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の離婚》(最棒的離婚、離婚萬歲)
(有雷唷)
「隨處可見的普通煩惱才是最讓人痛苦的。」
在眾多的名言裡,這句只出現幾分鐘的女主角朋友所說的話,反而停留在我心中許久。
看的時候一直在思考,這齣戲為什麼在當時囊括了許多獎項、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經典,
或許就是因為編劇坂元寫出了這些那些隨處可見的煩惱。
戲裡充滿了生活各種瑣碎而平凡的細節,全部加在一起就構成複雜的情緒,
再日常、再普通不過,卻可能心有戚戚焉的每一個瞬間。
(也因為真的太尋常瑣碎了我覺得心得好難寫,寫了一個多月XD。)
看著看著,你可能會想起有那麼一個總是強調邏輯,
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規矩,總在感受之前先講道理的人;
你可能也會想起有那麼一個對自己缺乏自信,內在住著寂寞的兔子,
卻不敢說出內心真正的需求,用各種玩笑帶過的人;
或者你可能想起有個誰,談起戀愛像是停留在青少年時期,
忍不住懷疑他的前額葉是不是還沒發展完全,總靠著性或情緒的衝動來判斷;
還是會想起那個誰,老是談著一場接著一場不好的戀愛,
假裝沈沈睡去,其實比誰都還清楚委曲求全換不來真正的情感。
我一邊看總是一邊吐槽,有時生氣、有時感覺荒謬、有時同理。
坂元把這四個角色的缺點寫得顯而易見,
即便多了一些戲劇上誇大的張力,但卻某種程度寫實。
觀者可以從角色身上的某個區塊聯想到身邊的誰,
也可以從坂元最擅長的長台詞裡,
透過對於角色獨白的感同身受與否,映照出自己對於親密關係的理解與姿態。
必須說這四個角色我都不喜歡,
但尾野真千子飾演的結夏只要一想哭,我就跟著想哭,
第四集最後情緒爆發的堆疊尤其厲害。
我覺得結夏是清楚自己在親密關係裡想要什麼的,
但因為強烈的自卑感使然,
面對衝突第一時間卻總是像刺蝟一樣回刺對方,柔軟的都藏在裡面說不出口。
不斷地比較自己與他人、不斷地貶低自己,
覺得櫃臺接待是個上不了檯面的工作,覺得自己不像燈里那樣迷人,
不會做家事、不會做飯、也不懂光生在念的書,
喜歡也崇拜的光生的認真與知識,離婚時說的也是「我不希望你改變」,
連沒有給光生看到的信,也不斷說著自己有多麼不好。
結夏內在真正想要的是被稱讚、被認同(當然也包括孩子),
在關係裡面能夠感覺到「光生是愛著我的」。
親密關係的特殊性反映出人的缺點,也反映出內在的脆弱與不堪,
結夏的缺乏自信,也讓自己沒有勇氣去真誠地反應需要、追求自己的想要,
從本篇到SP總是來來回回下不了定論。
光生很煩,真的很煩,但也許是四個角色裡,最能讓人看見轉變的。
親密關係像是異文化的交會,
不只是地震那個晚上互相說說彼此不同的興趣跟想法,
有更多的是原生家庭的差異、生活細節的差異、
對於家的想像的差異、對於情感表達方式的差異。
在面對多元文化的時候,如果只是從自身的觀點去評斷,
而非從對方的角度去傾聽與理解,最終只是更大的衝突。
光生很煩,但他也是努力的,
面對不擅長的業務工作、開始聽他批評過的JUDY AND MARY、
從這張椅子坐到對面那張椅子。
所謂的同理是穿著對方的鞋子走對方的路,
當光生終於可以從結夏的角度看見這個家,
終於也能夠理解關係的重要性、並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模樣,
本篇最後提到連被叫HAMASAKI都可以不在意了,我覺得正是光生最大的改變,
對於世界或關係開始有彈性的可能。
當初是為了等MIU404開播,先看完飛翔公關室之後還是沒播,
想說那就繼續看綾野剛吧才點開這齣。
先稱讚一下綾野剛在這三部裡面都很像狗,但是把三部的狗的品種都演得不一樣,
MIU裡是杜賓犬、飛翔裡大概是拉拉或黃金,這部裡面反而像是大型犬的幼犬。
諒的人生就像是停在17歲那年的北海道,
我很喜歡諒躺在別的女人的床上那段長台詞,
因為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
所以像俄羅斯方塊那樣不斷重複著堆疊、組合、消失,
沒有目的、沒有終點、只是這樣盲目地追趕著持續下去。
諒總是憑著感覺就上了,說想要跟燈里結婚、說想要當小孩的爸爸,
都像是杏仁核的一時衝動。
本篇最後看似是全新的開始,但我卻對於諒跟燈里的關係很絕望。(SP倒就成長很多XD)
但除卻渣渣的部份,諒算是四個人裡面最輕鬆可愛的,
可能就是保留了青少年直覺、沒有算計、不讀空氣的那個部份吧,
從四人在光生家對峙到剪雞雞那整個橋段是全劇我覺得最好看的地方。
真木把燈里加了一些惡女的形象,讓這個角色多了點玩味。
但燈里的角色設定其實不少見,
看著原生家庭的父母、看著自己成為母親的情緒配偶、
重複著與原生家庭相似的關係、想要脫離卻恆常在關係裡失去自己。
每一個夜不成眠的夜晚都在欺騙自己,把自己縮得極小,
很「正向」地忽略內在的痛苦,而強迫去看那些至少還有什麼,
至少他還會回家、至少我什麼要求他都會聽。
燈里看著母親在父親重複外遇的痛苦裡長大,
小小的孩子一定拿母親的情緒莫可奈何,好希望母親不要哭了,但是卻無能為力。
眼淚與自己的無能連在一起,就算長大遇見了與父親相似的男人,
但如果可以不哭,好像就不會重蹈母親的覆轍了。
可是內在的情緒無法騙過自己,
就像面對母親的情緒一樣,燈里也對自己的情緒無能為力,
憎恨著、卻又感受著有些愛的時候、憎恨著、活著、醜陋地哭著,
無能為力,重複的循環,好像再沒有更多的選擇。
燈里把希望都押在關係上,雖然喜歡別人可能真的比喜歡自己容易得多,
但只是麻痺著自己、把情緒放到更深的地方,
並不代表接下來就真的能喜歡這樣的自己了啊。
英國有句諺語說,「結婚讓悲傷減半、讓喜悅成為兩倍、讓生活費成為四倍」,
到底為什麼生活費會是四倍眾說紛紜,但悲傷減半、喜悅兩倍,應該很讓人有共鳴。
這齣戲雖然從離婚開始,描繪了許多關係中衝突的樣貌,
但也寫下許多為什麼會選擇進入關係的悸動與初衷。
不論是結夏在第四集爆發的長台詞,在情緒堆疊中提到的
「好想讓那個人也了解啊,」
「好想把這個感覺分享給那個人啊,」
「把那個人和人生組在一起思考了」;
或是結夏爸爸說的,
「去區公所遞出一張紙就能成為夫妻了,但『家族』可是沒辦法的」;
或者是最後一集回想起那個地震的夜晚,
如此單純地瞎扯著彼此喜歡的事物與生活的觀察,牽起手度過令人害怕的情緒。
「那麼結夏你正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呢。
不管是結婚或是離婚,兩個都是為了要變得幸福所以才做的事吧。」
看了才驚覺原來窪田正孝也有演這齣而且還說出了至理名言。
所謂親密關係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讓彼此可以更幸福的吧。
最棒的離婚,談的不僅只是離婚或結婚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如何經營自己與關係,
對自己誠實、對感受誠實、對關係誠實,
唯有真誠往內望進自我內在的需求與初衷,才有機會往更理想的親密關係靠近一些。
當然,也像亞以子奶奶說的一樣,
「雖然還是會說這說那碎碎念,但沒人能對他人說三道四啊。
因為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人生才這麼有趣。」
在四個人的四種模樣裡頭,在開放式的結局裡頭,
你看見也思考了關於自己的親密關係/婚姻/家族的模樣了嗎?