有像荷蘭出島一樣限制
商人住居。後來幕府開始限制中國貿易船數量,導致無法貿易的中國船隻在海上與長崎居
民從事走私,加上中國船上出現天主教書籍,因此幕府也開始比照荷蘭出島,將中國商人
與一般長崎市民隔絕,於1690年建造了「唐人屋敷」,比照出島成為中國商人的居住地。
由於中國商人人數比荷蘭大很多,因此唐人屋敷面積是出島的2倍以上。依據18世紀後半
的唐人屋敷圖,屋敷出入口只有一個「大門」,進去有一個小型的廣場,其中有配置「檢
使」、「乙名」、翻譯等職員辦公室、警衛所、倉庫、牢房等。門口戒備與荷蘭出島一樣
森嚴,禁止隨意進出,不過跟荷蘭人一樣,中國人也有女子陪伴需求,因此「遊女」這藝
妓除外。
唐人屋敷的「二之門」進去之後,便是中國商人的居住地,由18世紀後半的唐人屋敷圖可
看出,居住地的房屋全是中國式住宅,這是在奉行的許可之下。目前興福寺留存一個唐人
屋敷住宅的大門,不但是中國樣式,甚至木材也是從中國運來。另外圖中可看到「土地神
」、「天后宮」等堂宇,也就是現在的「土神堂」與「天后堂」。
江戶時代中國貿易的設施除了唐人屋敷外還有「新地」,主要是因為1698年長崎市區發生
大火,將許多中國船隻與倉庫付之一炬,使得中國商人損失慘重,因此1702年建造了「新
地」這人工島來存放貨物,進出也受到管制。新地本來只存放中國貿易貨物,但後來貿易
緊縮而使貨物減少後,也開始存放稻米等其他貨物,直到江戶時期結束。
長崎奉行為了管理中國貿易事務,委由長崎市民組成眾多的「地役人」來協助,最高階層
為世襲制的「町年寄」,實際貿易事務的領導人稱為「乙名」,大多時期有3-4名,另外
有「組頭」、「筆者」等職員輔佐乙名從事業務。中國貿易事務相關者還有「唐通事」,
也就是中國語的翻譯,由於中國商人較多,因此中國語翻譯人數也比荷蘭語翻譯多,職權
也有細分化,例如有大通事、小通事等級。與荷蘭語不同的是,中國語翻譯幾乎都是中國
人的後代,後來有些歸化成日本人。
江戶時期中國商館的貿易
由於日中貿易關係密切,中國貿易的數量自然大於荷蘭,尤其初期尚未鎖國前相當繁榮,
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船隊尤其活躍。但隨者日本進入鎖國,為了擔心銀、銅金屬外流,
因此逐漸緊縮貿易數量。1689年中國入港船隻限制在70艘,1715年頒布的「正德新例」限
制到30艘,1791年後更限制到只有10艘。由於貿易數量減少,唐人屋敷內的商人也隨者時
間減少。
當中國船隻入港時,會派出2位「檢使」來檢查出港地與船員,由中國語翻譯來詢問船員
是否攜帶違禁品前來,之後搬運貨物下船,船隻則由專人保管。船員會被要求腳踏耶穌或
聖母瑪利亞像的「踏繪」,檢查有無信仰天主教,另外當時中國船隻都會攜帶媽祖像,下
船時會把媽祖像寄放在天后堂中。回程時會計算中國商人在長崎的費用,並嚴厲檢查船員
的行李,再把媽祖像上船。
江戶時代初期中國貿易品與荷蘭類似,主要輸入品為蠶絲與絲織品,後來為砂糖,輸出品
為銀、銅等金屬,另外中期以後主要輸入品還包含藥材與書籍,輸出品還俗稱「俵物」的
海產品,主要是因為幕府期望透過海產取代金屬出口以減少金屬外流,另外也與長崎周邊
漁獲量豐富、中國料理對海產的需求有關。
近代華商的發達
1858年長崎全面正式開港通商後,中國商人不再受到居住地限制,加上鎖國時代的唐人屋
敷建物大多損壞,且毀於1870年的大火,因此華商紛紛轉住在鎖國時代作為中國商品倉庫
的「新地」,也因此形成新地的華商商圈。近代長崎華人的人口平均占外國人六至七成,
代表近代長崎華人的勢力之大。
這時華商從事俗稱「俵物」的海產品,與農產品等雜貨買賣。雜貨買賣是華商貿易的專長
,並不因開港之後歐美商人的進入而衰落,反而靠者商業網路與眼光而持續發展,尤其在
日本、中國、東南亞各地都有建立商業據點或代理,加上同鄉間的團結互助關係,其網路
之健全讓日商也自嘆不如。由下述長崎泰益號經營資料可看出,當時主要買賣貨物除了魷
魚、(鹽漬)沙丁魚、鮑魚等海產外,還包含米、黃豆、綠豆等農產品,並利用各地不同價
格,透過轉賣賺取差價利益。
這時前來長崎經商的華人除了原有的三江與福建商人外,還加入廣東商人,因此形成三江
幫、福建幫、廣東幫等同鄉互助團體。以福建幫為例,他們在長崎開港後便立即成立「八
閩會館」,以福建商人為會員,經費也來自於會員依其商號資本額與貿易額的一定比例繳
納。由於華商在日本受限語言與制度差異屢有紛爭,該會所除了作為商業團體來爭取權益
與排解爭議外,也是解決商人間紛爭的管道。1888年該會館失火後,於1897年重建,也就
是現在仍在唐人屋敷跡的「福建會館」。
福建商人在長崎華商間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最受注意的便是「泰昌號」與「泰益號」。泰
昌號是在1862年由金門與海澄商人出資成立,由金門黃家、陳家與海澄蕭家擔任幹部。雖
然泰昌號靠者家族人際關係與商業策略而經營有成,但接連受到戰爭與主要幹部去世影響
,營業受到許多障礙。
1901年陳國樑(瑞椿)從泰昌號另立門戶,在長崎新地成立「泰益號」,2年後交由長男陳
世望經營,開啟了泰益號的黃金歲月。陳世望1869年出生於金門,1903年接掌泰益號後,
靠者人脈組織與獨到的商業眼光快速崛起。除了以長崎為根據地外,並在神戶等地開設分
店,營業往來區域包含中國、臺灣、東南亞等地,其中又以臺灣的貿易量最高,客戶家數
也最多。泰益號自開業以來經營穩健成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好景氣下更為突出,而
在1910年代末期達到最高峰,之後在中日政局不穩與關係緊張下衰退。
華商在商業關係與政治人脈上是相輔相成的,尤其經商成功後更會嘗試在政治上獲取地位
,鼓勵子女讀書或利用婚姻進入官場。以長期經營泰益號的陳世望為例,他在長崎曾擔任
長崎福建幫董事長、長崎中華總商會會長、長崎時中小學校(華僑學校)董事。他在清末還
曾透過捐官取得清朝監生與同知的官銜,立憲時被推選為長崎地區福建省諮議員。他還曾
擔任的職務包含日本紅十字會正會員、中國紅十字會名譽贊助員、日本海員掖濟會(船員
生活福利的公共團體)終生會員等。
由於近代中日關係經常保持緊張,長崎華商的經營也因政治局勢而起伏,尤其戰爭與民國
時代的反日運動影響最大。1937年中日全面開戰後,在中國領事館的呼籲下有不少華人回
國,留下的華商也因戰爭而無法持續經營,如泰益號便因1940年陳世望去世,加上戰爭影
響之下,經營陷入停頓,最後於1959年停業。
戰後的新地與唐人屋敷
二戰使得許多華人回國,加上戰後中共政權成立,日本與中國貿易關係斷絕,一時之間長
崎華僑受到重大打擊,不得不改開中華料理店來謀生,現在新地充滿中華料理店就因此而
來。所幸戰後的觀光潮到來,強棒麵(ちゃんぽん)等中華料理受到歡迎之下,長崎華僑的
經濟就此穩定。受到中日關係斷絕的影響,長崎華僑也與日本同化,許多不會說中文的後
代入籍日本,也使華僑學校難以為繼。
1970年代日中恢復邦交,並與福建省福州市締結姊妹市後,長崎市與中國的往來逐漸恢復
。1985年成立的長崎中國領事館是目前長崎唯一的正式外國領事館,並透過在孔子廟的「
中國歷代博物館」等,與長崎官方與華僑社群保持交流關係。近年長崎官方為了促進觀光
,除了改建孔子廟、中華街等設施,1994年開始舉辦的「長崎燈會」,也加強長崎的中國
印象,如今已成為長崎觀光的特色之一。
現在的新地中華街
目前的新地中華街與橫濱、神戶並稱為三大中華街,是以十字交叉路口為中心的徒步街區
。四方街口有東西南北四座中國風的牌樓,都是1986年所建立,材料是由締結姊妹市的福
建省福州市所提供,建立時也考慮中國的風水與五行。另外中華街旁邊的湊公園同樣也是
以中國風建造的公園,也是1994年起舉辦「長崎燈會」的主場地,燈會期間除了中華街內
掛滿燈籠,主場地每天也會有中國傳統民俗表演。
該街在近代主要以販賣雜貨為主,戰後則相繼開設中華料理,目前街內店家為料理與雜貨
店各占一半,不過仍是以料理店人氣較高。「強棒麵」(ちゃんぽん)是長崎中華街的代表
美食,這是1900年左右由四海樓創辦人陳平順為了中國留學生所引進的麵食,並在廣受好
評下流傳至日本各地。中華街餐廳除了幾乎都有提供強棒麵外,每家的外觀與使用材料也
有差異,相當值得有機會去各家品嘗。
該街中華料理除了強棒麵外,也有包子、水餃、東坡肉等菜色,最近珍珠奶茶在日本大受
歡迎之下,也出現了販賣珍珠奶茶的店家,甚至雜貨店也有販賣長崎蛋糕。在觀光客喜好
的帶動之下,未來中華街的改變值得期待。
唐人屋敷跡
唐人屋敷跡顧名思義就是江戶時期唐人屋敷的遺跡,由於幕末開國以後華商陸續轉移到新
地經營,加上1870年的火災將該屋敷幾乎燒毀,這裡現在已經成為一般的住宅區,不過仍
有少數堂宇建築留存,在近年整修完成之下,成為中華街周邊的另一景點。長崎燈會期間
,這裡也是其中一個燈籠展區。
唐人屋敷跡留存代表的建築為土神堂、天后堂與觀音堂等堂宇遺跡,都是在二戰期間陸續
轉為長崎市所有。土神堂最早是在1691年所建立,曾在江戶時代毀於大火後再重建。1945
年該堂受到原子彈爆炸受損較為嚴重,1950年曾遭到拆除,後來被指定為市的史跡之下,
於1977年重建復原至今。
天后堂與觀音堂也是江戶時代留下的堂宇,前者是在1736年為了供奉媽祖所設立,曾在
1906年改建後留存至今,後者最早是在1737年所建立,曾毀於火災後重建一次,之後在
1917年再度改建後留存至今,兩個堂宇也跟土神堂都列為長崎市史跡。
唐人屋敷跡另一歷史建築為福建會館,原本是長崎福建商人在幕末開港後所成立的同鄉互
助團體,原為「八閩會館」,後來因為失火而於1897年重建。除了正門與天后堂以外,本
來還有作為聚會場所的本館,但毀於原子彈爆炸,因此只剩下前兩者留存至今。天后堂邊
還有2001年由上海團體捐贈的孫文銅像,主要是為了紀念孫文與長崎的關係,這可從孫文
一生去過長崎多達9次,與長崎出身的梅屋庄吉是終生友人得知。
(備註1:本文有關陳世望與泰益號的經營參考許紫芬的《近代中國商人的經營與帳簿:長
崎華商經營史的研究》一書,另外中研院的朱德蘭教授也對泰益號頗有研究,代表著作為
《長崎華商:泰昌號‧泰益號貿易史》等。)
(備註2:本文雖然較少提到臺灣與長崎的關係,但出身於金門的長崎陳家後代,在幾年前
將保存的泰益號文書部分捐贈給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包含泰益號往來商業書信、土地文
書、日記等,是了解長崎華商經營絕佳的史料。目前中研院仍有研究團隊在解讀文書,並
有部分檔案已網路公開閱覽,詳細可見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